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共同体”
2020-07-14刘永文
刘永文
摘要:基于我校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尝试、组建及对“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研究,现对“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由来、属性及特征进行浅析。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对其在实践中的模式、操作及运用,进行初探。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师师共同体 生生共同体 师生共同体 小组合作
一、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和由来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支撑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学习共同体是信息时代知识创生的基层学习单位,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强调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共同组成的,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在成员间形成的相互影响、促进的人际关系。
“学习共同体”是将士多门课程融合到一个教学活动程序中的课程设计。
“共同体”最早来源于德语“Ge meinschaft”,可追溯到1887年腾尼斯出版的《Ge meinschaft und Gesel lschaft》一书,其基本含义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对“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学校概念。此外,还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瑞典的成人教育形式“学习圈”,它是由奥斯卡·奥尔森于1902年倡导的。近年来,“学习共同体”成了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追求的时尚。
二、学习共同体的属性及特征
“学习共同体”属性的主体是“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在职、在校的各类学生,专家、教师、家长及社会成员。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学习主体不仅对学习目标有共同的认同感,而且对共同体有归属感。便利各成员间形成互助关系,促进学习活动、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活动方式是进行相互对话、沟通、交流和分享。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助学者,助学者与助学者之间通过相互对话、沟通、交流和学习,予以赞扬和批评,以此强化动机,通过相互帮助与支持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其作用范围可以是小组、团体、班级、学校、家族、社区等。其共同的表现形式是有序、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人际关系。
三、关于“学习共同体”和“小组合作”
前面已经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等作以阐述,那么它和“小组合作”又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首先,“小组合作”(也称“合作学习”)率先兴起于美国,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一组共同学习。它是一种教学模式或是组织形式,它诞生于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学效率。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其中,强调人际交往对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宗旨在通过共同参与探究、讨论,相互启发、互补,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悟出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从学习模式上看,二者都是一种共同的、集体的学习模式;学习主体都是对学习目标有共同的认同感,而且对集体有归属感;都是通过各成员间形成互助关系,促进学习活动、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活动方式也都是进行相互对话、沟通、交流和分享。但从学习主体上看,“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而“小组合作”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学习共同体”属性的主体是“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在职、在校的各类学生,专家、教师、家长及社会成员。从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看,一般化分为“生生共同体”、“师师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三类(下面进行简述)。由此可见,“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更加宽泛。从概念上看,“学习共同体”,更加强调的是“共同体”或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小组合作”则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或方式,这也是二者最为本质的区别。
四、符合我校实际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我校目前有6个年级,共25个班,平均每个年级4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生源主要来源于就近的学区,相对均衡。从班额来看,每班大致分成10~11个”生生共同体”,数量不多,便于班级桌椅的摆放及相互对话、沟通、交流和分享;从师资的配备来看,共分3个”师师共同体”,每两个年级4位教师构成一个共同体,既便于集体备课,又有利于学段的衔接;从生源情况来看,“师生共同体”数额不大,有利于其开展,易出实效。下面就“学习共同体”的三种实践模式及操作进行简述:
简言之,所谓“师师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体;“师生共同体”,是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体;“生生共同体”,是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体。具体操作如下:
“师师共同体”——通过群策群力,以老带新,互听互评。既能调动、发挥老教师研究热情与经验优势,又能促进、弥补新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经验。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又能我们开展的教学衔接找到了“开始的源头”,搭起了“行动的桥梁”。成立师师共同体后,便由共同体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研讨的内容,讨论实施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对效果的测评与反馈等。
“生生共同体”——生与生之间根据学习内容、学习需要、学习的情境等因素决定的一種“合适、合理、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这样,就摒弃了现存的学校或是教师规定的二人组、三人组或是四人组等有局限性的合作方式。它可以是上面的任何一种形式,也可以是“串组”的合作方式,“发生地”可以是课堂、课外,“用之地”也可以是作业或是调研等等。
“师生共同体”——师与生之间,共同协作、交流、成长的共同体,是生生共同体成效的融合与完善。在此共同体中,教师是“导体”,但必须借助家长及共同体中的D成员(成绩优异且有责任心及号力的,负责制定相关的过关策略并与教师进行“集议”),做好适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给予他们必要且及时的评价、反馈。指出其问题的同时,就其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其为共同体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佐藤学·《学校的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译),2010.
[2]曾琦·《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程胜·《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之合作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