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讨

2020-07-14胡锦秀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独立学院互联网+

胡锦秀

摘要: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其专业发展与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关系。文章概括了“互联网+”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影响与新要求,分析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从学校层面与个人层面探讨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独立学院;教师发展;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教育已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在线教育从空间和时间上打破了教育的壁垒,它使教师从黑板走到了屏幕前,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更加灵活和碎片化。然而,知识的共享、开放式的“互联网+教育”,不仅带给人们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也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时代特征的专业要求。如何搭乘网络的快车,在“互联网+”的洪流中实现从工匠式教师转变为专家型、导师型教师,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对独立学院教师来讲,这更是一条摆脱原有发展桎梏、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通路。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内涵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其后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腾讯公司创始人、人大代表马化腾先生在议案中正式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被采纳,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课堂的组织者变为引导者,从传统课堂中的“授之以鱼”变为互联网环境下的“授之以渔”。其二,教育时空的变化,从传统的定时课堂转变为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者可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与地点,自主性增强。其三,教育限界、特性的变化,互联网使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使全民教育成为可能,使终身教育深入人心,使个性化教育更适应学习者的需要。

二、“互联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与要求

2011年5月,著名的乔布斯之问,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的思考。著名教育学家Larry Cuban指出“计算机的使用,并没有以人们对学习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相反,它们只不过是被视为现行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互联网无法改变教育本身,但是却能对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育主体产生深刻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融汇、师生关系重构、终身学习等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

(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不是资源,也不是技术,而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会直接影响行为,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1.更新教学观念。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带有圣人的光环,是课堂的唯一主导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互联网+”的时代,知识壁垒被打破,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技术方式,随时随地获取知识。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求变,以超前的眼光来认识“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做学生的指引者而不是指挥者。

2.改变教学模式与方法。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传统的集中式班级授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结合年轻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的特点,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加强教学设计,利用线上线下的互动来提升教学效果。

3.转变教师角色。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作为“传授者”的角色日渐弱化,更多的是学生的“同路人”。首先,“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数量甚至质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话语权威性减弱,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高效正确地使用互联网,担负起示范者的角色,引导并培养学生搜索、分辨和筛选信息资源的能力,做学生学习的导师和心灵的指引者。其次,教师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和反思,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再者,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倒逼教师必然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一名研究者。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传统教育时代,教师习惯以纸媒考试的形式来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方法变成了可能。改变过去“一考定音”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创新考核形式,借助大数据来统计、分析、准确掌握多维度的学生学习情况。

(二)要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学模式和方法,它使人们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即全面育人的能力。全面育人,不仅指课本知识的传授,亦指研究能力的开发,还指职业道德的言传身教。而要达到人们的这一期望,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能够深刻剖析自己,不断寻求专业素养提升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还有更重要的信息化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海量资源中甄别出对教學、科研有用的资源,并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

三、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独立学院承担着教育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在这其中,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中的主体力量,逐渐成长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受到独立学院的发展进程、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等制约,使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也成为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

(一)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从教时间相对较短,且年龄相近,缺乏“前辈”的指引,大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再加上独立学院本身亦处于不断摸索发展阶段,对于教师自我职业化发展的要求提出的相对晚些。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把目标放在完成教学任务、应付学校检查上,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更没有指定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部分教师在外因驱动下,参加了一些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但效果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缺少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

(二)整体学历水平和科研水平偏低

根据笔者调查,约60%的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踏入教学岗位(见图1),年龄相对较小,教龄也相对较短。学历水平虽然还可以,但跟公办高校教师动辄海龟博士相比,学历水平略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较重,在踏入教师岗位的前几年,大部分教师的重心在提高教学水平上,没有时间做科研。再加上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青年教师与导师的学术联系日益减少,缺乏科研指导;在学校中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科研团队,单打独斗做科研的较多,科研水平难免落后。

(三)教学任务繁重,独立科研时间有限

独立学院由于建校时间短,师资相对匮乏,加上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学生越来越多,导致在校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青年教师的时间往往被备课、上课等占据,加上年纪轻,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生活琐事也分散了一些精力,往往无暇顾及个人的专业发展。筆者通过调研省内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发现,77%的教师周课时在10以上,其中13.4%的教师周课时在17以上,而69%以上的教师认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即是教学任务繁重,见图2、图3。在这样的教学压力下,青年教师进行独立科研、教研的时间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四)学校不够重视,培训机制不完善

独立学院不同于公办高等院校,其所有的经费支出全部依赖集团出资。尤其是独立学院刚刚兴起的前几年,相当大的一部分独立学院由于经费问题,对教师发展的认知和相关政策的跟进存在相对的滞后性。前期建设的贷款要归还,教职工的薪酬要发放,基本运营的管理费用要支出,这些都使得独立学院不重视教师发展问题。调查数据显示,不足15%的独立学院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的咨询较少,超过70%的独立学院并未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由于经费缺乏,独立学院在教师发展方面投入的经费比较少,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外出参加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继续学习的机会更少,教师的发展严重受限。即便某些独立学院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也是匆匆上马,实质性的、有意义的教培工作开展的较少,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

(五)薪资待遇偏低,职称评定困难

薪酬待遇一直是在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中能引起强烈共鸣的话题之一。青年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要具备发展保障。然而,青年教师的基本薪酬并不高,与当地的商品房售价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在独立学院任教与在生产企业任职相比,薪资待遇相差5~6倍甚至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困难,科研能力薄弱,没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很多教师“鸵鸟”心态地选择了在讲师的职称上“一站到底”。

四、“互联网+”背景下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讨

针对“互联网+”大环境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发展带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学校层面

1.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职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独立学院要想以教师发展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提升。而青年教师的能力提升需要内外因的共同作用,这其中学校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就尤为重要。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职能,建立基于网络的师资培训机制,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培训计划与内容,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参加网络培训。通过培训,青年教师可以学习基本的网络技术(ICT)课程,如图片处理技术、PPT制作技术;学习ICT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方法,保证信息技术支持课程的有效开展;学习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等。另外,独立学院要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青年教师“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工作。“请进来”,即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到校为青年教师开展各种讲座、培训;“走出去”,即派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现场培训、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交流能够促进教师思想的碰撞,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找准定位,提高他们的专业发展自觉性。

2.提供有力的信息化环境支持。独立学院要想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能力,必须营造信息化的大环境。从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团队开始,时刻准备解决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在环境的浸染下就会逐渐意识到提高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去实践和提高。另外,学校要努力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实践机会,鼓励教师进行线上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新兴教学模式的尝试,并尽可能为这些工作提供设备、场地等帮助,满足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的要求。

3.制定激励政策,实施动态评价。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光要靠外因,内因同样不可忽略。一个人,只有得到了价值认同,才能从内心迸发出积极向上的力量。“要想马儿跑得快,只有马儿多吃草”,独立学院应切实考虑青年教育的薪资问题,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吸引青年教师不断努力进步。另外,应建立起基于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鲜明个性的评价机制,动态、客观、全面、公允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监控和评价,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

(二)个人层面

1.加快观念转变,提高发展意识。“互联网+”背景下,青年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学习。改变“一人、一桌、一堂”的单一授课模式,适当引进项目式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利用网络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2.做好职业规划,提高信息化素养。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应认真审视自己,认清自己的特长及不足,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结合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借助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提高个人信息化素养,包括网络资源的应用與甄别能力、数据意识、数据处理能力,使之具备在教学、研究中利用海量信息资源的能力。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能者为师。网络时代,教师并不算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迅速更新的知识和知识获取的便捷与多样性不断冲击着教师的话语权威性。作为青年教师,面对知识起点更高的00后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做学生心服口服的领路人。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一直进步才能一生胜任。

五、结语

青年教师是独立学院的教学主体,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践行者。“互联网+”给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带来了新要求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独立学院应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则应当利用互联网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从中汲取个人专业发展的养分,实现从意识到行动的彻底转变,努力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Z].2010.

[2]Cuban L.Oversold and Underused: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178—179.

[3]王依杉.从“守夜人”到“撞钟者”——“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7,(6):38—45.

[4]张洋睿,杨渊艺.“互联网+”下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137—139.

编辑/宋宇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独立学院互联网+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