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能大门的人
2020-07-14李继
李继
毕业于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柳长青,坚持用创新思维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立志设计并建设全球第一套粘胶长丝半连续纺和连续纺全自动化生产线,助力吉林化纤踏上智能制造的科技创新之路。
创新种子在萌发
在吉林化纤集团吉盟公司成立初期的新项目建设中,自动化设备编程调试,都是由外协单位来做,编程及调试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刚刚参加工作的柳长青看在眼里,从此一颗“创新”的种子萌发在他的心里,他立誓要实现自主编程调试。
敢为人先的勇气需要能力来支撑,柳长青白天寸步不离师傅。他抓紧时间学习,一有机会就动手操练,即便是晚上回到宿舍,他都要加强专业英语的积累,挑灯夜战继续思索。就这样,他苦苦求索了7年。功夫不负“创新人”,在凝胶染色纤维、扁平纤维、超柔超亮纤维等一个个新项目建设中,柳长青翻译外文资料,自主编程调试。他迎难而上,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仅替代了进口,而且为企业节约建设成本170万元。
柳长青常说:“创新,就不能固定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要思變求新。”吉盟公司决定新上3万吨毛条项目,传统的毛条生产线,每班次8小时要完成3000多斤重的搬运量,面对如此高强度的作业,柳长青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新项目中实现用机器替代人工。
虽然众多纺织企业都有毛条生产线,也深知员工劳动强度大,但毛条生产工艺复杂,利润空间小,要用较低的成本投入,让繁琐的操作实现全自动谈何容易,这也是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实现毛条生产自动化的原因,但柳长青毅然决然地下了攻克难关的决心。
百折不挠闯难关
毛球缠绕后呈现不规则状态,自动化最难的是细节处理,最怕的恰恰是这种无规律。那段时间,柳长青脑海里只有圆形的球体,在不停翻腾旋转。有时突发灵感,他就马上记下来,甚至半夜跑回单位做测试。第一次成球均一性试验失败了,修改方案重新再来,当他精心准备满怀信心地投入第二次试验时,又失败了。一次次的失败,令研发团队弥漫着沉闷而沮丧的气息。
柳长青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把自己关在了屋里,告诉家人不要打扰他,妻子见他情绪低落就把饭菜端进了屋里。第二天早晨,当妻子推开门时,看到桌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加工设计图纸,而昨晚的饭菜还原封不动放在那里,妻子眼泪一下流了下来,哭着对他说:“长青,你别这样,自动化搞不成咱不干了行吗?你要是有个好歹,我和孩子可咋办?”柳长青看了看妻子,对她说:“机器代人是我的梦想,也是咱们化纤人的梦想,就是再难我也一定要把它拿下来。”就这样,柳长青反复研究认真琢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通过在机械臂前增加对接块,减少阻力,毛球缠绕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柳长青坚持不懈勇敢闯过了第二道技术关。
接下来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里10秒钟内完成毛球包膜的难题又接踵而至,无论怎样调试,贴膜位置还是无法精准到位。面对眼前的难题,柳长青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几尽到了痴狂的地步。尽管有一次他因过度疲劳晕倒在了现场,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想尽办法查资料,利用一切机会交流请教,上百次地做试验。
柳长青经常连续几天盯在现场,问题不攻破连家都不回。饿了,就和安装队的工人们一起吃个盒饭;忙到深夜实在困了,就在地上铺上泡沫板躺下打个盹。就是凭借着这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儿,他大胆提出改变原来位移套袋的包装方式,采用固定位置热融包膜,这一方法使质量难题终于有了进展。两个月后的毛条试验现场,攻关人员眼睛紧紧地盯着热合器,安静得甚至听得到心跳声。1秒、2秒、3秒……机械臂10秒精准贴膜如行云流水。大家激动地欢呼、拥抱。柳长青创新思考艰难闯过了第三道质量关。
创新梦想再开花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通过苦心钻研和勇闯关卡,2018年4月9日,无人操作打包机打出了第一包丝,全世界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自动化毛条生产线终于建成了,实现了从针梳、运输、包膜、打包整套自动化生产。不仅为公司节约500多万元的设计费和调试费,而且每年节省用工成本30万元,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柳长青的创新梦再次开花结果。
乘势而上,公司的长丝打包机是在2005年吉盟建厂的时候从意大利进口。操作必须由两人负责,人机之间交互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公司想从根本上解决全自动打包的问题,柳长青主动请缨,带领新入厂的10余名大学生把每个部件进行分解核算、自己编程,他每天在现场观察机器的动作步骤,把所有的输入输出点先记录下来,反复模拟了40多天。最终,用自己的努力编写出一套完全实现外方所有功能的打包机程序。随后,柳长青带领新入厂的大学生团队,从设备设计开始,到设备组装,润滑,机械配合,自动化调试,成功将原有半自动打包机自主改为全自动,开创了国内自主由手动打包改造成自动打包的先河,而且在整个化纤行业里,也是填补了空白。该项目改造完成后打包机工作效率提升30%,一人即可操作,节约人力资源5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柳长青知道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争夺战正在展开,他怀揣着“创新强企”的梦想,正在为吉林化纤率先迈进工业4.0的新时代,为纺织强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姜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