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博物馆
2020-07-14
项目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设计单位: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承德市博物馆工程筹建处
建筑师:周恺
设计团队:建筑:王建平、唐敏、黄彧晖、高洪波结构:毛文俊景观:黄文亮室内:沈薇
基地面积:54088 平方米
建筑面积:25163 平方米
设计/竣工:2014-2018 年/2019 年
文章作者:吕俊杰
摄影:魏刚
Project location: Chengde, Hebei Province
Design: Tianjin Huahui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Client: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fce of Chengde Museum
Principal Architect: Zhou Kai
Design Team:Architecture: Wang Jianping, Tang Min, Huang Yuhui,Gao Hongbo Structure: Mao Wenjun Landscape: Huang Wenliang Interior: Shen Wei
Site Area: 54088 m2
Building Area: 25163 m2
Design / Completion Date: 2014 / 2019
Essay: Lu Junjie
Photography: Wei Gang
“沉下来,看出去”——承德市博物馆的路径解读
说起承德,最先让人想到的是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清朝皇家行宫“避暑山庄”和融合蒙、藏、维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特征的寺庙群“外八庙”,它们赋予了这个城市一个特殊且宏大的历史场景。在这样的环境里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博物馆,想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设计过“新”,会与环境产生冲突,但如果太强调传统,则会因失去“自我”而湮没于历史场景中。2019年末,以周恺大师为主设计的承德博物馆竣工,我有幸随行前往。
博物馆处于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环抱”之中——北临普宁寺、南靠避暑山庄,西望须弥福寿之庙及普陀宗乘之庙,东眺磬锤峰与安远庙。这一地块属于三级文物保护区,建设条件非常严苛,在一般规划部门的管控之外,还受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层层制约,其中对建筑影响最大的制约条件为限高7m。这不禁让人疑惑,如此特殊的位置、极为有限的地上空间,该如何安置庞大的建筑规模?又如何实现与自然、与场所的互动?带着问题,我开始了这场探索,用记录路径的方式解读建筑。
1、场地中轴
场地主入口位于基地西侧的普宁路上,以一直一斜的两条步道与绿地共同形成,步道两侧有实墙限定。与道路垂直的步道铺地参考了避暑山庄主入口丽正门内中轴的做法,以
“中心是五列错缝铺砌的大方砖,两侧分别是两横一竖的条石及丁砖勾边”的形式,也示意出它所在的位置为场地的中心轴线,更一下子把人带入进历史的场景之中。
沿铺地向前,是两段可以拾级而上的平台,不远处由暗红色钢板焊搭的透空景墙围合的圆形广场强化了中心轴线。可是在经过步道右侧实墙的开口时,视线却被不经意间从开口看出去的景象所吸引——台阶、坡道、平台、树木与高低不同的清水混凝土片墙交织成一幅立体画。好奇心驱使,我离开主轴线,顺着台阶向下走去。
2、下沉——“藏”起来的建筑
清水混凝土有一种天然的清冽冷峻的气质,在片墙的“夹缝”中“拾级而下”,即使眼前全是最新的材料与做法,历史与传统的气息也扑面而来。梯段及坡段的宽窄不一,在片墙间不断折返转向,每转一次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致和空间,使下行如同“考古”,让人在不断发现、不停感受的过程中,逐渐“沉浸、沉入”历史的意境。
走到底部,原本属于地下的空间变成了新的“地面”,建筑由此而起向上布置,并结合庭院分散布局,形成良好的采光及通风效果,消除了常规地下建筑的封闭感。
后来与周恺大师聊起时,他说我这临时起意的行走路线其实恰好对应了他的创作初衷——在庞大的文化背景下,他希望以一种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历史与自然的尊重,让建筑成为配景,甚至“藏”在环境中。因此,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调整场地:结合限高要求将基地整体下挖6m,形成一个巨大的下沉庭院;庭院边缘则受山庄建筑中常见的因山势而出现的“台地”形式的启发,形成高低起伏的景观,希望人们哪怕不走进博物馆,也可以在这些折转错落间探寻古意。然后再以调整后的场地为条件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属性和动静分区,将建筑化整为零,以组群的形式削弱原本庞大的体量,并为建筑带来丰富的庭院景观,这样既满足限高要求,也实现了将建筑融入环境的想法。
总平面 master plan
3、“借景”——延续的环境
为了追求参观的仪式感,我又重回“地面”,沿中轴线继续向前。
广场的景墙在迎向主入口一侧开了一个低矮宽阔的洞口,呈欢迎姿态,但也遮挡着对远处景观的视线。走进圆形广场后,景墙的另一侧又出现了一个收窄升高的洞口,如取景框一般将人的视觉焦点引向远处的“磬锤峰”,让人豁然开朗。同时,广场后的轴线两侧分置附属服务建筑和与之等高的景观片墙,更强化了这种效果。
这种做法体现出建筑师对设计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场地自身,而是将周边环境的对景关系纳入考量范围,进行更全面的视觉设计。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和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就有的“借景”理念,形成的丰富视觉层次和空间序列。
4、室内空间的静谧与安静
进入主体建筑后,空间在深色哑光墙面的映衬下暗了下来,但并不使人感到压抑。这是因为在入口前方结合中庭做了大面积的弧形落地玻璃窗,明亮的光线吸引了人的视线。玻璃窗外是一个“藏”在展馆中心的室外庭院,沿弧边布置了宽窄不一的浅池,池水倒映着天空、树木和建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
建筑内部围绕庭院的是一圈景观回廊,回廊上方为玻璃采光顶,并用木纹金属格栅进行吊顶,天光经过细密格栅的过滤也柔和了起来。在展厅与回廊之间,建筑师将设备机房、卫生间等附属空间集中“藏”了起来,形成“庭院→回廊→服务带→展厅”的回形布局,既简化了空间,又在布局上便捷合理,服务带的厚度也为各展厅的入口提供了一个缓冲区。
“藏”起来的还有垂直交通。电动扶梯置于展厅北侧的实墙之后,人们需走完本层的观展流线后才能发现它,这与现今常见的新型博物馆将扶梯置于入口内明显位置、稍显商业感的做法不同。三部直跑楼梯也分置在建筑西侧、中心庭院直边、建筑东北角的三处实墙后,还空间以极致的简洁与干净,让在公共空间活动的人们的所有视线和感受都集中在庭院与光的氛围中。
5、建筑中心的马蹄形庭院
转到庭院旁的直梯,在经由几条狭长斜窗撒进细碎光线的幽暗空间内,缓缓下到地下一层,这时,庭院的全貌才显露出来。
这是一个马蹄形轮廓的庭院。因紧邻蒙辽,承德拥有丰富的地貌——草原和森林,而从“马背上的民族”发展而来的清朝统治者,历年都会在承德北部的木兰草原骑马狩猎,因此建筑师选择“马蹄”这一极具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元素转译至庭院,并在其中点缀了两棵代表森林和山庄特色的油松,古意悠然。甚至让人感到庭院本身也是展品——以“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姿态展示承德的历史文脉与意境。
而在一层看到的浅池,则是沿“马蹄”的弧边出挑的另一个较小且转向的“马蹄”。两个“马蹄”在视觉中交错,有一种“步移景框异”的空间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建筑师还以“双马蹄”形为母题,在各个展厅的门上做了内凹的门把手,或许对于游客来说这些设计很难被发现,但也恰恰体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重视。
6、下沉庭院的园林意境
走出建筑后再次来到最初提到的下沉庭院,在打散的体量间穿梭。
庭院铺地参考了避暑山庄的做法,以大方砖为主,过渡空间辅以条石,或对缝或错缝铺砌,为庭院定下了传统风格的基调。景观配置以油松为主,用局部点缀一两棵的方式,形成各个区域的视觉焦点;部分紧临建筑的区域设置镜面水,并配以竹丛,安静雅致。在场地入口左侧的下沉庭院中,10棵油松的树穴也借用了山庄内常见的八角形轮廓。下沉庭院也使得原本地面的交通路径变成了架在空中的桥,形成了丰富的立体空间效果。庭院整体延续了避暑山庄的园林意境,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了舒适的驻足空间和行走体验。
7、“不真实”的建筑
在庭院中行走,还产生了些许“不真实”的感受。
建筑外沿由“承德绿”石材依循古代大青砖的规格错缝砌筑,这种表层的肌理让人误以为建筑是砖混结构,里层“真实”的框架结构容易被忽略。
路径示意图
外檐详图
同时,在砌筑墙面上,建筑师结合承托石材的结构体系用清水混凝土勾勒出间距不等的水平线条,恍惚间,建筑的层数也不再“真实”。尤其是当我走到位于场地南侧、展馆与沿街的附属建筑之间的过道时,两侧实墙上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放大了人们对高度和体量的视觉感受,让原本只有两层的建筑显得似乎有四、五层之高,令人震撼。
这些视觉上的不真实感可以从艺术体系中视幻艺术的角度去解读建筑的当代性。或许建筑师并未从“真实”与否的角度进行设计,却未必不引发观者的思考与联想。
8、向史而新的语言
墙面的水平线条间,嵌入了许多左右倾斜的成品水泥条,打断原本规则平实的砌筑肌理,这些倾斜的线条来源于历史。
清统治者信奉喇嘛教,在避暑山庄外建了许多西藏制式的庙宇,这种大规模的藏式建筑群在藏区外独一无二,可谓是承德古建筑中最特殊的形式,而藏式建筑中最经典的元素是梯形窗。因此这一元素被抽象为新的设计语言,除了在所有砌筑墙面上使用了倾斜的清水线条,还在部分墙上直接运用了“梯形”。
例如,在西侧沿街高出道路标高的建筑主立面上,用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装饰板,做了一整面“大梯形套小梯形”的透空花格墙,如古建筑中的窗棂一般将光线引入室内。花格在带来趣味性的同时,单纯重复的形式也给人带来了另一种极简的艺术感受。这面墙的梯形搭接形式也被作为母题转印在建筑主入口的玻璃门上。梯形元素还被用在圆形广场的景观墙上,一层层水平排列的锈钢板间,不规则穿插着斜向锈钢板,使景观墙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律动。这些元素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为建筑注入了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质。
9、路径上的高潮——观景平台
沿花格墙后的楼梯上行到达屋顶平台,也到达了整个路径中的“高潮”。
通常从安全角度考虑,博物馆建筑的屋顶是不允许游客上来的,即使是可上人屋顶,设计也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会做主动设计。这座建筑则不然,由于周边景观的特殊性,建筑师希望将屋顶设计成为城市的观景平台,让在建筑“沉下来”的同时,也能够“看出去”。因此通过对楼梯流线的组织,刻意将人们引向屋顶。这时,建筑的功能也放大了,既能够融入环境,又能够反过来表现环境;既可以向内、向下参观特定的展品,又可以向上、向外欣赏鲜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实现了全方位的“博物”,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博物馆建筑的最大不同。
10、景观斜坡与停车场
通过屋顶东北角的直梯下行,回到场地入口中轴线上,准备去往停车场。
作为服务区域,停车场在大多数建筑中也很少被重视,这个项目则不然。从设计条件来看,一条宽约10m的排洪沟将基地划分为南北两块,由于南侧较大地块经过整体下挖已经足够布置建筑功能,北侧地块闲置,因此建筑师结合绿化在此形成地面生态停车场。同时,将停车场与建筑之间的场地处理成项目的另一个亮点:首先,将断崖式的河床及北侧地面削切,使其在提高泄洪能力的同时,形成绿化缓坡,再结合观景视线,在缓坡上设置高低起伏的观景步道,使人们在往来停车场与建筑的过程中,再次“借景”避暑山庄、外八庙和磬锤峰。
11、“沉”与“看”
路径上的这十个片段是对承德博物馆的缩略解读,它们表现了建筑的不同角度和特点,但个人认为始终没有离开“沉下来”和“看出去”的两种意图。
“沉”,除了有形式上的下沉庭院,更是用一些“藏”的方式和隐喻的手法在氛围营造和细节表现上将建筑沉入历史的意境。尤其是在“世遗”包围的场所中的博物馆类型建筑,历史及环境的意义被放大了,建筑甘为环境的配角,以最谦逊的态度去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这也与周恺大师一直以来坚持的建筑与场所相融的设计理念相吻合。但是,在收敛、含蓄的“藏”和隐喻之中,所有的设计语言又都是新的,建筑师仿佛顽童一般,用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机关”,让建筑更加鲜活、更有个性。在给人们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时,让当代建筑与传统艺术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对话,从而引发人们在从屋顶平台“看”出去的实际观感之外的对未来建筑设计的思考。“沉”与“看”的方向,正是历史传承与当代设计之间的平衡。
12、临别时的光
冬天的天暗的早,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已是华灯初上。没有完全落下的夕阳将天空映照出淡淡的紫色,从花格窗透出来的光线也暧昧了起来,远处的磬锤峰因颜色变深而形成一种被拉近的感觉。这一刻,建筑与自然、人工光与霞光交织成了一幅宏大冷峻又细腻柔和的场景,令人感动。夜幕降临,花格窗内渗出的光线逐渐变强,建筑也逐渐“消失”,仅留下一片朦胧的光幕。当建筑以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在眼前,历史与未来感又一次碰撞,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