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思政工作者践行十九大精神的路径探索

2020-07-14于满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8期
关键词:十九大青年立德树人

于满

摘要: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各高校思政工作系统的重要任务。文章以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为研究主体,从“学”“思”“谋”“行”四个阶段入手,探索其在学习十九大精神内容、审慎思辨十九大精神内涵和统筹谋划面向学生传达精神实质的有效方法,以及青年思政工作者如何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的路径,从而为打造过硬的青年思政工作队伍,推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建议。

关键词:十九大;青年;思政工作者;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句话开宗明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时代方向的把握,突出了青年人的主体力量。本文将从“学”“思”“谋”“行”四个阶段切入,引导青年思政工作者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原原本本地学,明晰辩证地思,统揽全局地谋,稳扎稳打地行,最后真真切切地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学”是基础,避免“模棱两可”“点到为止”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背景下,各高校对于“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入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境界,针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也成为青年思政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学习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一)学习十九大精神要总体学——学思路

目前针对十九大报告的各类解读相继发布,但对于已经有一定思想理论基础的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而言,为图省时省力直接阅读碎片化和经过加工雕琢的资料,不利于自己观点的形成。因此,在第一轮学习中,应坚持对报告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的学习,从整体把握报告思路,全面系统的理解其精神内涵。

(二)学习十九大精神要重点学——学内容

十九大报告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等多方面,寥寥三万字,却面面俱到。作为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要在通篇领会了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抓住与工作相关的关键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如对青年群体的特点描述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等内容,开展深入式的研读学习。

(三)学习十九大精神要分类学——学本领

在全校一盘棋,同守一段渠的“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应积极适应新时代和新变化,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十九大报告囊括了诸多新理论和新观点,如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的思政工作人员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向创新要动力”等内容进行剖析,指导高校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向的思政工作人员可着重研究报告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的挖掘,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此广泛在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思”是根本,不留“障碍物”“迷魂汤”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曾说“多思出智慧”,这都说明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思政工作者在学习十九大精神时也是如此。博学方能通达,审问方可明辨,在学透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归纳,将零星、杂乱的知识提炼为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谨慎思索、明辨分析、明确判定,最后做到遴选消化、烂熟于心,那么纸面上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能力,在处理日常工作、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就可以融会贯通,有理可依。

而独自思考难免会遇到堵塞思绪的“障碍物”和模棱两可的“迷魂汤”,这种情况下,头脑风暴必不可少。名家、大家解析十九大精神的讲座、报告会是风暴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能其中的某一句话瞬间便可让你冲破迷雾,为你指点迷津;同行之间的研讨也是风暴的促成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会和各高校相继成立的辅导员工作室,都是联合研究、集体攻关的重要载体。

三、“谋”是关键,抵制“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青年思政工作者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和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肩负着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学”和“思”两个阶段实现了教育者先受教育,那么要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就需要青年思政工作者结合十九大精神谋划方式方法,牢牢抓住要领,妥善为学生答疑解惑。

(一)谋方向,着重在传道上下功夫,做好“指南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并确立了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同时也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青年思政工作者与学生最为贴近,多数人会一直陪伴着学生共同成长,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发展方向的选择和未来规划的制定。因此,青年思政工作者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给予学生基础性、综合性、个性化以及创新实践的导向,在传道上下功夫,做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指南针”。

(二)谋方法,着重在授业上下功夫,做好“主心骨”

“培养什么样的人”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则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方向,青年思政工作者应多渠道探索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增加体验式、互动式授课模式以增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理论的兴趣;依托社会实践积极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关注民生、体察国情;以各类科创赛事为契机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平台;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差异化培养,探索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积跬步以至千里,青年思政工作者在日积月累中,也将逐步成长为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成为学生的“主心骨”。

(三)谋要领,着重在解惑上下功夫,做好“金钥匙”

目前,全国各领域各行业都在推动供给侧改革,而在高校思政工作中,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样重要。大学生涉世未深、阅历尚浅,随着“微”媒介的普及,社会上充斥了大量碎片化、片面化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思考,困惑、不解和质疑等声音也接踵而至。这就要求青年思政工作者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快速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反馈,只有知道学生缺少什么样的知识、有什么样的疑惑,才能提供给其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解答,让思政工作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使青年思政工作者成为打开学生正确世界观和积极价值观之门的“金钥匙”。

在向学生传达十九大精神内涵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群体真正能够“走心”“入脑”,就要正确导向,知行合一;就要灵活方式,保障实效;就要把握问题,有的放矢。青年思政工作者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和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干劲,谋定而后动,力戒“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四、“行”是保障,不打“突击战”“游击战”

实践是检验知识、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要在扎实学习思考的基础上,从十九大精神谋全局的历史站位中,探索谋一域的方式方法,最终落脚于实际行动,以知促行。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青年思政工作者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苦练内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从横向的广度上拓展实践范围,缺什么补齐什么,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服务;在纵向的深度上钻研岗位职责,争做先锋模范,树立表率作用。

将十九大精神落实、落细、落小、落常和落长,绝非一日之功。因此,青年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新媒体为载体,敢于发声,勇于亮剑;以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为渠道,在思想政治、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领域为学生拓展空间、搭建平台;以教学方法、话语体系、活动形式为手段,实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让每项工作都能够“掷地有声”。

在上述具体工作中,青年思政工作者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需要的是稳扎稳打、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打“突击战”“游击战”。“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只有全体青年思政工作者倾注时间和精力,躬行践履,深入下去,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才能实现从真认知到真认同,再到真践行的跨越式发展。

十九大報告中深刻阐述了青年人的使命担当,作为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更要牢记使命、恪守本心,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提升大格局思考能力,树立大情怀品德范式,拓展大视野创新素养,重“品”、重“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才榜样,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周涛.高校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

[4]刘宏达.中国特色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的多维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11).

编辑∕姜雯

猜你喜欢

十九大青年立德树人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