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

2020-07-14宋晓庆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思考

宋晓庆

摘要:尽管自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就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但是,归因于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明确、方式不适宜、时机不适恰等,所以导致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屡见不鲜。本文结合一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案例,详细谈一谈自己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思考

说到小组合作学习,相信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并不陌生。在新课程背景下,似乎小学数学课堂中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就体现不出新课程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屡见不鲜。这些低效的、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构,还会成为课堂的一种累赘,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路上的一种“羁绊”。

毋容置疑,对于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但是,为了避免产生各种低效的、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既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也要采取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还要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等。下面我将围绕这些方面,谈一谈自身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否明确?

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设计各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首先必须要考虑“缘何合作?”,是因为某些问题,学生无法独自解决,需要与同学彼此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够有效解决?还是因为某些知识点学生理解比较片面、肤浅,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才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更为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或是因为一些学困生、中间生会遇到学习“瓶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同组优秀学生的帮助下、指引下,能够有效突破学习“瓶颈”,进而达到培优辅差之目的等。唯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这部分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算理,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所以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因为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这些新知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目。而这,也是我组织此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从此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来看,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确,所以小组合作活动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各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即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切不可率性而为,更不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作秀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思考之二: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否有效?

“与谁合作?怎样合作?采取并联式合作,还是串联式合作?”等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某些知识点,对于学困生而言,理解有困难、运用有障碍,那么,教师就要组织学困生与优秀学生合作。如果某些知识点,即便是优秀学生也不能够全面透彻理解,那么,教师就要组织优秀学生与优秀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当然,在此过程中,学困生、中间生也要参与其中,通过聆听优秀学生的合作交流,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会从肤浅走向深入,由片面走向全面等。

以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为例,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串联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某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如下:

生1:我发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如,在计算“2.5×9.1×4=”这道小数乘法算式时,我们就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

生2:整数乘法的分配率也可以运用到小数乘法中,例如,在计算“12.5×(8+10)=”这道算式时,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

生3:我验证了一下,乘法结合律也可以!

另外,应该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串联式合作,还是让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围绕多个问题,进行并联式合作?这些,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思考之三:小组合作的时机是否适恰?

把握小学合作学习的时机,也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对于某些问题,或某个知识点,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只有当学生在竭尽全力的自主探究中,仍然无法解决相关问题时,教师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否则,教师就会剥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试错成长的机会等。对于一些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的问题,或自主理解的知识,教师则完全没有必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究竟是应该安排在新知探究环节,还是应该安排在复习巩固环节,还是应该安排在拓展延伸环节?

以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这部分內容为例,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在新知探究环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部分学生受到自身认知水平、动手能力的影响,在新知探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正好有助于学生互帮互助,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准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等。

归因于小学数学教师准确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也就成为了突破课堂教学难点的“助推器”,成为了打开学生学习瓶颈的“开瓶器”。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以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目的为导向,以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推手,以适恰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为入口,教师就可以着力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此以来,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会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以及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淑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43

[2]牛平平.小学数学课堂分组合作教与学[J].学周刊,2020 (2):2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思考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作文评改“五步曲”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