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教学探究
2020-07-14沈玲
沈玲
摘要:现代的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综合艺术门类之间的沟通和融合,这种艺术门类间共性与个性的实践活动探究,也逐步成为包括音乐教学在内的各科课堂教学使用的手段之一。中学的音乐课堂较小学课堂而言,既增加了音乐欣赏的信息量和知识点,又在音乐种类上扩展到古今中外的很多经典作品,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欣赏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就如何借助相关艺术门类的特点和优势来辅助课堂教学,让中学生理解、欣赏音乐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舞蹈元素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中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也在摸索和完善中不断前行,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学因为其特有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其教学手段也更为丰富和多样,那么如何合理使用相关的艺术门类来营造音乐课堂氛围,从而找到学生对作品欣赏的切入点和兴趣点,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课题。笔者在20余年的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舞蹈专长的特点,根据音乐作品的地域、时期、文化、风格等的不同,尝试用舞蹈元素来表达和展现作品,为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一、抓住民族舞蹈特有的语汇,呈现民族歌曲的特色
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少数民族音乐派生出的舞蹈则是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语汇,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各民族或舒展,或热烈,或激昂,或柔情的不同风格。笔者会根据不同民族音乐设计相关联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内在的特色。例如,在花城版音乐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民族音乐花环中,就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经典歌曲。备课时,笔者的脑海中就闪现不同民族的舞蹈画面,如:《牧歌》展现了大草原的辽阔、舒展,笔者根据音乐设计了3个蒙古舞动作——硬腕、耸肩和摇篮马步,以此表现草原、白云和羊群,在课堂上分别让三组不同的学生来表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在倾听音乐时,学生格外注意旋律的行进和歌词的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在彝族歌曲《阿细跳月》的学习中,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围成一圈跳着彝族的打歌舞,另外一组就拿着尤克里里弹奏着歌曲主旋律,相互配合,课堂上呈现出彝族的篝火晚会的情形,学生直观地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音乐魅力。
二、对比各国文化差异的舞蹈语汇,赏析不同国家的音乐
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各个国家的音乐也有着各自特有的风格,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各国文化背景的高度去分析音乐作品。每次教外国作品前,笔者都会查阅大量的音乐、文学的文献资料,仔细研究相关国家的历史和习俗,分析他们的舞蹈元素,然后根据音乐作品设计不同国家的代表性舞蹈动作。在七年级下册世界音乐之窗的亚洲音乐中,每个国家都是有着鲜明的特点和差异的。例如,印度是一个歌舞王国,印度的音乐离不开舞蹈。教材中的印度歌舞音乐《蒙格尼》是一首欢快、动感的歌曲,舞蹈律动感非常强。印度舞蹈非常注重身体每个关节的律动和即兴的运用,笔者就给学生设计了印度舞手型、眼神等极具代表的舞蹈动作,学生随着歌曲根据自己喜好和感觉即兴创作,通过舞蹈律动感知印度人热情奔放的性格,课堂效果非常好,作为公开课的范例获得了一致好评。
三、借助不同风土人情感受各地音乐欣赏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笔者将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旁征博引,合理融人。舞蹈元素的合理运用,更是展示了不同地域音乐的风格和特色。八年级下册《珠江两岸的歌》里面穿插了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不同省份的歌曲,虽然都受到珠江水的滋养,但是每个省的音乐都各具特色。例如,在学习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笔者用傣族舞设计了孔雀饮水、阿妹梳妆等几组唯美的意境,女生扮演孔雀,男生扮演河水,随着音乐的流动,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创性地展示宁静的画面,营造“小河淌水”音樂律动的画面感;贵州的侗族大歌《五月蝉歌》是一首听觉上非常有冲击力的音乐作品,歌曲是用二声部来展示侗族大歌特有的和声效果。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二声部的美,笔者设计了一套用身体展示的“二部舞蹈”,第一组的学生用上肢和头部微微震动的律动来表现高声部音乐的辽阔、高亢,第二组学生则用腿部和脚踩着鼓点的律动来表现低音声部音乐的低沉和厚实,两组学生结合起来,很好地展示了侗族大歌特有的音乐大气和美感。
四、利用歌舞剧的表现方式来演绎经典歌曲
很多经典音乐和歌曲作品,对初中生来说是陌生的、未知的,如何让他们对这些曾经影响过几代人的音乐作品产生好感,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用“代入感”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笔者尝试用音乐舞蹈剧的元素来设计这些歌曲表达的意境。例如,在学习歌曲《南屏晚钟》时,歌曲原意是讲述一个小姑娘在森林游玩时遇到了一个少年,两人相互欣赏,纯洁而真挚,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决定根据原意进行艺术加工和改编,大胆地设计一群春游的少年与大自然的邂逅,新奇和亲切,用现代舞蹈的动作来表现森林里小草萌芽、小花盛开、小树长高,再用队形的变化,来展示小草变小树、小树变森林的过程,通俗易懂的歌曲旋律和森林梦幻般的意境相结合,学生很快就对歌曲有了深刻的印象。
笔者从事的是初中音乐的教学,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有一定创作能力和愿意相互配合的特点,笔者正是牢牢抓住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在多年音乐课堂的亲身体会和教学过程中,把舞蹈元素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这也是最契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好方法之一,笔者在多年一线教学实践中看到了这种方法带来的好处和优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相信,只要用心为学生.我们的音乐课堂一定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也能展现出更多精彩的瞬间。
参考文献:
[1]姜峭岩.中职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l.新丝路,2015(12).
[2]姚茜.舞蹈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l.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蒋淑萍.中职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l.教育教学论坛,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