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

2020-07-14李爱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高中数学

李爱胜

【摘要】数学学科主要是以抽象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主要反映了数学的抽象性。实际上,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这也是数学知识构建的必然过程。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抽象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主动建立对抽象数学的理解,科学设计教学设计让学生进入抽象的数学情境中,将数学抽象置身于核心素养视角,让其体会数学抽象与数学学习的意义。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将提升学生抽象能力当作教学重点,如此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抽象能力  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133-01

高中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发散学生思维的必要工具。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仅学到解题的方法,并没有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得学生在解决变式问题时毫无头绪,掌握的知识也仅是表面知识。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了知识之后学以致用[1]。因此,接下来本文就学生抽象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接着重点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

1.学生抽象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1.1缺乏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方法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给学生全面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并没有给学生讲解知识的重难点。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盲目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不重视教师教给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好像什么都懂,但是下课后就不知所云。同时,课堂结束后学生无法及时复习,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没有固定的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因此给教师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带来较大的挑战。

1.2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学生的思维定式是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这一定程度上也与学生的思维懒惰性有一点关联。学生的思维定式主要体现在其解题过程中还没有全面把握题意就开始解题,一看到题目中的关键术语就开始罗列公式,生搬硬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这样的解题方式不单会让其降低解题的准确性,还会让学生思维处于休息状态[2]。

1.3学生思维过于懒惰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习惯性跟着教师的思维,因此缺乏主动掌握知识的思想。但实际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等着教师安排其学习活动。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很少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等待教师的指导,长时间下去也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使得学生形成了惰性思维,很难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

2.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其产生抽象思维的基本保障,很多教师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并没有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片面的接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没有体会到知识的产生过程,因此无法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联系生活重点现象让其在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转变过程中体会数学语言刻画实际问题的过程,以此达到提升学生抽象能力的目标。比如说以教学“幂函数”这部分内容为例,笔者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例展示:“某正方形的场地面积用S表示,边长为多少?某个人以平均速度在公路上形式,行驶1km用了t秒,速度是多少?”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得出边长a=S■,第二个问题的速度V=t-1,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并总结这两个函数的特征。在此之后举出几个例子,如:y=2x2、y=2x等,让学生判断其在理解幂函数抽象概念的理解情况下加深对幂函数形式的理解,最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函数组织学生设置自变量的数值,之后进行统计、描点、图像制作等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其在图形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变化的规律,学生也更易于接受与领悟。

2.2揭示内在联系,强化其对概念的理解

从数学学科的系统性与严密性来看,其决定了数学学科之间的内在练习,其包含了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3]。数学学科中函数属于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中包含了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等特点,虽然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其基本上都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比如说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很多学生可能已经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到这些概念,但是其在高中阶段才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都是典型事物的特殊性特征与一般性特征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强化数学概念特殊特点,因此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化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其能准确理解数学概念,而且也能灵活应用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让其能自觉从多种角度分析事物的思维能力。

2.3借助已有知识,强化其对符号语言的理解

高中阶段集合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在此阶段刚开始接触到抽象的数学符号,也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的知识背景,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语言表达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自信心[4]。比如说教材中很多的集合表示用集合符号表达具体的事物,但是这对刚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高中生来说却是十分抽象的。很多学生都表示无论是字母或者符号都不陌生,但是一旦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表达何种意思,这也是学生认识抽象符号的不足之处,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以抽象的符号让其变得更加具体,以抽象的符号,让其通过具体的事物认识到其共性,但是数学符号的体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不同,因而笔者在教学中结合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等知识背景,从形与数两个方面让其分别认识集合中的元素,让其建立数形结合、互相映证的数形思维与能力,以期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学生应形成一定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深思提升学生抽象能力的方法,这也是因为抽象能力是六大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内容,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个性,让其集思广益,让每个学生都能碰撞思维的火花。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总结与思考,逐步优化教学模式,如此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抽象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男.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途径探究[J].高考,2019(14):208.

[2]陈铤.试析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中旬), 2019(2).

[3]朱文秀.淺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5(15):27.

[4]徐君华.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10).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高中数学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