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母亲教养方式调查分析

2020-07-14赵玉霞静香芝郝艳红

健康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过分教养维度

赵玉霞,章 涵,静香芝,郝艳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及家庭成员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教养环境和人员,父母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和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1]。在我国,青少年家庭教养工作主要由母亲承担,本研究以信阳市3所学校的初中生及母亲为调查对象,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母亲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信阳市3所初中学校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①信阳市常住户口,身心健康;②教育和陪伴最多的人为母亲;③领养学生除外。共发放调查问卷841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问卷有效率95.1%。被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3.6±2.31)岁,男生457名(57.1%),女生343名(42.9%)。

1.2 资料收集 运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发放问卷,学生自行填写后当场回收。针对母亲的问卷由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时发放问卷,家长当场填写后回收。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班级、学习成绩、性格特点;母亲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夫妻关系等。

1.3.2 母亲教养方式问卷 采用岳冬梅等人(1993)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中文版[2]对学生进行调查,包括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共5个维度57个题目,采用从不(1)到总是(4)四级评分,各维度分数越高表示该母亲使用该种教养方式的程度越高。常模中5个维度平均得分为情感温暖、理解(55.71±9.31)分,过分干涉、过分保护(36.42±6.02)分,拒绝否认(11.47±3.26)分,惩罚严厉(11.13±2.84)分,偏爱被试(9.99±3.81)分。被调查者某个维度的得分高于该维度常模平均分,该被调查者就表现出对应的教养方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0,信、效度较好。

1.3.3 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量表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diagnostic test,MHT)调查量表,该量表共100个项目,共8个维度: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量表采用是(1)、否(0)二级评分,分值区间为0~200分,总分65分以上表示总体焦虑异常,心理健康状况不佳,65分及以下表示心理健康良好[3]。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0,信、效度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2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 调查对象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平均得分(55.75±9.06)分,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平均得分(38.53±7.16)分,拒绝否认维度平均得分(21.52±4.42)分,惩罚严厉维度平均得分(16.62±3.54)分,偏爱被试维度平均得分(11.48±2.85)分。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平均得分与常模平均分(55.71±9.31)分相当;其余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平均数,说明调查对象表现出对应的母亲教养方式。

2.2 母亲教养方式与家庭一般状况的关系 比较不同情况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得分,结果显示:男生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3个维度得分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偏爱被试3个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而在拒绝否认维度的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母亲偏爱被试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惩罚严厉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而在拒绝否认维度的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年收入水平越高,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偏爱被试维度的得分较高,而在拒绝否认维度的得分较低;父母关系亲密的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维度的得分较高,而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维度的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与家庭状况的关系分)

2.3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800人中有78人MHT得分在65分以上,说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9.75%。心理健康良好组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维度得分高于心理健康问题组,而在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维度得分低于心理健康问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心理健康良好组和心理健康问题组母亲教养方式得分状况比较分)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EMBU量表调查初中生的母亲教养方式,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平均得分与常模平均分(55.71±9.31)分相当;其余4个维度均高于常模平均分[2],说明调查对象表现出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偏爱被试的母亲教养方式。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水平、父母关系亲密程度、是否独生子女都会对母亲的教养方式产生影响,这与既往研究结果[4-5]基本一致。

研究采用MHT量表调查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9.75%。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健康良好组学生在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得分高于心理健康问题组;而在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低于心理健康问题组。说明母亲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而采取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则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6]。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心理问题不能在初中阶段得到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将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7-8]。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家庭。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母亲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学习成绩为衡量标准,当孩子的学习、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她们就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干涉、惩罚、拒绝和否认。二、学校。学校对初中生特别的心理、情感需求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三、学生本人。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人际交往、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欠缺,需要父母的引导,如果父母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容易形成片面的甚至错误的心理认知[7-10]。

基于此,建议从学校、家庭、个人3个层面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对于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和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家庭层面,父母要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母亲要给孩子更多的尊重、情感温暖和理解,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多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对于学生个人,可以采取建立心理活动小组和体育小组活动的模式,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心理辅导、肯定自我与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情绪的心理辅导、学习的心理辅导、体育锻炼辅导等。

猜你喜欢

过分教养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教养方程式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你是“过分幻想儿童”吗?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人生三维度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