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策略

2020-07-14周贞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小学语文策略

周贞英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大多是以静态、平面和灌输的方式进行的。但事实上,语文应该以活生生的、动态的、多元的、积极的、丰富的、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因为它是一个人文性和工具性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改革语文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就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因此,我尝试把各门学科教学融合到小学的语文课堂里,使语文教学更具活力、多元化、多样化。在让学生学习语文學科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这样可以做到“一箭双雕”。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就自己的一些观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科融合 策略

学科融合在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学科融合均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能相比的优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所讲的“有法”意味着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则要遵循;而“无定法”意味着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普遍“一刀切”的方法,一切都取决于人和环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多学科融合,最终必须做到“贵在得法”。

一、 融合音乐,在情境中渲染语文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基于情感思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无声变为有声,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情感,用情境渲染语文,助力学生的阅读感悟。下面,我以苏教版《二泉映月》的教学为例。

在执教苏教版《二泉映月》一课时,我在课堂中穿插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当琴声的旋律从刚开始的委婉连绵,就像一股山泉从山谷蜿蜒出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起伏,曲调逐渐升高,乐曲进入了高潮。乐曲在二泉池畔回荡了很长一段时间,舒缓起伏,恬静激荡。学生伴随乐曲的“平静--跌宕起伏--步步高昂”的旋律变化,我相机进行旁白道:“在炎热的夏日里,盲人阿炳出门卖艺时不小心把水果摊撞翻了,他被摊主抓住要求赔偿;在寒冷的冬日里,他滑倒并受伤了;在生病体弱的时候,他依然拄着拐杖摸索到街上卖艺;土豪恶霸要阿炳上门为自己的老爷拉二胡,阿炳因拒绝而被殴打……但身体的残疾、生活的穷困和潦倒依然泯灭不了阿炳对生活和音乐热爱。他依然坚持卖艺,并创作出了不朽的乐曲《二泉映月》。学生处于背景音乐的旁白熏陶中深切感受到盲人阿炳敢于与命运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中主人公盲人阿炳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物形象。

因此,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创设适合的音乐情境,使学生被深深吸引在乐池的熏陶里,“入境”后进而“入情”,情境相融,触音乐之景而生情,有感而发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融合美术,在画图中美化语文

根据心理学观点,形象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抽象的事物难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以期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呢?本人曾尝试融合美术,在画图中美化语文。下面,本人以南宋诗人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为例。

在执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一课时,本人通过引导孩子们走进诗境中感受田园间“稀疏的篱笆、伸向远方的小路、花落尚未长叶的树枝、儿童追黄碟、黄碟飞入油菜花……”的美好诗境中出现的景物后,布置学生练习:“我们也到自己的村外走走看看吧,你看见的美景都有些什么,它们美吗?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呢?大家想一想,画一画,最后再议一议,看谁最有创意。”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彩色蜡笔描绘出自已看见的美景。在展示环节,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作品的创意(亮点),具体说说画图中一、两个实物,关注它们形状、颜色及意境的美。

总之,这样的语文课堂化抽象为具体,融合美术,在画图中美化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三、融合综合实践,在活动中丰富语文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可以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维持和发展社会生活。从广义来讲,教育是个人的接触、相互影响、经验的逐步扩大和提高,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改变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转变体验才能促使个人成长。对于活动类习作课的教学也如此,让学生在活动中做,在做活动中感知,身体力行才会有感而发,写作时才能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下面,本人以习作教学《拔河比赛》的引入活动设计的教学为例。

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拔河比赛》的习作教学时,我秉承着让学生“言之有物”即本次活动中做了什么,解决孩子没什么好写的问题;“言之有序”即活动的步骤,首先做什么?如了解拔河比赛的规则,队伍以中线为界分列两边,中点系着红绳,红绳被拉到对方界内为胜者。接着做什么?如运动员入场;啦啦队就位;裁判鸣哨吹响比赛;运动员比赛的场面……最后做什么?如比赛结果;得到的收获或明白的道理等等。这样就解决写作顺序的问题;“言之有理”即本次活动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到了什么精神?为孩子如何解决围绕中心来写的写作思路及策略,在让学生明辨思路,明确了以上三个观察体验点后,把操场当课堂,组织了一场“团结杯”拔河比赛,让学生通过参与生活化的游戏、活动,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明确了写作的要点,感受到“团结力量大,团结才会赢”“团队集体强,个体参与弱”的道理。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化的游戏活动,实现在做中学。正如杜威所倡导的那样,“学校、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学校应该安排各种“作业”,并将基本的人类事物活动介绍到学校,作为教材,“从做中学”。

四、融合科学,在实验中感悟语文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验出真知,实践育人才。今天的教育形式大多是灌输式的,很少有体验性和探索性的教育指导儿童自发思考和探索真相。喜欢思考和爱提出更多问题的孩子通常被视为“问题儿童”,受到许多老师压制或视为蓄意的捣乱。在一个“听”比“说”多和“背”比“想”多的教育思维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到帮助孩子发展独立的思维和熟练的自我表达?以下,是本人采用融合科学,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感悟语文的教学设计。

我在执教《天火之谜》一课前,让学生在校外先进行放风筝的实验。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先试着在课前放一放风筝,要重点关注放风筝的要领及体验遇到的突发状况,并把放风筝的视频上送至班级微信群,然后在群里发表自己放风筝的感受,重点谈谈自己放的风筝上天后出现的状况、遇到的困难及怎么解决的方案。待到学习课文时,播放展示学生放风筝的片段视频,引入课文相应文段学习。这样,引导学生把实验前置在课外,播放实验视频交流反馈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切身体验、理解、感受文中科学家斯帕拉捷“在风筝挂上铁丝”“暴风雨中放风筝”……完成风筝实验的艰辛与不易。在学生与斯帕拉捷的对比实验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再深切感悟出斯帕拉捷敢于实验、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

综上所述,基于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应寻求最佳的教学路径和方法。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它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能比拟的优势之认识,故而本人对语文融合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科学等学科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寻求最佳的教学策略来改变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效果,就是为了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红娜.浅谈语文与美术元素在教学中的结合.科技风,2017.7.9

[2]赵兴秋.浅谈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教书育人,2018(19)

[3]王丽丽.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浅谈[J].教师,2011(15):30.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