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约束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0-07-14秦思露刘玉邦

关键词:资源型合理化门槛

黄 寰,秦思露,刘玉邦,王 珏

(1.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成都 610059;2.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四川 宜宾 64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资源高效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化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国共有资源型城市262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0%[1].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依托对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供应着一系列战略性必要资源.可以说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良好发展对于我国能源保障系统和经济运行体系至关重要.然而资源型城市大多资源依赖性较高,长期的资源能源消耗驱动使得资源迅速衰竭,逐渐出现经济发展疲软、环境污染突出以及城市产能过剩等问题,严重阻碍产业健康运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地推进,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协调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一环.环境规制的约束能够通过规模效益和替代效应调节企业的生产选择,降低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从而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然而同时也可能会削弱其城市发展能力,进一步造成城市经济增长乏力,进而制约环境规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政策是否够协同产业转型,加深资源产业链条,缓解环境问题的压力,培育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针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涵盖了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在转型评价方面,杨建林等针对我国西部地区15个资源型城市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其产业结构转型能力以及各个层面的支撑力[2],李梦雅等综合运用包络分析(DEA)以及熵权法评价我国40个典型资源型地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效率,并认为研究目标城市整体效率偏低[3];在转型模式方面,李大垒等运用GMM估计对我国32个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产业替代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4],张继飞等认为我国东川地域应以“点状”形式开发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5];在产业选择培育方面,安慧等采用距离协调度模型对正在产业转型阶段的城市进行产业选择研究,根据产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系统协调度选出最优产业选择[6].

关于环境规制能否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众多说法,多数学者认同环境规制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如钟茂初等认为环境规制会转变企业的生产选择进而倒逼企业所处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转型[7];杨骞等认为环境规制的约束能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也能够推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8].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认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孙玉阳等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强度与产业结构表现出U型关系,只有环境规制跨越其门槛值后,才能够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9],徐开军等将环境规制的正式与否作出区分,认为正式的会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门槛效应[10].

此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两层含义[11],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不断提升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体现在产业之间的协同能力和有机联系的提升[12];产业结构高度化体现在重点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度、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移以及由初级产品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过度[13].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体现在环境规制强度逐步提升后,企业排污处理成本压力逐渐加重,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相关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增高,为了维持现有生产水平不得不转移至环境规制力度相对较小的地区,如范玉波等证实,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产业替代效应,带来污染行业的转移[14];另一种是污染密集型企业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来维持生产规模,如杨振兵等发现环境规制约束能够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效率[15];Smita等发现一些企业面对环境规制会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16].这两种结果可能同时发生在不同企业,也可能在同一个企业先后发生.总结来说,环境规制通过波特假说的技术创新效应以及污染避难说的产业转移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高度化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两种传导机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环境规制对资源型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现有研究大多是选择一批典型资源型城市或选择一个区域内的资源型城市进行整体研究,没有考虑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异质性,在横向对比方面略有欠缺;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分为合理化以及高度化两个层面,现有文献多数基于单一层面讨论,缺乏整体视角;第三,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研究多从产业选择和企业行为方面进行,鲜有考虑到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性典型特征.那么,环境规制能否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否均有影响?环境规制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影响有何差异?

基于以上,本文以2007年—2016年107个资源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务院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类型的划分,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成熟型资源型城市、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以及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四类,强调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异质性,着重分析环境规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的影响效应.基于熵值法测算环境规制得分作为环境规制强度量指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高度化的视角,就环境规制约束能否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展实证.采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工具、采用三、二产值之比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行表征,依次对四类资源型城市展开实证,利用面板回归和门槛回归实证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效应,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1 实证设计

1.1 模型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环境规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如下基础模型.

RISit=β0+β1SCOREit+βXit+αi+μi+εit,

(1)

OISit=β0+β1SCOREit+βXit+αi+μi+εit,

(2)

式(1)和(2)中,RISit为地区i第t年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OISit为地区i第t年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SCOREit表示地区i第t年环境规制水平;X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资源丰裕度、投资规模、政府干预强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类型.表示城市固定效应;βi表示时间效应;εit为误差项.

假设面板回归初步证明了环境规制约束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影响,那么进一步考虑环境规制不同水平的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不同、高度化程度不同的城市,环境规制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可能有所差别.因此,探讨环境规制门槛变量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中的门槛效应,其中环境规制为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分别为被解释变量,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两者的门槛效应,参考Hansen面板门槛模型,构建如下模型.

lnRIS=β0+β1·ISCORE(SCORE≤γ1)+

β2·ISCORE(γ1≤SCORE≤γ2)+

β3·ISCORE(SCORE>γ2)+βit+εit,

(3)

lnOIS=β0+β1·ISCORE(SCORE≤γ1)+

β2·ISCORE(γ1≤SCORE≤γ2)+

β3·ISCORE(SCORE>γ2)+βit+εit,

(4)

其中,γ1<γ2,β1、β2、β3分别表示在不同门槛值条件下环境规制水平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影响系数,I(·)作为指标函数,括弧内如达成条件则指标函数取1,否则取0.

1.2 变量说明

首先是被解释变量的选取,本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两个指标.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产业间的耦合程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本文参考戴魁早和李东坤等的构建方法[17-18],使用部门产值(Y)和就业人数(L)构建泰尔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合理化(RIS)的度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Yi表示单位产值、Li表示单位从业人数.TI值越低,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越高.采用泰尔指数进行测量可以有效降低各个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丰裕度和经济基础等差异影响;参考干春晖等计算方法[19],使用第三、二产业产值之比来度量产业结构高级化(OIS),其比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越趋向高度化.

其次是核心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得分(SCORE)的测度,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能够有效规避各个指标之间重叠信息对结果的影响,使结果更具有科学性.根据环境规制理论,选取工业SO2去除率、烟尘去除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个单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权求和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水平进行测度评价.环境规制得分越高,则代表该城市环境规制约束越严格.

最后是控制变量的选取,考虑到研究对象资源型城市的特性和划分,加入其它可能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造成影响的因素:1) 资源丰裕度(ra),由采掘业从业人数与年末总人口之比进行表征,考虑到资源丰裕一方面可以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造成资源依赖性增强,阻碍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其预期符号不确定.2) 投资规模(is),采用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衡量,资产投入可能使得企业加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第二产业,阻碍产业结构高度化,也可能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因此预期符号不确定.3) 经济发展水平(pgdp),通过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来衡量,资源的开发会带来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导致产业结构不平衡,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预期其符号不确定.4) 政府干预程度(dgi),采用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与单位就业人员的比重进行测算,政府干预会影响政策效力,适度的干预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而过度的干预可能会导致“搭便车”行为进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预期符号不确定.

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研究范围遵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规定,将资源型城市分类成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类.第一类是成长型城市,这类城市处在成长阶段,资源储备仍然充足,整体呈现向上发展趋势;第二类是成熟型城市,该类城市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利用,相较于上一类城市储量略有减少,同时生态环境方面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第三类是衰退型城市,这类城市经过长期的资源开发,已经无法依赖资源发展,并且无论是环境、产业还是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第四类是再生型城市,这类城市大多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培育出许多新兴产业,不再依赖于资源开发驱动.

指标数据均来自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地方统计年鉴等.基于数据可得性与齐整性原则,构建2007年—2016年107座中国资源型地级市面板数据,数据及共包括1070个观测值.所有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variables

由表中各个指标的最小值为0,为了降低异方差带来的影响,除了SCORE、ra和dgi属于比例计算,无需取对数,对其他指标RIS、OIS和人均GDP均进行对数处理.在取对数时,很多指标较为特殊,比如RIS属于泰尔指数,这个数值计算过程中存在较多0的现象,为了保留数据的完整性,取对数时将其先加1再取对数.从上表中的样本量可以看出,整体样本无缺失数据,从各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看,也无异常数据,整体来看,数据处理较为干净.

2 实证结果

2.1 环境规制分析

利用熵值法得出各地环境规制得分,如表2.分城市类型来看,环境规制强度按照资源型城市由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到再生型的生命周期逐渐增强.以2016年为例,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均值仅为0.59,成熟型城市为0.66、衰退型城市为0.67、再生型城市达到0.74.环境规制强度均值最大的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显著高于成长型城市0.11,略高于环境规制强度基本持平的成熟型成熟和衰退型城市约0.03.从时间维度来看,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由2007年的0.61降至2016年的0.59;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由2007年的0.71降至2016年的0.704;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和衰退型2007年至2016年分别稳定在0.66和0.67.总体而言,2007年—2016年全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较为严格,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高,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强度略低于其他类型城市,

这也体现了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受资源禀赋影响;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之间的差异基本保持稳定,且同类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时间轴度上变化较小,这也体现了我国一贯高度关注对环境污染的管控.

表2 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得分Tab.2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score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2.2 相关性分析

以全国2007年—2016年的107个资源型地级市面板数据为例,对面板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下三角单元报告皮尔逊的相关系数,上三角单元是Spearman的秩相关.一般规定“*”越多,相关性越强,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相关性分析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别代表10%、5%、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下表同.

从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及秩相关系数来看,所有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同时如果数值小于0.7则说明无共线性,本文主要关注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结果可以看出,lnRIS与lnOIS与所有指标均无共线性,且相关度较高.

2.3 面板回归结果

2.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对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产业结构合理化回归分析,首先从模型的拟合度来看,大体样本的拟合度都高于0.60,因而整体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对方程的解释程度较高.从豪斯曼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固定效F值都显著大于0,强烈拒绝“原假设:混合回归是可以接受的”,豪斯曼检验结果也表明所有P值都显著大于0,强烈拒绝“原假设:扰动项与X、Z相关”,所有的样本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类别检验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列(1)~(5)分别是以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以及全样本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考虑到产业结构合理化所采用的指标值与合理化呈反向关系,若回归系数为负,则代表该项指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属于正向作用.

表4 回归结果Tab.4 Regression results

注:回归系数下方括号内为t值.下表同.

从分类型视角来看,对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而言,lnpgdp、ra、SCORE回归系数均为负,对lnRIS具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lnis和dgi对lnRIS具有负相关显著性影响.说明资源丰裕度、环境规制约束以及经济的增长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政府的干预政策和资金项目的投入可能会进一步资源型行业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中,lnis、lnpgdp对lnRIS无显著性影响,ra、SCORE回归系数为负,且回归系数值大于成长型城市,对lnRIS具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dgi对lnRIS具有负相关显著性影响,这类城市一般具有较为成熟的开发利用体系,经济水平和投资规模的变化对其产业影响相对较小,但通常资源开发频繁,依赖度资源丰裕,且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资源丰裕度和环境规制约束有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衰退型样本中,lnpgdp、dgi对lnRIS具有负相关显著性影响,lnis、ra、SCORE对lnRIS具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这类城市资源储量趋紧,且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生态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和环境规制约束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再生类资源型城市而言,ra、SCORE对lnRIS具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lnpgdp、dgi对lnRIS具有负相关显著性影响,这类城市资源开发趋于停止,环境规制约束和资源丰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政府干预和地区发展不利于产业的结构合理化.总体来看,环境规制能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良好的推动影响,均通过1%水平显著性检验其对成熟型城市的影响效应最明显、再生型次之,均高于全国水平,对成长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最低;而政府干预普遍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负面影响,同样均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对再生型城市影响效应最明显,成长型和成熟型次之,衰退型最低.

2.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接着对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产业结构高度化回归分析,首先从模型的拟合度来看,大体样本的拟合度都高于0.40,因而整体模型的拟合优较好,对方程的解释程度不低.豪斯曼检验结果与上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回归结果Tab.5 Regression results

环境规制对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样本的产业高度化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对整体来说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总体上环境规制有利于产业机构合理化.政府干预对于各类型城市样本和总体样本产业结构合理化都表现出负相关性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于成长型城市,政府干预会阻碍产业结构高度化.资源丰裕度总体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正向显著影响,回归系数由大至小分别是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这也对应各类型城市对资源依赖度的排序.分类型来看,与其他类型城市不同,成长型城市投资规模扩大不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这可能是因为成长型城市的投资更多集中在资源型产业.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中资产投资和资源丰裕度会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有利影响,原因可能在于成熟型城市具有更加稳定的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对于衰退型城市而言,投资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正向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不利于产业结构高度化.与衰退型城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这可能是因为再生型城市大多转型较为成功,经济增长多靠第三产业拉动.

3 门槛回归

3.1 门槛检验

考虑以环境规制得分SCORE作为门槛变量,当lnRIS、lnOIS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对环境规制得分SCORE不存在门槛值、存在一个门槛值、存在两个门槛值以及是否存在三个门槛值分别进行估计,运用Stata 15.0统计软件,通过反复抽样本1 000次得出检验统计量对应P值,判断门槛效应是否存在,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门槛效应检验Tab.7 Threshold effect test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lnRIS作为被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得分SCORE作为门槛变量时,F统计量仅仅在一门槛和二门槛在10%的显著性水平具有门槛效应,对应的P值均小于0.1,因此模型中仅存在两个门槛值;当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环境规制得分SCORE作为门槛变量时,F统计量仅仅在一门槛和二门槛在10%的显著性水平具有门槛效应,对应的P值均小于0.1,因此模型中也仅存在两个门槛值.所以,产业结构化和产业结构化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均有两个门槛值,门槛值估计结果如表8.

表8 门槛估值结果Tab.8 Threshold valuation results

图1为lnRI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两个门槛估计值0.897 49、0.897 50,图2为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两个门槛估计值0.854 7、0.351 2的似然比函数图.其中,LR统计量最低点为对应的真实门槛值,虚线表示临界值7.35,结合图1的检验结果和门槛值可以看出二门槛效应不是很明显,因而lnRIS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应该只存在单一门槛较为合理;结合图2和门槛值可以看出临界值7.35都明显大于2个门槛值,因此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两个门槛估计真实有效.也就是说lnRIS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实际只有单一门槛,估计值为0.897 5,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存在两个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854 7、0.351 2.

图1 产业结构合理化环境规制二门槛估计结果Fig.1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second threshol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图2 产业结构高度化环境规制二门槛估计结果Fig.2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second threshold of advance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3.2 面板门槛回归

在得到门槛值的同时,得到lnRIS和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的面板门槛回归检验结果,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面板门槛回归Tab.9 Panel threshold return

当lnRIS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不同的环境规制得分取值对产业结构化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当环境规制宽松时(SCORE≤0.897 5),回归系数为-1.446;当环境规制严格时,回归系数变为9.376,两个回归系数均在10%水平下显著;当lnOIS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不同的环境规制得分取值对产业高级化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当环境规制较为宽松时(SCORE≤0.3512),回归系数为2.420,当环境规制适中时(0.351 2

由此可知,从产业结构合理化视角来看,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随着环境规制的逐步加强,环境规制约束会对城市产业的结构合理化产生正面影响,而一旦跨过0.897 5的门槛值,环境规制则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负面作用.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会随着环境规制的收紧不断被削弱,直到到达0.854 7的门槛值后,环境规制收紧会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且影响系数显著大于促进效应下的影响系数,这说明过于严格的环境规制约束会对产业结构高度化产生较大影响.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资源型地级市2007年至2016年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以及再生型,运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对环境规制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分析实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从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出发,环境规制对四类资源型城市均能起到促进影响.且环境规制对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不断增加,其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先促进再抑制的影响.

2)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角度出发,环境规制能够推动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成熟型、再生型以及衰退型资源型城市没有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对其存在显著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规制的收紧,环境规制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推动效应也会不断降低,而环境规制约束进一步增强,将会减缓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

3) 结合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门槛值和四类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得分,发现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环境规制强度均处于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起促进作用的范围内.

4) 对四类资源型城市而言,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转型两方面都产生负面作用,其中,对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合理化负向效应最大,对成长型城市高度化抑制影响最大.资源丰裕度对产业结构合理转型两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衰退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最显著,对成长型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正面影响最大.

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政策的引导.基于以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产业结构水平差别化制定政策.对于成长型城市要注重产业链前端的规范,整顿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对于成熟型城市要收紧环境规制,加快生态环境病灶整顿;对衰退型城市适度降低环境规制强度,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就业;对于再生性城市而言,资源开发活动基本趋于停止,为提升城市环境加强人才吸引,可适度提升环境规制强度.

2) 加大对环保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持.成熟型城市和衰退型城市通常面临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历史问题突出,应首先保障对于污染问题治理工作的资金保障;成长型城市处于资源利用上升阶段,再生型城市处于产业转型初期阶段,应鼓励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节能环保发展.

3)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从资源勘查、开发到利用阶段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在人才、技术、制度、税收以及资金等给予惠普政策,激发民营市场活力.健全针对企业权利义务的法律法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工程和项目.

猜你喜欢

资源型合理化门槛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门槛杂说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