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思想 担当作为 推动公主岭全面振兴新突破

2020-07-14闫旭

新长征·党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生

闫旭

公主岭市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要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胜利。

一、 抓项目,强化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后劲

针对产业结构不优、缺少新动能、现有产业链条偏短、产品低端等问题,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项目谋划求突破。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抓住新基建“761”工程、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等机遇,立足“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突出“十个围绕”,重点谋划对公主岭未来发展有支撑性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项目推进求突破。坚决落实领导包保、项目秘书领办代办、项目集成审批等制度,加大项目要素集成保障。今年计划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目前已开工61个。招商引资求突破。发挥开发区招商主平台作用,强化专业招商队伍,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注重与行业协会、大企业以及专业的招商机构合作,引项目、引资金、引人才、引业态、引模式。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营造环境求突破。深入落实好“三包保一督查”工作机制,各级干部带头服务项目、服务企业,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市级领导牵头抓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推进。强化政策保障,全面落实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凡是优质项目,只要路径合法、风险可控、技术可行,就给政策。

二、 抓扶贫,夯实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基础

针对剩余未脱贫的878名贫困人口都是贫中贫、困中困;产业扶贫项目小、缺少带贫龙头企业,带富能力不强;“两不愁三保障”质量不高等问题,采取超常规措施,合力攻坚。全力以赴抓问题整改。对标巡视、督导检查、成效考核等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开展问题大排查,把问题找准找全,把原因剖析清楚,把措施制定得更有针对性、落实得更有成效。突出“两不愁三保障”。以安全饮水和危房改造为重点,强化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和风险研判,完成使用小型净水器农户安全饮水提升改造,全面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政策,一事一议解决不符合改造政策的危房問题,确保饮水安全、住房安全全覆盖。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结亲暖心”行动,包保干部全员深入基层,宣读宣讲党的政策,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注重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发展扶贫项目,打造扶贫产业,既让贫困群众满意,也要让非贫困群众满意。

三、 抓环保,补齐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短板

生态环境是公主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一个短板,必须持续治理、标本兼治。要解决思想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用东辽河污染治理成效检验“两个维护”是否落到实处。要解决方法问题。公主岭最大的环保问题是东辽河,重点在农村。必须加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湿地、整治排污口,启动造林绿化三年攻坚行动,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在具体措施上,要统筹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统筹截污、治污、控污措施,统筹治理、保护、开发等体系,系统性解决环保问题。要解决作风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关键在干部。要教育干部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警醒,杜绝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用行动来说话、靠数据来支撑、以最终成果来证明,确保治理成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四、 抓乡村振兴,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全域性

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公主岭实现振兴新突破的重点和难点。要抓方向。利用好长春公主岭同城化机遇,打破乡镇行政壁垒,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健康养生、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要抓产业。组织各乡镇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发展基础,充分利用农村合作经营模式,下决心、下力气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鼓励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真正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抓典型。在抓常规典型的基础上,重点抓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报,完成基础设施的完善、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相关政策的积极争取,确保率先走出一条黑土地特色粮食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要抓基础。整合各方力量和资金,集中各种要素和资源,统筹抓好党的建设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五方面振兴。

五、 抓民生,强化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群众获得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振兴新突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民生事业发展底子沉、短板多,各种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设施满足不了群众需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科学设计民生方案和推进计划,集中财力,精准解决这些揪心事、烦心事。要坚持思路创新。按照“坚持底线、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将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向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 确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民间资金,参与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公园广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民生事业资金投入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对零星分散、功能接近、相互补充的项目资金实行捆绑使用。要提升保障标准。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对确定下来的民生事项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广泛征集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项目,提高标准、改善质量,真正把民生实事抓到点子上。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组织协作、质量监管和监督检查,确保把每个项目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要主动拓展项目内涵,鼓励群众参与已建成项目后续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城市更温暖、市民生活更有质感。(作者系中共四平市委常委、公主岭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姜    姝

猜你喜欢

民生
全过程公开确保民生大事顺利推进
2019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改革开放美好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2017“国家账本”里的“民生账”
“2016民生示范工程”候选名单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