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在失血性休克产妇急救中的应用
2020-07-14孔淦霞姚志妮陈瑞琼
孔淦霞,姚志妮,陈瑞琼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东莞 523000)
失血性休克产妇急救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交班处理,将会诱发严重的问题。针对于此,下文分析我院的失血性休克产妇,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分析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和基础性护理模式的差异性,旨在为相关临床工作的实施提供准确依据。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的失血性休克产妇中,合理的选择30例研究,利用奇偶法的形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15例。
实验组:年龄的跨度表现为:23 岁到38 岁,中位(26.11±1.35)岁。失血性休克原因:胎盘植入10例,胎盘早剥1例,宫缩乏力4例。
对照组:年龄的跨度表现为:23 岁到39 岁,中位(26.12±1.36)岁。失血性休克原因:胎盘植入9例,胎盘早剥2例,宫缩乏力4例。
纳入:在实际分析之后可以发现符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要求;对此次的内容知情。
排除:研究中断;精神疾病。
所有的基本资料在合理进行比较以后,没有差异的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性的护理方式,要求在急救衔接期间,采用基础性的方式开展手术之前的交接活动,做好与手术室护理人员之间的对接工作,然后和巡回护士之间进行手术通知单的处理[1]。
实验组: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合理使用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①编制完善的规范计划。应该明确具体的手术之前交接规范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和产科护理人员应该组建成为专业的团队,利用文献内容调查法、案例回顾法等明确以往交班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了解是否存在缺陷问题,编制较为完善的规范方案,以便于正确进行处理。且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的教育培训,以此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2]。②交接地点的合理设置。在传统的工作中,主要是在手术之前交接班,而在此次的工作中选择在手术间进行交接处理。且在常规的工作中,要求病房和巡回护理人员于手术室的门口交接,其他的工作人员没有参与其中,导致术前的准备受到影响,而将交接地点改变在手术间进行,有助于在全面交接的情况下,所有人员参与其中,做好术前的准备,以便于快速进行急救。③明确具体的分工交接内容。一般情况下失血性休克产妇在实际急救的过程中,需要动态化的监测体征指标,严格记录呼吸状态、血压状态、心率状态、心电状态、神志状态和瞳孔状态,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3]。
1.3 判定指标
①记录具体的手术开台工作时间。②使用问卷的方式正确研究满意度,总分一共就是一百分,获得到八十八分以上可以认作是十分满意,获得到八十八分到五十八分就是一般满意,获得到五十八分以下就是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具体的数据信息内容利用SPSS23.0软件合理的计算,之后利用卡方和百分比的形式分析不良事件和满意度,利用±、t值检验的形式研究时间,在互相对比之后有差异的情况下,利用P<0.05的形式表达。
2 结 果
2.1 手术开台时间
与对照组的数据值相比较,实验组的数值很低,相互的比较有差异的存在,P<0.05。详见表1。
表1 手术的开台时间(±s)
表1 手术的开台时间(±s)
组别 例数 具体的时间(分钟)实验组 15 8.3±1.3对照组 15 13.3±2.2 t 7.5780 P 0.0000
2.2 满意度
和对照组的相互对比之后,实验组的数据值高出很多,相互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满意度(%)
3 讨 论
上文分析中研究医护一体化交班模式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实验组手术开台时间很短,且实验组的不良事件问题发生率较低,满意度较高P<0.05。在具体的医护一体化的交班模式中,医护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开展交接工作,提升存活率,并确保工作效果。要求在实际交接班的工作中,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发病特点等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接,为预防医护人员因为疲惫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应正确进行排班,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位病房医护人员都能保证充足的休息,在交接班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预防不良事件问题。
综上所述,在失血性休克产妇急救的工作中,合理的采用医护一体化的交班模式,能够预防出现不良事件问题,并加快手术开台的时间,提升工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