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2020-07-14成芳瑜
邹 洁,成芳瑜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急性心梗为临床常见且非常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血流中断,使得心肌持续缺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组织急性坏死。该病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及心前区间歇性疼痛,通常还会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经调查研究发现,急性心梗患者从开始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比较短,因此,为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就应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措施[1]。本文以我院94例急性心梗患者为例,就在其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展开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6~2019.8,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男53例,女41例;年龄35至76岁不等,平均(46.30±6.42)岁;心梗部位:30例前间壁梗死,14例前壁梗死,18下壁梗死,32例后壁梗死。经临床心电图及等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梗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肿瘤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差异不明显。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也即在接到120电话以后,迅速安排急救人员出诊,并根据流程来抢救患者。
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操作如下:(1)待患者抵达医院以后,专科护士应做好接待工作,并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然后在急救队伍的协助下,一起将患者送进急诊室中。到达急诊室的10min以内,通知医生迅速完成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操作,并帮助患者采取恰当的体位,禁食禁水,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2)到急诊室的20min以内,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包括采用硝酸甘油缓解其胸痛症状,以及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心肌酶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抗凝治疗等。(3)到急诊室的30min以内,应尽早对患者展开溶栓治疗,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的方法、效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并记录疾病的治疗进展情况。(4)结束抢救工作后,护理人员还应加大对患者的巡视力度,积极预防出血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并配合主治医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将患者安全转移,并做好交接工作,与住院部再三确认患者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并在出院之前,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表来调查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21.0统计学软件,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 患者急诊及住院等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及住院等时间(±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及住院等时间(±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分诊时间/min 抢救时间/min 住院天数/d观察组 47 4.12±1.03* 30.26±5.28* 5.01±1.06*对照组 47 5.06±1.47 39.73±6.41 7.58±1.53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45/47,其中非常满意31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其中非常满意24例,比较满意16例,不满意9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人口在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与饮食等发生巨大改变,急性心梗的发病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该病发病急,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心前区及胸骨后等部位的压榨性头痛,严重时还会引起心律失常、神志障碍及休克,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而在抢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便是尽早充分疏通患者梗死的血管,缓解心肌坏死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2]。
急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针对急性心梗抢救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心梗患者开通绿色通道,进而为患者实施专业性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急救过程中不出现慌乱的情况,从而将抢救时间缩短,提高急救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其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的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证实了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
总之,在抢救急性心梗患者过程中,通过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将抢救时间有效缩短,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