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效应学研究综述
2020-07-14黎姿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学者对翻译效应学的历史研究,简要整理了这一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基本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相关范畴以及运行的内在机制等。
【关键词】翻译效应学;译入语;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黎姿,三亚学院。
翻译效应学(Translafectology或Theory of Translation Effect)是学者刘瑞强于200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译界新概念。将英文单词effect加后缀ology (表示科学或学问之意)合成effectology ( 效应学),又将单词translation(翻译)与effectology(效应学)合成translafectology(翻译效应学),便有了这一概念的英文名称(刘瑞强,2014)。翻译效应学提出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在其诞生十年之际,曾有学者以新生儿的成长过程来比拟这一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形容其“经历了腹中襁褓、呱呱坠地、蹒跚学步、步履蹒跚到独立行走的过程,但离羽翼丰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崧珍、刘瑞强,2011:67)。时至今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上搜索与该理论相关的研究,发现虽然成果与数量有限,但每个研究视角都很独特。将该理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和现实的跨文化传播意义。对该理论心生向往之余,笔者简要梳理相关研究,以期对这一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未来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中。
一、翻译效应学的提出
2001年,学者刘瑞强从社会学、文化学和传播学的不同角度对“翻译”与“效应”作出了新的阐释。他认为,翻译是“不同民族或种族通过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思想交流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而“效应”在社会学研究中则是指“个别事件的发生所产生的普遍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效果”(p.84)。通过分析古今中外几次大的翻译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刘瑞强总结道,当一族区域的思想、观念和学说通过翻译传入另一族区域时,一般会对传入地产生两种影响: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异。这两种影响在小处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上,在大处则体现于人们深层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里。基于此,刘瑞强首次提出了“翻译效应学”的概念,并指出翻译活动的客观导向可导致不同的翻译效应。翻译效应学问世之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的酝酿阶段,第二阶段为纯理论的建构与文化交流研究的应用阶段,第三阶段为对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的全面系统梳理阶段。
该理论的诞生给译界带来新的思想火花,注入了新的流动血液,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和领域。笔者认为,在我国建立翻译文化影响研究的过程中,该理论或可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时至今日,有关翻译效应学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上以“翻译效应学”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仅找到18条检索结果,且其中多为该理论提出者刘瑞强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翻译效应学在译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学者们可在未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扩充并应用于翻译实践,以期获得更多理论发现,积累实践经验。
二、翻译效应学的基本概念
翻译效应学经过相关学者的多番打磨,日趋详尽与完善。在《翻译效应学的范畴》一文中,刘瑞强等(2005)将翻译效应学定义为:“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最佳接受角度,研究译文通过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对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社会、文化、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的影响”(p.224)。他们还对翻译效应学的性质、过程、目的、原则、准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翻译效应在宏观和微观两种层面上分为正面(积极的)和负面(消极的)两种效应。
在《翻译效应学的范畴》一文中,刘瑞强等(2005)还说道,从翻译活动本身、翻译方法、翻译结果引起的文化变异等三个层面出发,翻译效应学可分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狭义翻译效应学,指从多种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第二层含义是翻译方法论的研究,指从整体效果出发采取最佳的翻译方法;第三层含义是广义翻译效应学,指从文化、经济、思想、社会等各个方面评估译文对目的语国家的宏观影响。在此视域下,刘瑞强等(2005)认为,翻译活动应遵循五大原则,即译文的传意性、译文的可接受性、译文的相似性、译文的目的性及译文的新颖性。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翻译效应学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在《翻译效应学的理论基础》一文中,刘瑞强(2014)对翻译效应学的概念作了进一步解析,狭义翻译效应学(微观翻译效应学)和广义翻译效应学(宏观翻译效应学)的定义与分类也变得更加明确。刘瑞强阐述道,狭义翻译效应学属于翻译的内部研究,主要包含三层意思:翻译史研究、翻译批评研究、翻译方法论的研究。翻译史研究主要研究中西方翻译史,翻译批评研究主要研究译文的质量与评估标准,翻译方法论的研究主要研究翻译策略或方法。而广义的翻译效应学则是翻译的外部研究,从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研究译文对译入语国家全方位的影响。
相较于前期的概念雏形,《翻译效应学的理论基础》一文对翻译效应学的定义更具体、更全面,不仅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更增加了翻译史研究、翻译评估标准研究以及译文对译入语国家政治层面的影响研究等。这使得翻译效应学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概念更加饱满。刘瑞强等在《翻译效应学的范畴》一文中指出,翻译效应学主要致力于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作品等)的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但也有人将其应用到美国媒体涉华新闻的翻译(如吴日红,2017)研究中。
三、翻译效应学的理论依据
在《论翻译效应学的理论基础》一文中,作者刘瑞强从哲学和翻译两个角度阐述了翻译效应学产生的理论依据。哲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翻译方面的理论基础则是汉斯·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
本体论最初是指古希腊、古罗马哲学中对构成知识的本源或本体的发问,其应用范围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翻译效应学同样具有本体论的性质特征,即翻译效应是翻译现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它对翻译研究有着本体论性的基础地位。
认识论研究的是人主观能动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方法,探求的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刘瑞强,2014)。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人类行为,是人类拓展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译者和译入语读者而言,其本身就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和价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源语以及源语文化产生正确的认识,而译入语读者通过译者的翻译行为和译文的产生来了解源语文化和知识,从而拓宽视野,增加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认识论的基础上,翻译效应学研究的是译者对源语以及源语文化的理解和积累,以及译入语读者对源语文化产生认识、对译语文本产生理解和对世界产生新认知的过程。
要解决翻译效应学所要研究的上述问题,就应该了解翻译效应学的内在机制。刘瑞强(2014)在《翻译效应学的理论基础》一文中解析了翻译效应学的内在机制。首先,翻译效应学认为源语文本在源语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效应。同样,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也会产生某种预期效应。因此,与传统的以原文本为核心的译学理论不同,翻译效应学以译文在译语读者中产生的效应为研究中心。其次,翻译效应学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应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如何合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次,译语文本的产生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是因为它是译语读者阅读的母本,主观是因为它是译者经过创造性劳动或者二次创造而产生的。最后,翻译效应学认为,译语读者既是被动的、消极的,又是主动的、积极的。因为由于语言障碍或者其他客观原因,他们无法阅读到源语文本,只能被动地接受译文,但是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主动地结合自身已有知识或经验来形成新的价值观。
四、结语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学者对翻译效应学的历史研究,简要整理了这一译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基本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相关范畴以及运行的内在机制等。从已有研究来看,翻译效应学已经自成体系,发展为相对成熟的译界理论。为了能够对其产生更深入的理解,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查阅学者们在翻译实践中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翻译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刘瑞强.翻译效应学初探[J].吉昌師专学报,2001(0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