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2020-07-14梁修但
梁修但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国家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出台了相关政策,以此监督和督导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教育保障,提升教学水平。以此为切入点,本文结合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托,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现状,进行全面探究与分析,并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内容体系、加强制度建设,以及遵循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原则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与措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质量 监控与保障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与挑战,教学质量的检测与保障,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此背景下,以社会、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调查与检测,从评价内容和方式等层面,探究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与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参考与借鉴,全面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综合性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情况分析
1.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模式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其中校内监控主要由学习教务处,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组成,而校外监控操作者包括社会上的一些企业和家庭,以及教育机构和主管部门等,而学校领导或者监控放,如教学质量管理的职能部门,需要与校外监控方进行全面联系,进而整理所有信息,保障反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这种校内外共同监控的模式,虽然存在意识或方法上的差异,但是整体结果的统计与管理,较为科学。
2.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模式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1)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内容不全面
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涉及众多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质量的监控、人才培养方式和素质引导,以及社会反馈等,而当前过度关注校内教学方面的效果和内容,缺乏其他方面的监控与保障,从内容上来说,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和不完整性,导致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目的难以达到。此外,校内外主体对教学质量的参与和评估中,校外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约占总监控内容的比14.7%,而校内监控内容则占据45.2%,两者共同参与内容占比为40.1%,从单一层面来看,校外主体参与的监控内容存在不全面性,而导致整体监控效果不科学。
(2)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制度不完善
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言,监控制定建设的完善是根本前提。而当前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在构建自有制度和体系时,缺乏对监控主体组织的进一步优化,同时教学评价层面和评价制度存在不完善性,如缺乏學生的评教制度,以及教师的评价制度,而只单单设定了教务会的综合评议制度和教学质量调研组的综合监测制度,缺乏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估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而针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每个学校所设定的制度和规范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综合制定与增设、实施,而不能相互模仿和统一设定,无法凸显教育质量监控的意义。
(3)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反馈不科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反馈,是凸显教学监控与评估结果的唯一指标,而当前部分学校对于监控结果反馈层面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一方面是监控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全面,另一方面是监控结果反馈较笼统,其中部分学校反馈的内容比较全面和详细,而多数都是没有进行结果反馈,而是到年终考评时,统计反馈,导致反馈结果与质量评估存在时间差异,无法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悖于教学质量监控的初衷。又或者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反馈内容单一、不全面等,对实际评价结果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统计,进而导致监控评估效果低下,引发教学的负效应。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优化路径与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检测与保障,能够引发学校自我评估和诊断,以及社会主体,如企业、教育部门等主动参与到质量评估当中,形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体,辅助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与体系,进而为社会甚至国家输送高水平、高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对此,针对以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优化性建议与措施:
1.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过程、社会评价与反馈,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层面,面对当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状况,需要在对教学过程监控的同时,逐步加强后两者的关注和重视。如第一,针对教学监控要实施分段常规监测(期中、期末),对教师教学开设学生线上、线下评价,以及专家监控制度,来管理教学过程,以此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率。其次针对学生管理层面,要从出勤和学习情况入手,运用多元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效率。第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刚要执行,并对校内职能组织加强管理,并聘请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傲,确保教学质量监控内容的完善性。第三社会评估与反馈中需要对要依据企业对人才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对学生综合技能检测,对学校教学质量做出综合性评价,学校也要及时搜集反馈信息,进行全面统计与整理,将结果传递给被监控者。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建设
首先需要重视学校常规制度,依据国家纲要积极制定并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师上课管理办法》等规程和制度,并建立常规监控部门的,对教学质量以及相关制度的实施,进行全面监控与关里,如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力度,以及制度运行状况等,以此提高常规监控效率。其次,学校要制定严谨的督导监测制度和评价与反馈制度,其中通过专家或校领导,以及相关管理职能人员等听课,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另外,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等条例和制度的建设,构建教学质量与反馈模式,多层级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统计与整理,并对实际反馈和评估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等级监控制度,同时针对所构建的教学效果考评机制与指标,来对所搜集和整理的评价与反馈信息,进行全面考量。
3.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结果反馈的科学性
对于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反馈而言,需要从反馈结果的及时性、精准性与客观性,以及反馈与应用方法等层面入手,加强反馈的科学性,真正凸显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意义和目的。其中,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包括学生和教师,而质量评价与反馈主体却包含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主体。因此针对反馈及时性和精准性而言,需要学校与校外主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搜集评价与反馈信息,并对客观评价进行精准反馈和描述,并引导被监控者有效参考评估与反馈内容和建议,及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进行改革与调整,以此达到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中了解到校外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监测内容不全面,监控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进而导致督导效能较低,影响教学质量评级与检测的有效性与全面性。对此,要从相应的方面进行完善与调节,优化校内外参与结构,完善监测内容等,从而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综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树方,唐以志.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7):55-63.
[2]赵秉成.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3):40-42.
[3]王利.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化监控的研究与实践——以汕头市卫生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