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在体验中迸发

2020-07-14王美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境

王美娟

【摘要】通过实践体验,增强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道德与法治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文章主要围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丰富学生认知体验;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体验三方面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61-0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里面明确指出,老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多方面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充实学生的认知体验

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地显示学生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例如,在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儿童对战争事件了解的少之又少,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根本不清楚,我就上网搜集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如,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的文字资料,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视频资料等,引导学生交流文字资料,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感悟到我们所看到的,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敢想象的!这是罪孽中的罪孽!这是噩梦中的噩梦!这是人类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谈出内心的感受:面对这些惨无人道的暴行,你想说什么?学生从对日军暴行的愤慨,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勿忘国耻等方面谈出了自己的认知。通过这个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能够勿忘国耻,尊重历史;冷静思考,理性爱国。因此,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展开情景模拟演示教学,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通过学生的个人表现,学会从客观的角度去感知社会情境,了解他人的情况,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他人的内心情感。

案例一,《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一文,我设计了“角色转换,如果我来做父母”的情景模拟演示,让学生表演,如果孩子想去做某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有怎样的反应,会对孩子说些什么?如果孩子很晚很晚回家,你作为家长,会有什么感想?让孩子换一种角度进行换位思考,通过模拟演示,孩子与家长一起重演他们的日常,通过换位思考,体会到家长对我们无私的爱。让学生明白,爱有很多种,温柔的爱,严厉的爱,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通过体验让学生真正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案例二,在《公共交通有规则》教学中,通过进行“我是小交警”的模拟演示,让学生们借助于手势,指挥交通路况,并且向大众讲解交通方面的知识内容。在这一案列中,因为我们生活在农村,很少有机会可以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情形,所以我就先模拟演示车辆通行、转弯,停止等指挥动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这些内容,人人都做“文明小交警”。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氛围也活跃了。借此机会,我开始问了:“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同学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同学答:“走人行横道。”我借机又补充了一个常识: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然后让学生们说说我们在去学校的路上应该做些什么?学生们表达了他们的观点:遵守交通规则,向右侧通行,不要并排行走,不要在路上打架等等。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使书本上一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和生动,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加深。

三、展开社会活动调查,提升学生行为体验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认识社会,了解社會,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认知。

当我们谈到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调查活动“节水行动,人人有责”,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安排问卷调查单并进行实际行动,调查学校的日用水量。调查水资源的浪费和节约水资源的途径,通过问卷调查,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把孩子们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总之,通过实际案例教学,我认为体验式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实用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虽然它不适合所有的学生,但绝大部分都是适用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选择和适当情境的处理来组织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圆圆.生本:为有效教学而教[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

[2]王乙.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教书育人.2016(34)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护患情境会话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