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历史原因及合理评价分析

2020-07-14杨晓玉

西部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评论家路遥

摘要:“《平凡的世界》现象”是文学史评论家与普通读者之间就这部文学作品的巨大观点分歧。普通读者 认为《平凡的世界》引发广泛的心灵共鸣,文艺评论界有观点认为路遥的创作方式是不成熟的,创作存在一些 缺憾。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在于普通读者认为《平凡的世界》反映了历史转折时期农民的人生经历、奋斗 历程以及悲欢喜乐,将其看作是人生奋斗路上的价值取向灯塔,而文艺评论界从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多元格局的 文學创作背景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产生了分歧。《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带有强烈主观色彩进行的现实主 义创作,虽然这部作品展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但也存在现实主义刻画上的不足。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现象”;历史原因;评价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9-0147-03

《平凡的世界》是已故知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自 1985 年问世以来就引发社会多个群体的反响和讨论,形 成了文学史评论家与普通读者之间巨大的观点分歧,并 持续存在了二十多年,直到 21 世纪初这种分歧才被称作 “《平凡的世界》现象”。分析这一文学现象可以从中窥 探我国二十多年来社会、文化思潮嬗变的过程,以及不同 群体在认知上的相互影响,探讨文学评论中话语权的缔 造过程。本文对“《平凡的世界》现象”进行追根溯源, 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以期反应《平凡的世界》在社 会变化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平凡的世界》现象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以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的中国农村为创作背景,以全景式的 写作手法展现了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书中对孙少平一 家人工作和爱情、追求和坎坷、欢乐和痛苦的生活经历进 行刻画,描述了处在社会转型巨变时期人民生活和社会 冲突的纷繁交织,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和思想碰撞,展现 了普通人在历史巨变过程中的困苦与挣扎。

1985 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经出版就引起了 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不同群体的探讨、分 析和研究。以文艺界、评论家为代表的创作、研究群体, 以普通读者为代表的大众群体各持己见,对《平凡的世 界》做出的评价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分别被称作文 理论派和读者派。在二十多年的社会演变中,两派的意 见趋于稳定,但并没有出现本质上的变动 [1]。

不同群体对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在文 学史上是十分正常的一种现象,也反应了不同群体、不同 价值立场导致的认知差异和思维差异。普通读者对《平 凡的世界》是极为喜爱的,据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放《平凡的世界》之后,短时间内收到超过 2000 封来 信,读者纷纷表达了《平凡的世界》对他们人生追求、价 值追求的积极影响,这种热烈的反馈表明《平凡的世界》 对普通人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能引起读 者广泛的心灵共鸣,而读者强烈的反响也和路遥本人对 读者评价的期待相一致。路遥曾说:“写作过程中与大家 精神上的相通,是我所追求的。我这样写或那样写,为的 是全心全意地揣摩普通读者的感应,我首先尊重的是读 者的判断,其次才是文学批评的力量。”[2] 从“《平凡的 世界》现象”可以看出,普通读者会基于自身的认知特 点和立场形成独立的阅读概念,并不会完全受到文艺批 评界思潮的影响和渗透。《平凡的世界》在普通读者中 的受欢迎程度,从这部小说的刊印次数中可以窥探一二。 从 1986 年至 2000 年《平凡的世界》重印 4 次,尤其深 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该书连续多年 被评为最受大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

站在文艺评论家、专家学者的立场上来看,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评价和普通读者呈现出明显的 差异性。文学评论家虽然整体上对《平凡的世界》持肯 定态度,但是具体的接受和评价体系都十分复杂,该书一 经出版,权威文学评论家朱寨、蔡葵就对它极为推崇,认为 这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巨大收获,是社会转型、时代巨 变中展现人民悲欢苦乐和价值追求的史诗作品,也正是这 种极为肯定的主流态度促使该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但是在文艺评论界也存在另一种声音,认为路遥多 年呕心沥血创作的《平凡的世界》,其创作方式是不成熟 的。尤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不再是主流,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成 为文学创作的热门流派等,这种创作热潮也直接影响评论界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关注。《平凡的世界》一度 遭到文艺评论界的冷遇,路遥充满现实主义特征的厚重 的文学表达方式遭到了部分评论家的批评和嘲笑,认为 他的写作方式和当时的写作潮流格格不入。当然也有部 分评论家对路遥的冷遇抱不平,著名学者白烨认为《平 凡的世界》在文艺评论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评价。

进入 21 世纪后,文艺界对《平凡的世界》进行了重 新审视以及全面分析,在路遥逝世十周年之际,文艺评论 家李建军依据宏伟的视野和细致的分析,基于正反两方 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重新探讨,认为《平凡的世界》有 充满诗意、朴实和积极的道德力量,但是在表达手法上过 于强调道德、宽容和同情,忽略叙事、揭露和批判 [3]。这 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综观 21 世纪前后文学评论界、 文学史界对路遥作品的评价,大多是肯定《平凡的世界》 的意义和价值,也直面路遥创作中的一些缺憾,以较为积 极的态度看待路遥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总体而言,在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文学史对路遥 以及《平凡的世界》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但进入 21 世 纪之后,普通读者对《平凡的世界》的热情和喜爱感染了 文学评论界、文学史界,激发了他们对《平凡的世界》全 新的认知和评价,引发了重新定位路遥文学地位的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普通读者和部分文学评论家对《平凡的世界》都抱有认可肯定的态度,但是他们的立场 和切入点截然不同,普通读者更多是將《平凡的世界》 看做人生奋斗路上的价值取向灯塔,在阅读小说的过程 中汲取精神力量,将自己的内在道德追求、人生信念寄托 在小说主人公身上,将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同小说人物 进行高度契合,将小说主人公的奋斗历程、价值选择作为 自己衡量人生的一个参照物。而文艺评论家更多是从现 实主义写作风格、多元格局的文学创作背景对《平凡的 世界》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历史原因

《平凡的世界》的读者面是广泛、全面的,尤其是在 大学生群体中影响深远,之所以出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 于这部小说对“文革”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北 方农村生活的真实描写和热切关注,小说主人公的人生 经历、奋斗历程以及农民生活中的悲欢喜乐都能引起有 着相同或近似经历的普通读者的情感共鸣。小说中所表 现的激情、理想主义和普通读者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 观形成高度一致性。小说中的道德、宽厚和同情也更容 易引发普通读者的认可,由此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进行自我剖析, 衡量和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但是评论界和 文学史对路遥作品却存在观念上的分歧,如前所述,20世纪 80、90 年代的文学创作更倾向于较为新潮的文学 风格,如伤痕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等,评论界也更关注新 潮文学创作风格,《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文 学作品,被当时的文学史框架有意地忽略甚至排斥。一 种观点认为,《平凡的世界》虽然是一部被广泛认可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是其写作风格不是深度的现实,而 是浅薄、粗糙的现实,小说着重强调道德、宽容的力量,对 残酷的现实缺乏揭露和批判,文学创作姿态过于从容、平 和,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挖掘不够。如,《平凡的世界》 描写了在社会变革中青年学子、农民、城市居民等多个群 体的价值立场矛盾冲突,但在具体描写中又以道德的力 量对这种群体价值矛盾进行了柔化,并没有对导致多方 矛盾形成的根源进行追踪和分析,这种浅层次的现实主 义风格更多是在迎合社会大众审美。综合而言,部分文 艺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述和 概括,但缺乏对社会现实深层次的分析,因此其现实主义 本质不够深刻。

随着时代的演变,不同群体基于文学创作范畴对《平 凡的世界》的理解分歧逐渐趋于缓和,而路遥的文学史 地位问题超越其他有争议的问题,逐渐成为读者群体、文 学史和评论家最大的分歧点。普通读者对《平凡的世界》 无疑是喜爱的,而文学史界、文学评论界对路遥的文学史 地位也并未达成统一看法,长期以来,文学史界有意无意 地忽略了路遥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也有部分评论家 如李建军、熊修雨等为路遥抱不平,呼吁重视路遥文学史 地位,但这种声音并没有得到重视。

三方意见的分歧由来已久,并难以化解。普通读者 喜欢《平凡的世界》,因为他们能从这本小说中汲取精神 力量,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审视和观照,《平凡的世界》 中的大众审美更是符合他们的文学审美倾向。但是这种 大众审美和浅层次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并不能得到文学 史专家的认可,也无法要求文学史专家和普通读者一样 对《平凡的世界》保持持续而深沉的热爱,否则这种主 观性情感会影响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分析和论述 [4]。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平凡的世界》现象”所反应 的是普通读者、专家在文学评论中的话语权争夺。一种 观点认为只有陌生的读者才能对文学作品形成理性、客观 的评价,只有读者的评价才是公正的,能和作家、作品产生 情感共鸣的读者才是作家所需求的纯粹读者,一部文学作 品能受到普通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就说明它是成功的。

但是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学史专家的读者地 位,如果以这种观点来剖析“《平凡的世界》现象”,也就 是承认了《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无法打动和感染文学 史专家。但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对更广泛的读者群 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力,并非仅仅局限于所谓的纯粹读者。

所以诸如此类的观点缺乏学理上的支撑,未免成为一家 之言。客观地说,将《平凡的世界》在文学史中的冷遇, 简单地归咎于 1983 年以来现实主义风格被新潮文学风格打压排挤是不理性的,因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现实 主义风格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更加低调的形 式存在,《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在普通读者和文学史界 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除新潮文学风格的打压之外,也有 其自身因素。

三、对《平凡的世界》的合理评价

(一)不容忽略的优点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在读者群体中获得广泛的认 可,其根本原因在于这部小说内在的突出优势。路遥来 自农村,他的文学作品始终聚焦农村,这使得他的作品能 在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中引起情感共鸣。《平凡的世界》 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真实鲜活的,读者能从主人公身上 看到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在历史变革中的影子,看到农村 青年在人生追求中留下的倔强身影。路遥在小说中表达 了对农民的同情、宽容和理解,也表达了对金钱、地位、权 力的思考,以道德的力量引导人性回归,这种朴素的价值 观自然而然会引起普通读者的认可和尊重。可以说路遥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现实主义创作,展现了他本人独 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现实主义刻画上的不足

如前所述,之所以会出现“《平凡的世界》现象”,一 定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小说虽然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文 学作品,但是现实主义属性并不深刻。读者和评论家對 其热切的赞誉会影响人们对这部小说的理性认识,导致 无法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理性地审视这部小说。

从审美上而言,《平凡的世界》故事内容老套,缺乏 新鲜感,描写不够深刻,对人物的刻画、人物命运的探讨 带有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和虚幻的浪漫主义特征,主人 公遇难成祥、花好月圆的大团圆结局也难免落入俗套。 如小说中对女性的褒贬,对男主人公的刻画,带有传统才 子佳人的深刻印记。普通读者或许会喜欢这种写作风格, 在阅读中能产生心灵和道德上的慰藉,但是以现实主义 文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写作风格缺乏现代精神和批判意 识,过于浅显。

其二,《平凡的世界》缺乏主导的创作精神,作品对 人性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挖掘,而是带有鲜明的政 治色彩。小说虽然描述了社会变革下农民群体的悲欢喜乐,但是综观整部小说,可以窥探其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 服务性质 [5]。

(三)反思和探索

所谓存在即合理,评论家、文学史家要尊重不同读者 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尊重文学阅读中的各种可能 性。《平凡的世界》现象所体现的正是秉持不同价值尺 度的读者群体对同一文学作品的认知差异,而不同读者 群体对文学作品的多角度、差异性的评价恰恰也是推动 文学评论活跃的动力,一部分文学评论家为路遥抱不平, 重新审视和评价《平凡的世界》也推动了《平凡的世界》 在新世纪文学史中的亮相。从“《平凡的世界》现象” 可以看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并非是非此即彼的一元二 次思维模式,更不能以一种观点压制其他的观点,事实上 文学评价不应当存在绝对正确的、拥有唯一话语权的读 者群体。

四、结语

总之,普通读者、评论界、文学史对《平凡的世界》 的理解和评价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普通读者的热情和 文学史的冷淡形成强烈对比,这种现象是由特定的社会 背景造成的,也反应了不同群体在文学评论中的话语权 地位。《平凡的世界》虽然并非一部完美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普通读者对它接受与认可和路遥本人的读者期待是相 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琦 “. 《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历史原因及合理性评价 [J].芒种 ,2015(14).

[2] 刘璐 . 当代文学作品接受的代际差异现象研探——以《平 凡的世界》为例 [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6(5).

[3] 张雨菲 . 再议“路遥现象”与《平凡的世界》[J]. 湖北第二 师范学院学报 ,2019(7).

[4] 刘启涛 .《平凡的世界》的“两极评价现象”及其经典性 问题 [J]. 文艺争鸣 ,2019(10).

[5] 张朗 , 李贺文 . 重读经典:《平凡的世界》——简论大众读 者的接受现象 [J]. 北方文学 ( 中旬刊 ),2016(1).

作者简介:杨晓玉(1981—),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 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研究 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评论家路遥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著名诗人、评论家
著名诗人、评论家 吴思敬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评论家杨占平
写给远去的路遥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