APP下载

浅析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优缺点

2020-07-14罗超

好日子(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职业教育

罗超

【摘 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社会化,也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职业教育问题,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文中选择职业教育社会化为切入点,分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优缺点,探讨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化;推进措施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较之其他类型的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的制约。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职业学校师资中的科研优势,教学上的人才培养优势,切实转化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动力,促进当地经济产业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优缺点

当今社会,变革与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社会化并非单纯故步自封地社会化,不仅要考虑对应时代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前瞻性。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院校或专业门类,随着社会发展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出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准备过程中,需要积极拓展性学习创新思维、随时了解社会动态及发展趋势,让实际教育活动紧跟时代要求前行,并作出科学预判。

可持續性是当今教育社会化理念的基本点在教育活动中,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应贯穿于始末。社会发展总体趋势不变,但是“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理念不符合当今主旋律。因此,教育社会化也就意味着教育服务理念的可持续化。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域、各民族发展并不均衡。在“发展”这一总体趋势下,教育社会化理念在不同环境中应该有所差别,即考虑教育社会化总体功能的同时,个性化功能不容忽视。

二、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措施

(一)开展社会化办学模式

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管理的双向对接,能使企业发展深入到学校教学管理上。可以在学校内成立企业理事会,来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使企业也能参与到学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成为学校教育的后援力量。学校教育计划可以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行业发展最新资料信息进行制定和调整,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开展课程调研,筹划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开展教学考核等等。通过“工学结合”的培养计划,将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发展、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等目标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学校可以邀请大企业领导或者区域经理负责理事会管理,同时将其与专业对口的其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挂钩,达成信息互享的同时引进其他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新思想、新成果、新技术,对自身发展建设进行不断完善。另外,学校也可定期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讲学,对学生开展定向培训、逐级培训等,有目标和计划的加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及联系。

(二)实现教育资源社会化

首先,学校本身的地理、人文、历史环境等之间相互作用,为学生构建了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依托于学校的教学资源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发社区教育,使原本拘泥于一角的学校教学转变为社会教育。其次,因为学校教育经费的限制,其设施建设、教学模式的发展等都受到人力和财力的制约。但是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办学,由企业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教学设备,学校负责场地和教师等人员安排,等到学生毕业后,可先由合作企业根据成绩择优录取,提高学校教育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同时,以教养教,恢复其造血能力,扩大生源。同时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入,加上区域经济的支持,可以开展产学共同体,构建教育产业集团,在专职学生毕业后,只要符合要求,有一技之长,就可直接进入产业园实习和工作。企业可以督学的身份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与管理,让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个人参与评价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把要培养的人才是否能让用人单位满意,是否让受教育者满意作为评价的基本原则,把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否适应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作为考核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教学内容社会化

职业学院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将教学、科研、生产和实际应用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要敢于创新和挖掘,不能将思想拘泥在统编教材之上,注重教学内容实用型,开展一专多能性教学模式,同时能够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合理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为每个专业的学生都配备专门用于开展科学实践的教学设备,加强科技推广,同时采用示范和服务推广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学习和推广。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我探索和钻研,能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发表论文,编写教材,总结经验、参与技术指导、服务等,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属于必修课范畴,只有当学生达到这些要求的同时,拿到思想品德和文化理论专业课程的合格证,才能为学生发放毕业证。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学校应根据学生发展方向和自身技能掌握程度安排不同种类、性质的实习内容,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帮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习,坚定学生成才信念。另外,学校每年应按照一定比例安排学生进企实习或到学校工厂实训,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使学生学习并掌握更多关于生产、经营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反复操作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练习和巩固。

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社会化发展,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实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俊莲,张涛.职业教育向社会化终身化教育发展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11):22-25.

[2]论职业教育人的社会化功能及其实现[J].职教论坛,2015(19):64.

[3]肖虹,储著源.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路径选择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03):96-97+112.

猜你喜欢

社会化职业教育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