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渗透

2020-07-14廖俊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廖俊英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意的教学模式,因为其高效性与实效性,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纳,同时也被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学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会极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释放了学生对创新的激情,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中小学都在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习化作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单位,通过对小组成员的指导而开展合作,积极发挥群体功能,提升整体的学习动力,最终完成创新化教学的目的。从另一个层面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意义上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能完全发挥出来。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1.减少了课堂任务

我们班级学生人数50人,在不分组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面对50人的独立个体,导致教师的工作量巨大,以至于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关注到每个学生。如果按照4-6人一组,那么会出现10个小组,课堂汇报的时候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每个小组有将近4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全面解决问题打下了时间基础。

2.减少了任务量

在不分组的情况下,学生之间独立完成作业,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性,以至于一些学生完成不了课后作业,进而导致学习成绩无法提升。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可能的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了共同提升的目的。

3.增加了互补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缺点与短板,在没有分组的情况下,学生们会按照原有的成长模式发展,最终可能造成优点越来越大,缺点也弥补不了多少,出现偏科就是学生自然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而在分组之后,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很大程度地实现了互补,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标准》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推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另一个角度观察,在呼吁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的位置。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利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引导、监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最优质的空间。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可能会成为一个百变金刚,既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即是创新教学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因为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此外,教师还需要观察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密切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过程以及学生与组员之间的配合情况。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发现错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回答。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态度,不要主动的干预学生思考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建设性的引导,当学生有独到的解题思路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创新的火花璀璨耀人。整体来讲,教师在新课标下承担了很重的担子,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当然这也正是一个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导航者,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解答学生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整理归纳发现学生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与提炼,然后在传递给学生们,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新知识的应用场景,通过对知识的传授、应用、总结归纳、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层面上发展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创造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切的变化宗旨在于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其乐无穷。尤其小学三年级年级的学生,他们是情感丰富的学习者,对不同学科的感悟也有所不同。所以,合作学习并不适合所有的教育环境,只有在和谐、尊重与信任的学习环境下,合作学习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1.创建和谐的小组环境

影响小组环境的好与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分组,一般情况下,在选择学生分组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性格、文化背景、性别等因素,按照每组5名左右的学习进行分组,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分组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在谈论问题的时候,感到一种轻松的团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无拘无束的思考与创造。

当然并不是每个小组的团队环境都非常和谐,所以教师就要在合作过程中帮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特殊的方式让小组间的每位学生能相互之间视为朋友,教育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多理解学困生,通过学生之间的鼓励与宽容,让学困生摆脱学习的困境。此般做法不但能加强团队的合作意识,还能活跃学生思维,同时也让课堂氛围焕发着勃勃生机。

2.充足的时间环境

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的思维没有跟上教师设定的轨迹,或者总是與教师预定的教学方案南辕北辙,再或者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时候总是磕磕巴巴,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教师为了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没有任何顾忌的终止了学生的发言或者让小组讨论几分钟无果后继续授课。这种教学行为被称之为蜻蜓点水式教育方式,虽然拥有了合作的表象,却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所以,在学生合作期间,要给予他们充足的发言、谈论、补充、修改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无限的扩散,充分发挥想象力。

结语

在新课标理念的推动下,合作学习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高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开启原始记忆的大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空间。在合作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繁琐的,需要深刻研究合作学习的价值,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首要位置,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它无与伦比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伍裕玲.浅议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5):9-9.

[2]赵旭.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德育课程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5(12):235-235.

[3]于智颖.新课标教学中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1):58-58.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