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基于文本解读的思维品质培养
2020-07-14刘红艳
刘红艳
【摘要】本文以广州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5 reading 部分 Surprises at the studio为例,探讨如何从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在阅读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思维为导向展开核心素养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文本解读 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2-0074-02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近年来英语阅读理解题逐渐加大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四大题型中的主旨大意题、词义猜测题、推理判断题,无一不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阵地。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英语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的一个过程。本文拟结合文本解读的三个维度以及有关思维训练的理论基础,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同阅读阶段对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是教师在阅读课前对单元话题和文本内容、文体特征和文本结构、情感态度和主题意义这三个维度作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即回答What? How? Why?这三个问题。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教师通过对文本的深入探究,找到阅读语篇的切入点,据此设计阅读任务,帮助学生从整体到细节、由表层到深层理解语篇,培养学生变碎片化阅读为结构化信息获取,在此基础上发展思维能力,真正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并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针对广州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5 reading 部分 Surprises at the studio这篇课文,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对此文本的解读如下:
1.(维度一:What? )单元话题与文本内容
本单元以“电视节目录制”为话题,在Reading 板块 ,阅读篇章讲述了一则发生在电视台节目录制现场的故事。故事主要内容为:在一档电视智力竞赛节目中,因一名参赛选手在节目开始前意外晕倒,观众席中的一名普通女孩Angela主动替换上场参赛,最后意外获得大奖。故事如标题所示,充满了“意外”(surprises),且含有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
2.(维度二:How? )文体特征与内容结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故事类记叙文,采用顺叙的方式,故事中人物语言,动作,蕴含了人物性格特征。篇章的内容结构以“surprises”为主线,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即:故事开端(Opening),情节提升(Rising action),转折点(Turning point),情节跌落(Falling action),故事结局(Ending)。
3.(维度三:Why? )情感态度与主题意义
本文语篇承载的情感态度是希望学生能在理解故事情节的脉络同时,能理解故事中的气氛及细节中反映出来的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文的主题意义是通过故事告诉学生,人生中处处充满各种“意外或惊奇”,当机会降临,当面临困难或挑战,要勇敢自信。
二、思维品质培养目标
语言思维能力是一种三维立体结构体系,包括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标》指出,阅读课要培养学生查找文章细节和主题、整合信息、理解文章逻辑关系、推断以及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能力。其中,查找细节、 整合信息等技能属于逻辑性思维,推断、预测、 质疑、释疑等技能属于批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以口笔头形式表达解决问题方法的技能属于创造性思维。鉴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逐渐开展有思维含量的阅读活动,以期有效提高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以沪教版《英语》九年级上册9A Unit 5 Reading Surprises at the studio这一堂阅读课为例,围绕读前有效激活思维、读中主动构建思维,读后多维拓展思维,阐述以思维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实践。本堂课将思维培养作为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时的主要教学目的,设置教学不同阅读阶段的思维目标如下表所示(图1)。
三、Unit5 surprises at the studio阅读课例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视角)
1.读前阶段(Pre-reading):激活思维。
在读前环节,利用标题的两个关键词 surprises和studio,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强烈欲望,使其主动思考,参与思维活动。
Step 1:热身环节(Warming up):着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Step 2:导入环节(Leading in):着力培养预测、推理、质疑的批判性思维。
2.读中阶段(While-reading):构建思维。
读中活动体现思维培养的逐步递进, 有梯度、有层级地设计有利于思维构建的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升,通过构建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Step 1:速读环节(Reading for main idea):此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框架的分析,构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逻辑性思维体现在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够读懂文章的框架,提炼主要内容,概括要点。
Part 1: Opening(故事开端)。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建构文本意义,参与思维过程。问题链旨在充分發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顺着问题的思路一步一步地思考,层层深入。Q1:1.How many minutes is left before the programme began? Q2: Were Denise and Angela audience or contestants at the beginning? Q3: Who would like to be one of the contestants , Denise or Angela? Q4: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gela and Danise in character(性格)? Who is braver, Angela or Denise? 其中Q1,Q2引导学生关注某些具体细节,如离节目开始的时间,故事中人物Angela和Denise的一开始在节目中的身份,引发学生对事实的关注,有助于学生内化文本信息。Q3和Q4两个问题逐步递进。其中Q4是开放性问题,通过对两个人物性格的对比分析,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中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推理能力。
Part 2: Rising action(故事情节上升)。学生观察图片及第二部分的文本,回答:
Q1:What happened suddenly to one of the contestants? Q2:What might be the reason why she passed out? Find out at least three words to prove it.Q3:What was the problem the director faced?其中Q1引导学生关注第一个 “surprise”. Q2和Q3这两个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旨在促进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对下一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了铺垫。
Part 3: Turning point(故事转折点).Q1:How did people deal with the unexpected problem?以表格的形式找出故事中每个人物如何应对上文出现的“surprise”,寻读并填写人物角色及行为动作的词。
Q2.From the actions, we can feel the ______ atmosphere.Q3.Who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dealing with the unexpected problem?
此项活动中的前两个任务是递进关系,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找出人物角色的行为填写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信息;Q2 帮助学生分析现场的紧张气氛,引导学生回答“nervous”等;Q3 引导关注主要人物的行为动作,为后面分析Angela这个人物性格作铺垫。
Part 4 Falling action(故事情节回落)。此环节要求学生回归文本寻找评价人物性格的依据,从表层理解到推断性理解,从评价性理解再回归文本找依据,一步步递进之后,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深入构建。
Part 5: Ending (故事结局)。此环节以追问的方式分析并审视文章主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
Q1: Who was the winner? Q2: What was the prize? Q3:Why did she win the prize? Q4: Will you do as Angela if you meet such a chance?
Q2、Q3都是开放式问题,在对问题思考、讨论和发表不同见解中,引导学生给出肯定及批判的理由。虽然学生处于初中阶段词汇积累还不够,但学生在用英语进行思维,学生的英文思维及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都得到了训练。
3.读后阶段(Post reading):拓展思维。
对于中学英语阅读来说,要求对文章进行一定的思考和理解,不能一味地只是关注句子文段的大意和语法句型的结构,而是要对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多维思维来对文章进行思考。因此本课的读后环节重点关注思维的多维拓展,包括重新验证预测的批判性思维,画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的逻辑性思维和以写日记形式来记录文章中比赛内容的创造性思维。
Step1:对标题进行重新思考,验证预测,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教师提问“How many surprises?” “What are the surprises?” “Who created the surprises?” “Are they pleasant surprises or unpleasant one?”读后活动中增加“研讨原文标题的合理性,回应读前猜测的正确性”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修正不当的猜测;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深度体味标题与文本的适切吻合之妙,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品质。
Step 2: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寓意,针对课文主题挖掘含义,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If possible, who do you want to be, Angela or Denis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語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此环节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阅读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的理性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将语篇蕴含的主题意义迁移到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和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Step 3: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对信息归类整理,使其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使学生对文本的事实信息一目了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组织信息和语言,呈现了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课堂分享学生小组合作动态生成的思维导图,并用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将学生的思考结果立体化呈现。
Step 4:课后作业:Assignment: Suppose you are Angela or Denise, write a diary about the surprises at the studio.
写作既是阅读的延伸,又是知识的应用和再创造,让学生在掌握所文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
本课例中,笔者从三个维度对语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解读,并据此进行本节课的不同阅读阶段的思维目标的设定,再联系学生学情,来设计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活动,从激活思维,构建思维到拓展思维,围绕“surprise”这条主线,引领学生不断探究,理解文本内涵,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毕胜,韩炳华.聚焦深度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