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14尤慧玲
尤慧玲
【摘 要】 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日益更新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校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限制因素,对学生理解古诗词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完成教学任务之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信息技术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途径,以供探讨。
一、多媒体解读时代背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不仅具有极强的鉴赏价值,还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学生对优秀古诗词作品的学习,有助于丰富自身文化底蕴,是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体现。但是,古诗词与学生生活时代的距离甚远,学生对当时历史背景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很难让学生与诗词中特定的时代和人物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学生只能理解诗词的字面含义,无法对其产生深度感知。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之前,应该先给学生介绍诗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影音视频等,对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还原再现,让学生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我在教学古诗《春望》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诗歌内容,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唐明皇》中“安史之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战乱之后的民不聊生、寸草不生的景象,以此加深学生对诗中“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深刻认识当时国破家亡的景象,加深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的体会。同时,我还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面对这样的情景时,会有怎样的感想?学生经过一番思索,最终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情怀。
二、微课讲解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攻克难关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每一篇古诗词中都存在着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障碍,以便学生能够对古诗词的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師都会因为教学任务的巨大压力,选择忽略深入讲解某一点内容,而是选择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给学生最大量的古诗词知识,导致教学重难点不明确,阻碍了学生对古诗词重难点的学习与突破。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微课辅助教学,将诗词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制作成微课视频,并配以讲解,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引导学生借助视频讲解突破重难点,又能供学生在课下重复观看,加深对重难点部分的掌握和理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我在讲解诗词《渔家傲 秋思》时,首先明确了本诗词教学的重难点内容:通过对诗词的品味和赏析,体味其中所描绘的意境,深入挖掘诗词内涵,并加以掌握。也就是说,通过引导学生诵读诗词,分析关键词以及想象诗词画面等,对诗词意境及主旨加以体悟。因此,我就将这部分内容设计并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降低学生对本诗词重案点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探究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在课内引入课外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对课内外诗词从写作方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诗词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我在教学《渡荆门送别》一诗时,将李白的生平简介、本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作意境等需要讲解的内容,一一制作成了微课视频,不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出来,还要求学生将这些视频下载下来,以便随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时空限制,从课堂之内延伸到课堂之外,还能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内化所学诗词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另外,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诵读声中的抑扬顿挫、激越振奋都对学生的感知充满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在经历了漫长而灿烂的历史进程之后,留下的精髓所在,串古联今,让我们可以跨越千年,与古人进行对话、共饮。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让古诗词课堂更加灵动,丰富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帮助学生体验古诗词之美,让学生爱上并乐于学习古诗词,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宗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