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风险的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14高建玺
高建玺
【摘 要】随着国家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实施,体育事业单位已经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以顺应国家深化改革的要求,促进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论文阐述了体育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必要性,结合工作实践,从财务角度出发,探析在内部控制的建设及运转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Abstract】With the improving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ternal Control Standard (Try Out)" and a serie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orts institutions have initially established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untry's deepening reform, promote the legal compliance of unit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internal control in sports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the work practic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关键词】财务风险;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Keywords】financial risk; sports institution; internal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5-0081-02
1 引言
体育强中国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体育事业单位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其健康运行对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2012年以来,财政部颁布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体育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 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体育事业单位是国家予以人财物保障的事业单位,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高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同时体育事业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等特性,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使得体育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形势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实现其健康发展。
3 体育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3.1 顺应国家深化改革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治理的核心是制衡,要求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开展内部控制,将制衡机制嵌入各项管理工作中,用制度来限制权利的滥用,有利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3.2 促进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
单位的经济活动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是开展经济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体育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在完善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梳理再造工作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管控融入业务的全过程,保障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規。
3.3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
体育事业单位是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能够整合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工作要求,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4 当前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预算申报不合理
一是,预算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很多单位采用历史基础加弹性,对未来发展的预测重视不够。二是,虽然建立了支出项目库,实行三年滚动编制,存在前瞻性不够、考虑不够周全、前期基础工作不够完备的问题。三是,政府采购预算的内容不完整,个别项目如工程维修项目漏报政府采购预算。
4.2 预算绩效评价薄弱
预算绩效评价尚未形成科学体系,绩效目标的设计及指标值的设定不够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绩效目标自我评价的过程不够严谨;对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还有待探索。
4.3 收支业务欠缺规范
票据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领购、使用、核销等手续;个别支出未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支付资金;政府采购标准以下的采购活动缺少制度规定;没有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使用现金支付。
4.4 合同全流程管理存在缺失
合同的签订、执行、监督等环节没有有效衔接;合同执行的监管力度不够,合同收入不能及时到账;经济合同文本没有及时提交財务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
4.5 信息化水平较低
内部控制工作大多处于制定制度和设计工作流程阶段,尽管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是缺乏与业务工作的联系,没有将整个内部控制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距离内部控制全面信息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5 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5.1 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①成立以预算管理委员会为主导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预算的统一管理,实现单位层面的预算信息共享。编报预算时,由基层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和经费需求;职能部门对基层部门提供的数据加以核实论证,编制三年规划项目库的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本资料,并将上报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试算平衡,编制资产负债表、收支明细表等预算报表;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单位的预算项目及整体收支情况进行审批,决定是否使用其他资金实施。②采用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有机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单位整体层面,以零基预算法的思路,确定各个项目的轻重缓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重要、急需的项目上。在具体项目层面,日常延续性的收入支出采用增量预算法,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物价水平、工作量等条件变化的影响,测算下年预算数据;对新增项目采用零基预算法,具体分析每一项收入支出,参考市场价格或采用成本加成方法测算金额。③加强预算绩效评价。设置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定绩效目标时,除了设置资金到位率、预算执行率等通用指标,还应充分考虑体育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统一绩效目标的评价标准,便于不同体育事业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注重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对评价结果优秀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核减评价结果较差的项目经费,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5.2 规范管理收支业务
①加强票据的全过程管理,指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购、使用、保管、核销和监督检查。针对增值税机打发票、通用定额发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中央医疗门诊收费票据等不同类别的票据,明确各自的使用范围和领购流程。②通过设计审批权限及审批程序,实现财权与事权的有效匹配。审批权限的制定以“事项+金额”为划分依据,形成主任办公会、单位负责人、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单位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的五级审批层级。重大事项如单位年度预决算、对外投资等,不区分金额,一律由主任办公会集体决策;一般事项如预算内一次性或同一项目的各类费用支出,分别对应相应的审批层级,逐级进行审批。年度预算中已明确具体内容和金额的项目,按照审批权限直接报销;未明确具体内容和金额的项目,上报申请审批通过之后才能开展业务并报销费用。
5.3 完善合同管理
在签订重要合同之前,除业务部门以外,还要有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法律顾问参与审核;合同签订后及时交给财务部门归档;建立合同管理登记台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踪合同履行情况,确保按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结算;强化对合同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和验收,确保合同全面有效履行。
5.4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集成,将业务模块进行内在逻辑梳理和流程匹配,将会计信息与业务工作有效联系,使整个内部控制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资产购置、设施设备维修等资金使用环节,根据经济活动的风险程度,自动提示相关规定,对接近或超出预算的事项自动预警,将审核嵌入业务工作的全流程,促进各岗位工作人员将制度规定落实、贯穿于实际工作中。通过信息系统自动采集收支数据,形成管理报告,应用于预算执行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等,实现辅助决策。
【参考文献】
【1】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
【2】蒋小兰.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5(23):53-54.
【3】唐大鹏.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