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韩江的治理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2020-07-14衷海燕蔡文溢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韩江治河民国

衷海燕,蔡文溢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与之相关的水利事业备受重视。21世纪以来,中国水利史的研究逐渐向“水利社会”发展,将水利视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研究。[1]同时随着水利史的区域性研究的不断发展,广东地区开始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关注。这一类研究成果又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的水利研究,如对水环境、水利社会组织、水利纠纷等展开研究。[2-6]而对于广东的另一大水系——韩江流域的水利研究却相对薄弱,只有少数学者对韩江的水环境做了一定探讨[7-8]。民国时期韩江流域的水利建设在广东水利史上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虽处于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但民国时期水利行政的统一、近代科学的传入以及华侨商人团体的出现都对韩江水利建设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一时期,韩江水利建设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规范化、制度化、技术化,集中体现了治水模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本文对民国时期的韩江水利建设分期进行探讨,试图分析韩江水利建设在民国时期的发展与不足。

一、韩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开发

韩江是广东第二大河,其正源汀江发源于福建省长汀县北部的武夷山东南麓,流入广东省境内后至三河坝与南源梅江相汇始称韩江,又继续流向东南,经潮安至澄海附近注入南海。韩江横跨闽粤两省,大部分流域面积都在广东境内,主要流经今梅州、潮州和汕头三市。

韩江流域地区在初期开发时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人类生存。韩江洪水肆虐,下游滨海地区又因地势较低,极易受咸潮侵袭,多为沼泽斥卤之地。[9]流域地区水量分配不均匀,径流量年内与年际分配也极不均匀,枯水期11月至次年1月仅占年径流量的9.99%,而韩江流经地区又以山丘岩石为主,使得汛期降雨多以洪水形式流失。[10]粤东地区夏秋季节又常受台风袭击,且韩江三角洲由于北部和西南部较高、中部低的地势原因,容易积水成涝。如遇雨季,除韩江上游来水之外,还有山洪暴发,积水难以排出,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据史籍不完全记载,自宋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韩江就发生水、旱、潮灾共469 次。[11]

图1 韩江水系示意图

韩江三角洲本身就是由中上游流失的水土淤积而成,由于中上游水量多,下游地带就常有洪水泛滥之虞,沿海岸线的农田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农田水利兴废,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盛衰。韩江三角洲的水利工程以防涝为主,故堤防建设尤其重要。

根据地方史志及相关文献的记载,韩江三角洲的堤防,在两宋时期就已经修筑。最早见诸记载的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任知军州事的周明辨修建上、中、下外莆堤段,接着是元祐年间知军州事王涤督修梅溪堤[12]。至明嘉靖年间,韩江主要河道两岸均已筑起堤防捍卫,主要有北门堤、东厢堤、江东堤、上中下外莆堤等。随着耕地不断向沿海地方扩展,各河道沿岸堤围又继续向下游延伸。直至清末,韩江已筑江堤总长5.96 万丈,折合198.5 公里。[13]堤防的大量建设阻止了洪水的入侵,但也阻碍了河水的灌溉和雨水的排涝。为了引水入田和排水出田,只得修建关涵。由于关涵的修建属于较小的工程,所以大多由潮州本地乡绅带头捐修,乡民合力修筑。

民国以前韩江流域水利建设虽然已比较多,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测量与规划,且多有地方豪绅督建,各地区对水利设施投入不均,技术层次也良莠不齐。因此到了民国,水利系统变得异常复杂,反而造成洪灾频发,堤围溃决。

二、民国前期韩江水利机构及其作为

民国初期,韩江流域的治理面临着国家财政不稳和政治动荡的大环境,各方势力竞争激烈。不过这一时期韩江治理理念却发生了重大改变。韩江治理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筑堤围以防水患,实施的水利工程也越来越科学化、技术化。

(一)韩江治河处的成立

民国初年的潮汕社会,华侨、商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民国初年,灾害不断,水旱灾害尤为突出。每当山洪暴发,便导致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如若遇到春汛涨潦,则沿岸堤防溃决、田舍浸没。民国十年(1921),潮汕一些工商界人士及地方官员鉴于韩江河道淤塞导致频繁发生水旱灾害,且由于前代盲目堵修堤防导致旱时争水械斗的发生,同时船运也受到阻碍,觉得此非治本之策,倡议疏浚韩江,并组织治河机构。6 月6 日,潮属各县绅商学界代表在汕头成立“疏浚韩江筹办处”。9 月15 日筹办处更名为“韩江治河处”,并呈请广东省长公署备案。是年11月15日,“韩江治河处”宣布正式成立,其性质为官方支持的民办机构,成员大部分为当地政界和海内外商界的知名人士。后设驻潮州办事处,共聘用职员40 多人,其中四分之一为工程技术人员,包括3名外籍工程师。

韩江治河处的经费刚开始主要来源于商人们的乐捐,后经批准在潮州设立河费局,于民国十一年(1922)3 月开始向汇集于韩江湘子桥上下游的过往盐商征收附加盐捐作治河费。每年收入十二万元左右大洋,除去行政管理费用、人员薪金和勘测设计费用,有七八万元用于治河工程[14]。但韩江治河处作为一个民间机构,尽管是经过政府批准才征集经费的,却仍然缺少合法的权利,无法强制盐商缴纳。盐商们惮于公共舆论的压力,又因必须持有治河乐捐呈验联单运副署方才准发给运照,迫不得已缴纳了捐款项。

民国十八年(1929),韩江治河处改组为广东治河委员会潮梅分会,这之后也曾协助地方拟订过一些治水规划,如潮阳练江口沧洲建闸筑坝计划、修筑韩江北堤计划等。

(二)韩江治河计划与实施

韩江治河处自建立以来,每年需费合计不下五十万元,筹措困难,又因为其隶属关系,广东省政府无从监督。起初,商人们将治河重点定在对自己有直接利益的开河、通航方面。[15]对于如何利用水力来助长农业,未有筹划。治河处首先组织力量全面勘查了韩江下游堤围的河道,随后又派员前往上游进行查勘,对韩江流水量和含沙量进行了详细测量,还先后聘请了英国、荷兰籍工程师白励志、柯仑阵、胡礼氏等前来指导拟订整治韩江规划。根据勘测的结果,首先协助加固韩江下游部分堤围,接着又整治疏浚了汕头航运要道——梅溪,并开凿了蓬洞运河,修筑各属危堤四十余处。之后,又派员前往韩江上游测量河道以及指导修筑梅县竹桐坝、羊角乡等地的堤围,同时组织爆炸韩江上游多处航道石滩。此外,还派员到潮汕沿海各县查勘,拟订了整治韩江东、西溪出口河道,饶平黄冈城改良河道和开凿揭阳大架山引水工程等十多份计划书,已由当地组织施工完成了其中几项,在开拓潮汕水利事业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从民国十六年(1927)起,韩江治河处修改了工程计划,一改之前以商人利益为重的作风,将工作重心从梅溪和汕头出口工程转移到谋求韩江水患治本之策。根据《韩江治河处工程计划大纲》记载,治河处对韩江水患成因分析认为,其症结在于:

流急砂多,水行无轨,堤防单薄,溃决时闻,潦则涨溢为患,旱则舟行为阻。余若沟洫之不治,闸洞之待修,胥为水患之所由,而急待治理者也。[16]

因而韩江治河处开始着力全面整治韩江流域,搜查区域内水旱情形,将全河分为三大段拟定了具体的治河计划,上游为含蓄水源工程,中游为改善干河工程,下游为开辟尾闾工程,且同时开展计划收集水文资料。

含蓄水源工程。韩江上游多山,沙量丰富,急流而下,势若建瓴。所以韩江治河处认为如何减轻沙量,是治理韩江的一个先决问题,是防止淤涨的根本问题。防沙的方法,当时各国的水学专家已对其利害关系进行了一再的争辩。治河处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治水观点,决定在上游建造水源林以含蓄水源,从而减少流沙。根据韩江苗圃设施之计划中记载:

韩江治河处于韩江上游设圃育苗,办理初具雏形也。及后徐处长继任,林业传习所学员毕业者六十人,于是隶属各县分圃即挨次兴设,迄今两载有奇,而各圃之成绩亦已渐有可观矣。惟是治河莫先于治山,治山莫先于治苗,韩江地险,已不可以行舟,水流适足为农害,造林育苗实当今之要务也。[17]

此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森林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认识到森林与灾害的关系。

改善干河工程。此项改善工程,为农田水利航务之所系,韩江治河处计划此项工程在上、下游同时并进。计划分为:改订河身曲线、爆凿石滩和保护两岸河堤工程。其中,改订河身曲线因需要的经费与时间较多,一直没有实施,仅仅设计了计划施工步骤。爆凿石滩工程只在其未开凿的地方树立永久标记警示。保护两岸河堤工程也只得挑选最为险要处补修,并让农民知晓堤防的重要性及修理的方法。

开辟尾闾工程。韩江分为三大支,即北、东、西三溪,继又分为若干小溪,枝分愈多,水力愈弱,而淀积亦愈甚,潮力水力,两失其用,若不设法集中水流,不特洩泻而不能畅达,交通亦受危险。韩江治河处改良尾闾的计划,包括开干口、封枝流、护堤岸和继续梅溪及汕头出口工程。下游的工程,治河处依靠自身治河的原理和经验心得,又依据韩江的特性,参酌各国的水利成果制定而成。开干封枝是治理韩江下游的根本办法。而继续梅溪及汕头出口的工程,目的在于维持汕头与上游的交通,其性质为筑渠,早期韩江治河处的工作,多在此一段,主要是为了商人的利益。

开展计划收集水文资料。实测水文资料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依据。估测其地形,确定河流的位置,量水准而推位置的高下,试验雨量、水量、水位、地质、气候等等,了解河流的特性,是治河者所不可不先学的治河计划根据。韩江治河处充分意识到了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且对此有所规划。民国十年(1921),韩江治河处因规划整治江河需要,于韩江干流下游及东、西溪分头设立了头塘、南窖、横陇、冠山等水文站,但仅观测两三年,至民国十二年(1923)便全部停测。民国十五年至十七年(1926-1928)又在普宁、潮阳县城设站观测降水量。[18]但这些水文站的水准系统和获得的水文资料残缺不全。

综观韩江治河处自设立以来,完成了很多值得称颂的水利建设,且治河过程中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治河理念和技术,对河流的整治开始从治标和治本(营造水源苗圃)两方面施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水利计划,为后来韩江水利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其水利建设成就还是较片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治河处过于依赖商人组织,其政策实施较注重于治河、通航方面,经费主要来源于商人的乐捐和盐捐,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治河处经费的筹集一再遇到困难。此后不得不依赖政府财政接济。民国十七年(1928),韩江治河处开始逐月申报经费预算计划,由广东省财政支付八成现金。由此,政府开始取代商人逐步掌握韩江治河的决定权。

三、民国后期韩江水利机构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

民国后期,政府取代商人掌握了韩江治河各项工作,韩江水利行政机构趋于统一。此一时期,因时局动荡,灾害频繁,水利建设一方面是修复受战争和灾害破坏的设施。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兴建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这批工程标志着韩江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飞跃,为1949 年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但这些大型工程,最后也因当地政府难以调动本地乡民力量的原因,经费不足而搁置了。

(一)民国后期韩江水利机构

民国二十五年(1936)10月,广东治河委员会改为“广东水利局”,广东治河委员会潮梅分会也相应改为“广东水利局潮梅办事处”。次年10月,广东水利局又改称珠江水利工程总局,隶属全国经济委员会领导。12月,珠江水利工程总局在汕头设驻汕办事处,主任黄国梁。其职守主要是技术指导和协助解决地方水利纠纷事宜。汕头沦陷后,驻汕办事处撤往梅县,工作实际处于瘫痪状态,直到抗战结束返回汕头,恢复工作。民国三十五年(1946),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派韩江工程队到汕主持复堤工作,办事处职能相应缩小,只负责联系地方围董会和处理一些水政工作而已。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春,为避免机构重叠,珠江水利工程总局将驻汕办事处撤销,人员并入韩江工程队,只留下主任一人作为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派驻汕头专员,负责协助工程队开展工作。至此,广东治河委员会潮梅分会也为韩江工程队所代替。

韩江工程队是抗战胜利后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派驻韩江流域的工程技术队伍,其主要职责是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同时配合地方做好堤防防汛、岁修工作。当时,联合国救济总署拨给广东省一批救济物资,帮助各地修复受战争和灾害破坏的设施,广东省为此成立复堤委员会。因此,韩江工程队同时挂“广东省复堤委员会韩江监理区”招牌,首要任务是修复堤围,工程经费由复堤委员会拨给。

此时的韩江工程队,主管韩江流域水利事务,主要是做好堤防防汛、岁修工作。关于防汛,民国三十六年7月,韩江工程队就韩江下游防汛事项制定了若干实施细则,如:

各基围围董会与有关乡公所在汛期开始时,应将辖内危险堤段查明,并编组巡查队抢险队。各巡查队应分班分段巡防,发现险象时,应即通传全队及当地基围会合力实施抢护;如遇险工紧急时,应一面抢救,一面鸣锣告急,号召附近之抢险队及民众迅速前来,协力抢救。并由基围会负责人发动较远地区之抢险队及民众赶来抢险。[19]

韩江工程队还将珠江水利工程总局的防汛实施办法中设定的韩江设防重新规定:

潮安水位高度8.85 公尺为设防水位,11.75公尺为危险水位。[19]

民国后期,韩江工程队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仍为韩江流域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民国后期韩江大型水利工程——以“大引韩工程”为例

根据方志记载,当时潮州府辖7个县除韩江堤外,已建有水陂、涵闸、灌沟等水利设施507处,可灌溉的面积已占当时农田总面积的三成左右。[20]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对抵御洪涝、灌溉农田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抗灾能力较低。韩江口的沿海地区易受盐水入侵。盐水入侵对下游农民生活生产都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枯水期或干旱时期,每当涨潮,盐水上溯,地表水质咸化,就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韩江下游有数十万亩沙田常因春季受咸只能种单造。平原地方的农田也由于层层筑陂引灌,容易受旱,并常引起各村争水纠纷。因此,建立完善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保证旱季不缺水,雨季不积水,防止咸害,供给农作物淡水,成为此时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原因。

民国三十五年(1946)春季,潮汕地区亢旱成灾,区属受灾田亩面积达2 568 312 市亩,损失稻谷7 704 938 市担,其他农作物963 117 市担,以致粮荒严重。①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开凿龙空涵导韩江入榕江水利工程的开凿动机》,档案编号:006-002-0489-071。当时的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郑绍玄了解到潮安、揭阳两县的500万亩农田,常常由于灾害而成为“望天田”的情况,通过研究大量资料,决定主办“引韩济榕冲淡工程”(亦称龙空涵、大引韩工程)。该工程计划引韩江水经长美、枫洋循枫江注入榕江(见图2),用以改善灌溉、压退咸潮,总计灌溉田园约有四十万亩左右②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关于呈报办理导韩江水入榕江水利工程经过情形》,档案编号:006-002-0491-006-008。。

龙空涵水利工程于民国三十五年12月1日动工③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导韩江入榕江水利工赈委员会给广东省政府罗主席的信封封面》,档案编号:006-002-0491-098~099。。该工程规模浩大,先是开凿了沟渠水圳,之后开始分段设闸。进水口位于湘子桥之上,竹竿山以下。潮州西门外河岸是一大片硬石层,用炸药多次炸开一条大水渠,洞口用钢筋水泥铁板构筑以坚固水闸。建成后,平时水闸能正常进水,保证几十万亩农田得到灌溉;若遭遇洪水,则可以关闸拒水,是潮汕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时被新闻界称为“黄金水道”。

图2 引韩灌溉工程示意图

民国时期,水利无固定经费,工赈是大型水利工程实施的基础。民国三十四年,珠江水利工程总局颁布了各工程队进行水利施工时的工赈招工细则,要求所有工人,均以优先就地雇佣为原则。[21]大引韩工程就在施工地潮安(今潮州市)、揭阳两县征工,其中揭阳共派出民工1 万多人,垫付工款300万元。[22]除此之外,揭阳县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民政府立法院颁布修正《国民工役法》制订了一个农田水利工程《征工暂行办法》,规定凡年龄18~50岁的县民,每年均须应征服农田水利工役10~15 天,应征民工如违抗服役,科以每天国币5元的罚金。工程进行时,揭阳县便按这个征工办法征集民工前往施工。据档案记载,开凿龙空涵水利工程时,购工具及石方水闸需工程费等约七亿五千七百七十一万六千一百五十七元。经工赈会决议沿渠直接受益田亩十六万亩,除山田外每亩收益五千元左右,分二期征收,由潮安揭阳两县负责收缴(间接受益田亩暂不摊派)。④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潮安导韩江入榕江水利工赈委员会关于龙空引水工程用费情形的电》,档案编号006-002-0491-184。

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政务腐败,失去民心,难以调动本地乡民力量。民国三十五年12 月,龙空涵工程开工,潮揭两县均派民工开凿,但因为各乡民工多未能选派壮丁及缺乏工具以致工程进度迟缓。后来发现是揭阳朔龙、睦溪两乡领队工作不力,舞弊面粉,民工每人每天只得面粉一磅半,使得民工消极怠工,之后二人被予扣押查办。①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广东省政府关于导韩江入榕江水利工程工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录的指令》,档案编号:006-002-0491-200~201。除此,当地政府还脱离基层,政策执行能力不够,以致于在社会动员,发动基层社会组织等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当时有些乡村因实际没能受益而不愿应征,揭阳县长黎贯还勒令警察所长及乡长“如数征送,如违,扣解究办”[23]。但纠纷还是存在,潮安乡民章大成等呈控龙空涵工程强迫征工,有关损失田亩的津贴一直没有下发。②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广东省政府关于导韩江入榕江水利工程工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录的指令》,档案编号:006-002-0491-200~201。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想依靠工赈和乐捐工程费是不现实的,苦于战争与天灾的韩江农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穷财尽,实在没有能力承担每亩五千元的乐捐费用,工款的筹集仍然是最大的问题。郑绍玄为建好该工程分别向广东省政府、广东省建设厅提交经费申请,呈请在本省兴办农田水利费二百万万元项下核拨一部分。③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关于呈报办理导韩江水入榕江水利工程经过情形的文》,档案编号:006-002-0491-006~008。而广东省建设厅和广东省政府对此的回复是:“查本府无水利专款可拨,拟着领导当地人民组织水利协会或合作社向银行贷款兴办或自筹办理。”④见广东省档案馆档案《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开凿龙空涵导韩江入榕江以资灌溉而利交通案问题的文》,档案编号:006-002-0491-003。民国时期,韩江并没有专门的水利专款,仅有的一点水利经费也被政府挪用。最后龙空涵工程也因经费不足而中辍。

民国时期的水利建设大都是围绕着农业而展开的。根据龙空涵的相关档案,我们可以发现,龙空涵水利工程引韩江水入榕江以灌溉潮安及揭阳一部分农田,而济旱季天雨之不足,这一措施是非常有效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只是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局面下,当地民穷财尽,粮食缺乏,无力筹款措粮继续举办。

四、民国时期韩江水利发展与不足

民国时期处在中国发展和变革的特殊大背景下,这一时期韩江水利事业的进步是明显的,但发展不平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影响了水利建设的成效。这一时期韩江水利建设中,现代科学观念的指导,采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形成的系统水利管理制度,都昭示着韩江传统水利逐渐让位于现代水利。

(一)现代科学观念指导,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利现代化初见端倪

民国时期的韩江流域,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普遍意识到了森林的重要性,对森林与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较为明确和科学的认识。从韩江苗圃设施计划就可见当时的韩江治河处已经意识到修建堤围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韩江的洪水,而是要从源头上控制韩江上游荒山上不断落入韩江的砂土,从而使河道不再堵塞。这一治水理念的实施,意味着民国时期,治水观念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们开始意识到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是导致洪灾的根本原因。

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使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在科学、可预测的基础上。开展水文测验工作是引入现代水利科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民国十年至民国三十四年,韩江治河处与韩江工程队先后在韩江设立了梅县、三河坝、潮安、横隴、东隴和汕头六个水文站,但水准系统、水文资料残缺不全。民国三十五年10月,珠江水利工程总局在潮安设立水文站,开始观测水位,测量流量和含沙量,水文工作的资料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达到了明清时期所没有的程度,实现了经验治水向科学治水的跨越,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向现代水利工程迈进的重要标志。

(二)制度革新,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

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水利行政颇不统一,而且因各机关规模狭隘,事权不一,且机构重叠,彼此推诿责任,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民国二十三年(1934)7 月政府通过了《统一水利行政事业进行办法》,水利行政统一。民国三十一年(1942)7月,我国近代第一部《水利法》得以公布施行。尽管进程缓慢,但仍然彰显了国民政府水政逐步实现国家化和统一化的意志。

民国初期,韩江治河处在潮州本地热心地方事务的商人的推动下成立。商人关注的是河道畅通,以利于航运与商业的发展。疏河所需工费巨大,因韩江治河处的民办属性政府无从监督,且其组织尚欠完善,韩江治河处经费紧张,开始依赖政府接济帮助。到了民国十八年(1929),韩江治河处改组为广东治河处潮梅分会,成为政府主导机构。抗战胜利后,珠江水利工程总局派出韩江工程队来汕头帮助开展水利活动。韩江水利建设重心从疏浚航道转移到韩江水患治本之策,并开始在水利工程科学的基础上制定治水方略。政府取代商人掌握韩江治河的决定权,开始了国家治水的新局面。

(三)当地政府脱离基层,政务腐败致水利资金短缺

民国以前,韩江水利经费来源主要分为政府拨款和受益田亩乐捐等就地筹集两类。然而水利工程所需费用十分巨大,民国时期庞大的军事开支导致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这种财政状况,自然不可能顾及到水利建设,政府仅有的水利经费也经常被贪污挪用,如潮州治河分会的治河盐捐,自停收后,就被拨为东江绥靖公署的“补助剿匪经费”。[24]

因此,韩江水利经费始终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民国时期开创了华侨捐赠和银行贷款这两个筹款渠道,以填补政府拨款和地方筹款的不足。华侨捐赠,是民国时期韩江水利工程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民国初期,潮州韩江北堤由于年久失修,每逢汛期,便多处崩决,严重影响韩江两岸及下游人民的生活。面对此情况,泰国华侨郑智勇于民国七年(1918)初捐资7万多银元修复北堤。2 月,韩江南堤因受地震牵动毁坏,郑智勇又“捐金钜万”作为修复韩江南堤之用,对南北堤捐资累计白银38 万两。[25]银行贷款是民国后期出现的筹集经费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经费不足的压力。民国二十七年(1938)冬,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迁粤北期间,曾指定省银行年拨水利贷款200万元。[26]但水利设施的修建、维护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华侨捐赠和银行贷款都是杯水车薪。加之抗战胜利后,内战军费支出浩大,财政日显捉襟见肘,甚至趋于崩溃,已无暇支持水利的发展,许多像大引韩这种利民工程最后都无力举办。

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彻底改变了传统时期韩江水利混乱不堪、各自为政的局面,韩江治水权也从士绅、商人团体转向国家。与传统时期相比,民国韩江水利建设科学观念的指导和规划、现代水利技术的应用等特点,都表明水利建设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这一时期,全国水利普遍发展,韩江的水利事业也取得了超过传统时期的巨大成就,但水利建设必须要以稳定的政治局面、巨大的经济实力、有效的政府功能等作为后盾。此时,韩江的水利建设却是在一个社会动荡、政府腐败、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故而水利建设虽有一定成效,却未达到水利治理目的,对工程计划的实施往往也力不从心。

猜你喜欢

韩江治河民国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乾隆年间扬州市河、护城河及东关运河的治理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