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支点,浅析小学教师继续再教育现状及策略
2020-07-14刘萍
刘萍
【摘 要】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并充分发挥着“加速剂”的作用。相关部门可以巧借信息化之风,促进教师再教育的发展,让教师充分享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提高教师的再教育水平,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继续再教育;现状及对策
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继续再教育,不仅可以为小学教师的再教育打开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而且还能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促进整体教学和教育的良性和健康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信息化小学继续再教育并不容乐观。
一、在信息背景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 部分教师对再教育呈敷衍态度
部分教师不能端正对继续再教育的态度,他们往往采用应付的态度参与继续再教育的学习。究其原因在于有些小学教师并未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因而他们参与继续再教育的积极性不强。
2. 再教育课程与实际产生断层
在网络信息对小学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带来冲击的同时,随着教师对在网络继续再教育的加深,很多小学教师反映,继续再教育理论并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性。甚至有些良莠不齐的信息给教师的再教育学习带来困扰。
3. 再教育内容过于碎片化
信息化的浪潮导致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很多与继续再教育相关的信息,然而信息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性,因而给小学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学习带来了难度。加之,教师还要承担教学任务,因而有些教师走马观花式地进行继续再教育的学习,缺乏实质性的学习效果,进而导致整体的信息化继续再教育学习质量差。
二、巧借信息技术背景,提升小学继续再教学质量
1. 关注教师,满足教师发展需要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社会普遍认为教师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职业,因而缺少对教师教学价值观、生活环境以及教师心理的了解,缺乏对教师生命价值的关注,致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下降,整体的继续再教育成为空谈。
针对以上情况,相关教育部门应转变较为落后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地关心教师的具体生存状况,适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心理,对未来的看法,制定出具有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的执行方案。具体相关教育部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执行。第一,创建完备的教师调查体系,充分全面地了解教师对继续再教育的主观看法,进而更好地制定具有时效性的小学再教育执行方案,提升继续再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二,创设教师感兴趣的继续再教育模式。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相关部门可以清楚地知道教师的课程学习兴趣,并运用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继续再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提升继续教育的教学能力。第三,召开区域性的教师研讨会。相关部门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召开视频会议,了解当前小学教师在再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心得,在交流教学理念和思想的过程中,开拓教师的眼界,丰富再教育的教学方式,让小学教师可以全面、客观地认知和分析自身在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对应的解决策略,激发小学教师的再教育学习积极性。
2. 共享信息,满足教师个性需要
信息技术在给继续再教育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因其信息的良莠不齐性给小学教师的学习带来了困扰。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对网络上的继续再教育课程进行分类整理,增强继续再教育课程传播的灵活性、层次性和时效性,增强教师学习的针对性和便捷性。具体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眼:第一,注重继续再教育课程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由于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想问题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加之整体教师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略有差异,因而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横向划分。可以对继续再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并以科目性质为标准,整理继续再教育资源,增强教师学习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第二方面,纵向延伸。对于同一课程,相关部门可以以难易程度为标准,划分继续再教育知识,让教师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灵活调控学习知识的深度,提升教师灵活运用继续再教育知识的能力。第二,开发小程序。相关部门可以将继续再教育课程制作成公众号,定时定量地推送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继续再教育课程,并建立个人知识搜集空间,让教师利用此空间,对学习的继续再教育课程进行分类整理,满足教师继续再教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3. 整合信息,提升教师学習效率
在纷繁复杂的继续再教育课程的学习中,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对继续再教育课程资源的整理,而且更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方式,对继续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总结、内化和吸收,在提升教师自主学习力的基础上,增强他们学习思维的整体性和系统化,提高教师的学习效率。具体教师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整合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整理的同类知识的内容逐渐增加。教师可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升华,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增强对此部分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认知。第二,整合客观学习情况。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客观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对继续再教育知识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成新知识区、常用学习方法区、待解决知识区等,增强教师在学习中的成就感、针对性和方向性。第三,整合教学经验和方法,构建具有共享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因为教师在前两阶段已经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运用此平台和其他教师交流学习经验和知识困惑,拓宽他们学习的思维,增强其学习方法的丰富性。
总而言之,信息化继续再教育的成功,既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营造良好的继续再教育的客观条件,又需要教师转变原有的错误理念,增强对教育意义的认知,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生涯的规划,还需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继续再教育学习方式,进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力,促进继续再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辉.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沃尔玛”现象解析及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4-5.
[2] 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9,(3):37-43.
[3] 丁小燕.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发展对策[J].继续再教育论,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