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2020-07-14冀永鑫
冀永鑫
【摘 要】传统文化是展现我国民族特色的主要标志,是我国教育事业得以开展的文化基础。而语文学科作为教育学科中的典型代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新课标要求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让学生重视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进而增强民族文化。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学;渗透策略
文化的兴盛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壮大的主要支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传统文化不仅展现了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还体现了我国重要的文化力量。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则是一门培养学生丰富情感的主要学科,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其中,不仅能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品格,还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由于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来帮助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而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其中的思维模式和道德思想,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培养全面型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二)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文化是对我国以往社会生活及文化的一种总结,其蕴藏了古人智慧的結晶,中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增加语文学科本身之外的各类知识,如语言文字、天文地理、民俗文化等等,这些知识非常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以语言文字为例,在初中语文古文中出现的字,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意思。比如柳树的“柳”字,因其与去留的“留”字谐音,因此古人就经常会在离别之时折柳赠送对方以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
(三)辅助教学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大道之行也》这节课时,在讲到“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一句时,其中“矝、寡、孤、独”使学生很难理解,此时教师就要适当地引入相应的传统文化,“矝”通“鳏”,是指老而无妻的人,“寡”是指老而无夫的人,“孤”是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是指老而无子的人。通过对传统知识的渗透,使学生不但能学习到这些传统文化,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古人崇高的政治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其以后的综合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明确渗透重点
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学科的内容极为接近,要将其渗透到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明确重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因为初中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相对较广,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时,教师不需要把所有与课文相关的都讲解一遍,只需要把握好文章及传统文化的重点,通过适当的引用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庄子二则中的《惠子相梁》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适当渗透一些道家所倡导的思想以及庄子的其他作品,如《庄周梦蝶》《齐物论》等,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对我国先秦道家学派思想有进一步了解,更好地感知当时人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认知,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拓展教学内容
虽然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一些传统文化,但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想把传统文化教育合理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为了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感染学生,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是包含传统文化最多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使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时,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内容,引入其另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望岳》,虽然都是描写风景,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确千差万别,通过对比更能带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品格,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阅读品鉴经典作品
中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国文化课程的代表,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为了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巧妙地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则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阅读品鉴,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经典诗文能够对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文学艺术形式的不断演变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此同时,学生既能掌握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又能深刻了解其所蕴含的时代意义。教师只有将经典诗文作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是一个必然要求,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其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还能使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思想,为培养社会综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应平.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29):55.
[2]陆彩霞.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