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闻过斋集》史学思想研究
2020-07-14王贵连
王贵连
摘 要:吴海,字朝宗,号鲁客,世称“闻过夫子”,福建闽县人,元明之际著名文学家、理学家。资性醇正,学有根本,平生不慕浮名,隐居林泉,致力于传承发扬朱熹理学,对元末明初闽中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吴海治学力求思辨,尊崇真知,以躬行务实为旨要,学术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其代表作《闻过斋集》叙事严密,内容丰富,议论精准,史学思想独特,既有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战争的详尽记录,又有对伦理纲常、社会风化教育等方面的客观评述,具有极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吴海;《闻过斋集》;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5-0097-04
元末明初闽中理学巨擘吴海,学通诸经,博洽群籍。清代大儒蔡衍在《闻过斋集》序文中曾对他做出高度评价:“向非有先生之辟邪崇正,杰然挺出于绝续之间,何以继以往而启将来哉!”[1]清代著名学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以《吴闻过先生海学派》称之,足可见其对当时、乃至后世影响之深远。然而,目前学界对吴海其人及其《闻过斋集》的相关研究不但量少而且分散。因此,本文以《闻过斋集》为基础,详细考证吴海的生平经历,深入梳理其学术成就,客观剖析其学术思想。
一、吴海的生平经历与学术成就
吴海,字朝宗,世称“闻过夫子”,福建闽县人,元末明初著名文人、理学家。自幼聪颖绝伦,俊逸能文,笃志励学。稍长探赜索隐,博览群经。元末战乱不断,烽烟四起,吴海遂隐居林泉,刻励圣贤之书,究研周、程、张、朱之学,而尤嗜古文。其人操履端正,律身严毅,耿直不苟。当时的士林名流贡师泰、蓝仲晦、林泉生、王翰等人皆雅重之。王翰去世后,吴海不辞辛劳将其幼子王抚养长大,并教以性理之学。“洪武初,守臣欲荐诸朝,力辞免。”[2]7627吴海乐善嫉恶,警敏自省,称其住所为“闻过斋”。平生钦慕邹鲁地区士风醇厚,因此以“鲁客”为号。
吴海自少力学,天资简重仁厚,刚直醇正,以著书、讲学和授徒为业,文行甚优。其文悲欢忧怿,感时愤事,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殷切关怀之情。吴海持身修洁,治学以躬行务实为本,强调真知思辨,反对浮饰华诞之语。其文集多是实用性较强的墓志铭、权厝志、行状、谱叙、祭文、箴、记等,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社会治乱、民生教化、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如《元故资政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韩公权厝志》里详细介绍元行台治书侍御史韩准刚正不阿、忠勇为民的光辉事迹。至正十二年(1352年),蕲、黄反寇围攻江西,在平章、宪臣们四处逃窜的危急情况下,韩准和右丞相伯颜沉着应对,一边调兵遣将出城应战,一边及时安抚百姓,僵持五十四日后,终于打退反寇,保全城池。吴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秉笔直书,寥寥数语将韩准身处政治波诡云谲、烽烟弥漫的险境下依旧不畏生死、英勇抗敌的鲜活形象客观地描绘出来。在卷四《闻过斋箴》中,吴海表明:“夫过而人告之者,幸也;过而不闻,不幸也。告之而不受,受之而不悔,悔而不改,是自弃也。”[1]6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人之有过,鲜能自知。知而必改,其躬乃治。”[1]63充分体现了他力求思辨、崇尚真知的治学特点。
元统三年(1335年),吴海自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患病归乡,多次诊治都毫无效果。无奈之下搜寻家中医典,细加甄别并改进不少处方试用,一年后竟然痊愈。自此之后,他遍览各家医方药典,多次给家人及乡邻开方治疗,颇获良效。吴海后来将许多医效极好的药方裒集成书,以便于览阅检寻,取名《自试方》。又精心摘取古今多位葬家之言,汇编为《葬书》四卷。《八闽通志》卷六十三记载吴海入明后“家居采摭古今孝子、顺孙、节妇、烈女及兄弟之相友、娣姒之相宜者,附以感应、祸福各为一卷,以贻闾巷小人、妇女、童稚,使诵而习之”,①命名为《厚本录》,以教化乡民,惜其书今已散佚。
吴海著作现存有《闻过斋集》八卷(或分为四卷),为其学术思想精粹之汇编,由其门生王编刻成册,传之后世。《闻过斋集》在历代流传中保存有不同的版本,具体如下:明成化邵铜刻本,题名《闻过斋集》,共八卷;明弘治郑浚刻本,题名《闻过斋集》,共八卷;明祁氏澹生堂抄本,题名《闻过斋集》,共四卷;清《钦定四库全书》本,题名《闻过斋集》,共八卷;《正谊堂丛书》本,题名《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共四卷;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本,题名《闻过斋集》,共四卷;《嘉业堂丛书》本,题名《吴鲁客闻过斋集》,共八卷;《丛书集成初编》本,题名《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简称《闻过斋集》,共四卷,是本文进行撰写的基础文献。此外,《元诗选》《全元文》等对《闻过斋集》皆有选录。
二、《闻过斋集》史学思想特色
《闻过斋集》内容充盈丰厚,所蕴含的史学思想独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以下主要从理学思想、教育思想、家谱编修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义理的理学思想
宋代以来,闽地群星闪耀,贤才辈出,理学氛围极为浓厚。吴海少有志操,谨醇好学,师承名儒,证文考史,学问益加精进,时人称之为“程朱嫡派”。其所论言言至理,字字真诠,有关于世道人心、纲常名教的内容都是经过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清代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十二认为“先生系于诸儒学派之后,以先生实为元代遗民,维道脉之绪者也,余系之明者。盖一代之兴,必有耆儒夙学为邦典型,如存硕果以继前修而启来学,顾守先待后之责寄焉耳。”①吴海毕生致力于弘扬程朱之学,对元末明初闽中理学的系统传承起到关键作用。
1.民安政理论
“理”和“道”是标志宇宙本原及其规律的一对重要哲学范畴,首次提出于战国时期,孟子认为应以仁义解“理”。魏晋时期,人们对“理”的认识开始逐渐由直观到抽象进行转变。北宋以来,随着理学思潮的快速发展,学者对于“理”的钻研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理学大家张载强调“万物皆有理”,具有积极意义。
吴海认为“理”出于天,但存在于人心,他在卷二《近道斋记》中以“道”释“理”:“夫道者,人伦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乃天下古今人物共行之路。”[1]48“道”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人们涵养内心、社交处事的重要依据。吴海曾感叹:“天下古今治乱,时世不同,而人心无不同者,理一而已”[1]5,故古今人物共行之路为“理”。“理”和“道”相辅相成,互为表里,“道”明则“理”正。阴阳调和、动静相宜为“理”;忠君爱国、兄友弟恭、父仁母慈子孝为“理”;向善嫉恶、纯明仁厚亦为“理”。治理国家的根本在“民安则政理,安民在于富之,使民有所赖焉,则虽动而易固矣。”[1]6元朝末年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政变频繁,荒淫奢靡,任用佞臣,买官鬻爵,以赋敛为饮食,刑辟为娱乐,肆意盘剥百姓,导致阶级矛盾异常激化。吴海虽然隐居山林,但心怀天下,关注民生,殷切希望朝廷安抚百姓,稳固民心,厚培国本。只有百姓安定乐业,才能政通理和、安邦定国。
2.慎德重义观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系统的礼仪规范和完备的道德准则。吴海“吸取先秦韩非关于‘德者得于内的观点,而又加入天命论”[3]245,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夫德,非自外来也,得之天,我固有之也。故自吾之爱亲慈子,而推之以及人之老幼,吾食而悯人之不食,吾衣而念人之无衣,己安而不忍人之危。若其恻隐之情,出于天性,随寓而发,非以纳交要誉于人,求报冥冥于天也。天道无感而不应,人道无施而不酬,顾为德者,不可以是而设心矣。”[1]34吴海认为“德”是人的天性,施德行善应该出自内心,随心而发,而不是沽名钓誉,谋取私利。既然孝悌、忠信、仁爱、诚实是“德”的本质属性,那么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更应慎德谨行。纯粹质直、忠信重义为“吾德”,即世人所推崇的美德;暴逸败悖、贪婪骄纵为“凶德”,人们应该远离摒弃。正所谓学则致知,慎则致确,慎德的关键在于目标明确,有所选择,并应时刻注意言慎于诞,意慎于妄,行慎于礼。唯有上至国君,下及百姓人人慎德重义,尊礼尚节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国祚更为长久。
与此同时,吴海认为,人之“欲”和人之“德”互相矛盾,无欲则理全,无欲则德充。“天下之福,恒生于无欲,而祸每起于贪。贪者无厌,无厌则不知止,不知止故祸必恒随之。”[1]36由于人们贪得无厌,不懂适可而止,使得世俗败坏,道德沦丧,社会上下弥漫着不正之风,不利于稳固江山社稷。这里的无欲不是指完全没有欲望,而是一种淡泊之道。吴海以“无味”和“至味”对此进行论证:大道至简,“无味”即天下“至味”。“无味”是淡而不厌、疏达通彻的立身处世之道。
应该如何调和人之“欲”与人之“德”?吴海用“惟德胜欲”进行解决。他指出:“有能洗心濯虑,使方寸湛然,义理以为之主,则道充为富。”[1]31内心有德能够净化污浊,洗涤心灵。慎德重义能胜欲,使人处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穷不为悔、达不为喜、顺其自然的豁达心态。
3.礼乐相资论
中国古代礼乐制度起源于西周时期,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度等一同构建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整体框架,对后世影响甚为深远。“礼”主要是对人的身份地位进行划分和规范。“乐”主要指在“礼”的基础上,通过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柔和融洽,进而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孔子是礼乐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唐朝时期,从周朝传承下来的教授贵族子弟音乐来让其明白礼乐治国重要性的制度仍大受欢迎。元朝时,由于历史、文化等种种原因,统治者未能在礼乐制度上取得强有力的控制,广大读书人包括吴海认为偏蔽邪曲之论足以湮没正理,败坏世道。因此,他强调人非“礼”不立,非“乐”不成。“礼”“乐”能够陶冶、磨炼人的心性,“礼”不可以轻易改变,更不可随意废除。卷二《林和字叙》里讲道:“礼乐相资,礼虽不可无乐,而乐必由于礼,盖礼先而乐后也。”②“礼”和“乐”相得益彰,且“乐”从属“礼”。吴海用“礼”来区分宗法远近、关系亲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夫礼者履也,君子之所履也。忠信其本,义其实也。礼不本于忠信,谓之虛礼。揆诸义而不协,谓之贰礼。礼也者,庄敬严畏,勤俭恭逊,而不与人争也。”②“礼”的本源为忠信,实质为义,关键在于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应该充分认识到礼乐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社会风化教育,使慎德重义、崇礼知乐成为每个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使仁义恭孝成为天下人的立世典范,那么,民安政理、国本稳固的治世局面很快就会出现。
(二)尊教务实的教育思想
1.教为治之本
自古以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夫教,治之本也;学校,风化之原也。教之道德,以淑其心,教之生产,以立其业,教之礼义,以正其俗。教非徒文辞之谓也,文辞之为教,犹禁令法律之为政也,抑末矣。夫民知教则良心生,教立则善人众,大家既服,小民视之而化,风俗无不美。”[1]23吴海非常重视社会风化教育,强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为根本,极为重要。教育可以有效促使人由内而外发生改变:教给人们尊礼重义,可以匡正民俗;教给人们生产方式,可以兴家立业……教育的独特作用在于潜移默化,浸润人心,润物无声,能够使百姓分辨善恶,明心向道;使士人坚守礼义,坚贞不屈。对此,吴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福建漳州东南部和大海相邻,西北部被群山环绕,处于偏远艰苦之地,秦朝时开始设置郡县,至宋朝时,朱熹曾在此地讲学授业,后来其弟子漳州人陈淳更是不遗余力在家乡教授正道之学。漳州百姓普遍喜好读书,知晓礼义。元统、至顺年间,漳州叛乱频发,盗贼四起,大肆屠戮无辜百姓,最终却没有在短期内占据漳州。何也?圣贤之风未远,向背顺逆在于人心,叛贼虽然残暴,但百姓并不屈从。而位于武夷山脉南麓的汀州,是粤闽赣三省的边塞重镇,此地百姓勇猛固执,民风彪悍,官吏善于安抚百姓则容易进行管理,反之,则容易发生动乱。吴海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因为汀州风俗独特怪异或其他原因,而是因为施行教育没有深入人心。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发挥其作用?对此,吴海认为教师是教育的脊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选用教师时应该更加看重其德、行、道、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知识与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和思想、塑造生命和灵魂的重任。师德是教师之本,“无德则无以为师”。合格的教师应该富有爱心、有关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始终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坚守原则底线,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此外,吴海指出教育在于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真唯实,而不是纸上谈兵、骛于虚声。
2.精知而力行
教学是教与学的相互交流、密切互动。正确的教育方式很重要,适当的学习方法也非常重要。吴海首先阐明:天地人物之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正心修己之法等尽在书中。书是文明的起源,修身养性、处理家事、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方法皆在书中。读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拓展思维,陶冶心性,积淀文化底蕴,提升综合素质。
“故书不可不读,而读之固当有法。盖不读非圣之书,则异端邪说不得以乱吾之聪明,而志定虑夺,无他岐之惑。”[1]41读书讲究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吴海认为应该诵读圣贤之书。这里的圣贤之书,主要指孔子、孟子和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一派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著作。读书不能空喊口号,应该先树立清晰明确的目标,不忘初心,坚定志向。志向目标确定之后,再由内而外,由理及物,用心感知,优游涵泳,勤加练习,则治学会取得极大成效。同时,吴海强调为学之道在于“精知而力行”。学习讲究专心致志,循序渐进,潜心钻研探索,不断深化认知;忌讳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流于形式。除此之外,还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注重思辨,保持平常心态,骤觉勿喜,小得勿足,学问必会更加深醇。
吴海还特别重视基础教育,大力提倡乡学。他曾提道:“海惟古前圣王化民之政,莫重于学,而学莫先于乡,自乡以及闾巷,莫不有师。师教民孝弟忠信,勤力务本。民朝夕出作入息,必稽善而奖之,过而禁之。”[1]44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到了元明时期,乡学愈加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平等和教育自由,百姓学在乡野,获取知识的渠道大为拓宽,接受教育更加便捷。故学校为育才之区,乡学是首教之地。
3.闻过则改
在读书学习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一些弯路,犯一些错误。有时候犯了错误可能自身并没有察觉到,甚至在别人良言相劝后却不接受好的建议,或者接受了合理的意见却不思悔悟,这些都是自暴自弃的表现。所以人应该警醒自励,时刻自重、自觉、自制,摒弃自满自大的不良风气。
经过反躬自省之后,必然会出现知有不逮、行有所失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吴海提议应该闻过则改。“故改者,天下之大善也。不改而遂失之,天下之至恶也。非遽为至恶也,涓涓可以滔天,星星可以燎原,故不改者,天下之至恶也。然人孰肯受天下之至恶哉!”[1]30他以古代圣贤成汤不吝改过、遽伯玉忠于内心、仲由喜闻规过为例,重申改为天下大善,不改则是天下至恶。一个人如若知道自己的欠缺不足之处,并能够及时加以改进,这也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一种美德。
(三)重礼法的家谱编修思想
宗法制度与等级制度,是貫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两大重要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维系血脉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长幼尊卑的法则。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逐渐演变而来。体现宗法制度及其观念的宗族,是构成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祖先崇拜及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4]17宗族的稳定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维系社会结构的坚韧纽带,是稳固社会的基本因素,宗族关系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1.尊祖敬宗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重要材料,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向来受到人们重视。然而,元朝中后期战乱频发,迫使人们大批背井离乡,远徙他方,使原有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的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是法既废,人各以意自私其亲,恩不广而施易终,至有视周亲若途人者。然则今日所赖,惟简牒之存,使知木本水原之义,是谱所以作也。”[1]2社会上出现世薄俗漓,人人惟趋功利,淡漠亲情的不良现象。通过谱牒可以把同一祖先下的子孙合为一谱,紧密相连;可以使人通过确定自己同祖先和族人的关系,在尊祖敬宗思想的号召下亲睦族人,加深彼此间的联系,增强血缘的凝聚力。
此外,同一血缘关系是祖先与后代子孙密切相连的关键所在,谱牒要注重防止异姓乱宗。吴海在《薛氏家谱序》中以薛武世家为例,进行论证。薛武世家发源于河东地区,后迁徙到江苏泰兴,薛氏后人在重修家谱时对异姓之人皆削而不录,认为异姓之人抛弃自己祖先却依附薛氏先祖,是不忠不孝之辈。撰修家谱的目的就是为了明辨本源,增强薛氏家族同一血缘的向心力,维护薛氏族人的利益。同时,也可以使异姓之人早日重返其族,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有鉴于此,吴海提议应该在彰显人伦道义的基础上,严格规范编撰谱牒的方式方法,以正本溯源。
2.崇善尚孝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里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停留在王导、谢安等豪门权贵人家的燕子,如今却飞入普通百姓家中,旧时的权臣显贵家族门可罗雀,昔日的辉煌与显赫早已随风而去。古人累积金玉,广置田宅,交付后人,但后世子孙却不能守住家业,唯有积德行善才能流传后世。先祖如若广积善缘,则会福荫后代子孙,同样,后代子孙多多积德行善,必然会光宗耀祖,美名流传,这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除了要孝顺赡养父母、敬爱兄长,还应该敬畏、服从国君,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
同时,吴海在卷二《卓氏家谱叙》里指出:“祖宗之所积累,非谓广田宅,丰货财也,谓孝弟、忠信、节俭、仁爱、修于身而行于家,其余以及后世也。为子孙者,当思祖宗所以裕后之道,勉而行之,使世泽不衰,而祖宗之传益以远大。”①忠信、孝悌、良善是人修身持家的根本,是一个家族流传后世的关键。只有崇善尚孝,合宜天道,才能使宗族枝繁叶茂,祖宗基业流传更长远、更持久。
3.图简谱详
家谱,又称世谱、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或图谱的形式,记载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发展的特殊体裁。根据图谱,可以辨明族源,勘定世次。有了这些文献作为依据,一方面可以促使家族成员团结和睦、互帮互助;另一方面,使每位宗亲能够清楚了解家族历史的演变过程,以便传承先祖的美德懿行。卷二《魏氏支派图叙》提道:“夫图以著名,必简而易见,谱以记实,则备而致详,此图谱之所以异也。”①图与谱二者有所差异,图简洁精练,谱详尽细致。宋元以前的古人一般认为谱不及图,明朝以来,人们因为图所载的内容杂乱繁碎,认为图不及谱。
无论图还是谱,其所蕴含的尊祖敬宗、崇善尚孝的精神,已经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三、结语
吴海作为元末明初闽中理学的代表人物,好儒重礼,才茂学富,以明经学道为志,躬行力践,为弘扬朱熹理学做出重大贡献。其文集《闻过斋集》文辞简粹,旨意深远,是吴海史学思想的集中阐述,价值甚高,影响深远,为研究元末明初福建地区政治、经济、民生教化发展概况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海.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M].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高令印,高秀华.朱子学通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4]冯尔康.中国宗族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