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练习需求 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2020-07-14樊玉蓉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

樊玉蓉

【摘 要】为更好地提高体育课堂效率,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情感态度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就感,获得练习满足感。教师通过充分专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确定学生学练需求;针对学生练习需求差异,施以不同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练习需求,引导、帮助学生作出自我需求评价。以此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产生内在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练习需求;课堂效率;心理满意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要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一般说来,当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学生对练习的反应是敏感而积极的。抓住学生对某项练习的需求,使其形成练习內驱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一、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学生练习需求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情是指不同年龄学生身体、心理以及与所学教材相关的一切因素。了解教材与学情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通过对教材与学情分析,以学生在练习中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切入点,逐步在每节课中加以实施。

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面临这样困惑:教学中已经按运动形成规律,不折不扣地按照教材内容实施,一步一步的练习环节也合理,但实际呈现出的练习结果不能尽如人意。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在确定教学方法时,过多地关注技能练习环节,忽略了教材与学情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让教学活动“走流程”,忽视了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需求与情感。我们应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学生实际练习需求,有选择地结合教学内容,按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情感态度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就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以校本教材软式垒球水平三六年级《挥棒接球》为例。本课次是学生第二次击打T座球,学生在第一次课的练习中已经有了击球的感觉,挥棒击中球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是学练过程中的重点。本次课希望能通过改进击球动作,击出平直球,提高击球的威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为其以后参与软垒活动打下基础。而六年级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有限,眼和手不能协调一致,但是他们注意分配能力已有所提高,可以同时关注身体和重心的变换。根据对此教材与学情的分析,学生的练习需求在于能准确地击中T座上的球,渴望通过练习能将球击中、打远。

以水平二三年级《韵律活动与舞蹈—儿童马步》为例。本次课主要是学习“马步组合练习”儿童马步中马走、踏点马步、小跑马步等基本舞步,为后续“马步组合练习”奠定基础和“马步表现活动”提供基本保证。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虽然女生的身体协调性与动作节奏感要优于男生,但普遍来看身体的协调性比较弱,动作节奏感不强。教师希望通过学习韵律活动与舞蹈教材,改善现状。那么本次课学生的需求就是掌握基本舞步的节奏,学会基本舞步并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舞蹈动作。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这就是学生需求的重要性。只有知道了学生的练习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找到适合的练习方法。当然,学生的练习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习状态等情况,适时调整。

二、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有效的练习方法

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能够密切地配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紧密围绕学生需求寻求相应的策略,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基础层、提高层、发展层三级学习目标。有了不同目标的设置,在实践教学中就可以对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施以不同的练习方法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教学设计中学练过程必须是学生自我体验的学习过程;知识学习与技能方法的掌握只有在不断的自我体验中才能实现。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实施进度情况,创设能满足学生练习需求的练习方法。例如,《挥棒击球》一课,学生的需求在于能准确地击中T座上的球,渴望通过练习能将球击中、打远。为满足此需求,针对练习实际中学生因球小的原因,不能准确击中球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采用改进练习器材的方法,为满足学生练習需求创设条件。课前,为学生做三种大小和重量都不一样的球,让学生先尝试打最大最重的球。球大了,会比较容易打中,在此过程中,挥棒击球的技术动作的重点能较好地落实。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击中大球个数目标,完成目标后,再换上小一号球进行练习。整节课围绕学生击中球的练习需求设计,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也能达到预期目标,课堂效率得到提升。《韵律活动与舞蹈—儿童马步》教学中,学生的需求是掌握基本舞步的节奏,学会基本舞步并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舞蹈动作。教学设计中引入“跳舞毯”的概念,全程由音乐引导,准备活动、主教材部分融入主旋律音乐,全程用身体体验感受节奏。在地面画出标识明显的“十”字地标,以数字的形式提示节奏与脚步的配合,体现出儿童马步节奏练习特点;用移动黑板上做模拟示范,自制小马鞭辅助教学等手段,设计出儿童马步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感知练习节奏。

这两个案例主要是通过改进练习器材,以条件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去体验、探索和研究,逐步掌握所学动作方法,达成个体需求,满足个体情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练习积极性,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三、根据学生练习,作出自我需求评价

学生在参与不同的练习过程和掌握技能活动中是有差异的。每位学生在进行同一项练习时,他们的自我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运动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在各项练习的教学设计中对症下药,合理设置。运动能力强的孩子自我需求会相对高一些,而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的练习需求要求会相对低一些。每一位学生都有对活动项目的自我心理满意值,一旦这种自我心理满意值产生,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对参与的练习感兴趣,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小满意值去努力。这样的满意值怎么在教学中产生最大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做出自我需求评价。

在进行侧向投掷垒球教学时,学生的练习需求是能把球投得远一些。运动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他的心理满意值一般会比其他学生的远度要多出一些距离,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又会较正常值少一点,那么,教师需要做的引导就是设置不同的远度标识,给学生一个可观测、能达到的目标。教学中,创设不同的的场地情境,利于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又能满足他们的练习需求,便于学生作出自我需求评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条件,如围栏、足球门、排球架等现有设施,或者设置有一定高度的横绳,画出不同远度的标识、不同距离的起投线等,满足学生自我满意度评价。

足球运球时,有的学生需求是能将球控制在自己的脚下;有的学生需求是能将球快速运球前进;快速跑教学中有的学生希望能超越伙伴;有的学生希望能跑出自己最快的水平……各项活动,都有其不同的需求存在,我们必须要熟知每个项目特点,分析学生对待各项活动的心理满意值状态,为学生设计出自我需求评价方法与练习策略。

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尽可能为学生练习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其在练习中体验,设置自己能独立完成,并能达成的评判标准。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断能力,树立自信。

总之,学生的练习需求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关注学生的练习需求就是教师驾驭课堂、有效完成提升体育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充分专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练习方法,达成学生心理满意度,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
浅析如何提高技工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