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说”题
——高中数学“直线方程”课堂教学探析

2020-07-14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范心玮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斜率本课习题

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 范心玮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着力于三个维度的设计与组织:其一是“教”,即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引导学生有序进行学习,助力课堂知识生成;其二是“学”,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及合作学习中,完成每堂课的知识掌握;其三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即运用怎样的方法、采用哪些手段来完成教与学的双向渗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提倡教师应发掘“学”的潜力,打造生本课堂。而从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来看,无论是“教”还是知识的生成,都是为了“学”为服务。因此,引导学生发挥在课堂上的角色作用,提高课堂学习的自主性,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数学“直线方程”课堂教学为例,以习题作为切入点,围绕“学生说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一、学生“说”题在“直线方程”一课中的教学设计

学生“说”题的概念,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一道习题展开学习和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让学生针对一个实际问题来探究与其相关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验证实践,从而在课堂上设立一个焦点,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探究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大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学生“说”题也能充分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说题”表现来调整教学思路,并矫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从而确保知识的有效生成。

“直线方程”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的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直线的斜率”等知识。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从已学知识入手,选择能够反映“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等生活类习题作为课程资源,通过抛砖引玉,让学生围绕习题展开课堂探究,设立课堂学习的焦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说”题的教学流程设计方面,可通过三个环节来突出“说”题的组织模式。其中,第一个环节以引入概念为重心,在课堂开篇,首先让学生归纳“直线方程”的基本概念,为接下来的“说”题做好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说”题为核心,在提出问题或引入习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直线方程”的概念来分析问题,一方面为学生树立课堂学习的焦点,另一方面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矫正他们的错误思路;第三个环节以巩固练习重心,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说”题的范围由课堂转向课外,从而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说”题的学习方法设计方面,以小组合作作为本课学习的基本模式,面对一个问题或一道习题,采用从“学生独立说题”到“小组合作说题”的流程,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其次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说”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二、学生“说”题在“直线方程”一课中的实施策略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其知识结构,笔者在教学中将本课划分为三个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入习题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从本课的不同视角进行“说”题。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篇,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直线方程的图像,进而提问:观察图像,图像中包含了哪些之前所学的知识?

课件:

学生根据课件独立思考,并“说”题。

生1:平面几何。

生2:平面几何中求两条直线的交点。

生3:平面几何坐标系。

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图像中共涉及两个知识点,分别是平面几何坐标系和二元一次方程。在图像中,平面上的直线,是由平面几何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

板书:直线的方程。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再次设问:我们之前学习过“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和“直线的斜率”等知识,那么,可否根据教材中本课的知识内容及之前所学的知识,来概括本课的知识结构?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概括:本课的知识结构包括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

【设计意图:于课堂开篇首先用问题创设情境,从已学知识的角度出发,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二元一次方程”两个概念,进而通过问题过渡,引导学生将视角转入本课,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设立课堂学习的焦点,从而营造“由实践展开探究、用理论进行验证”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学生“说”题打下基础】

第二个环节:巩固概念

导入习题:

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p0(1,2),斜率为3,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设问1:在这道题中,共涉及了哪些已学知识?

学生合作探究:涉及求直线的斜率以及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

设问2:直线的斜率公式包括哪些?设问4:在直线方程中,它归类为哪一类方程?

学生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根据直线方程的性质来判断,这道题属于点斜式方程。

设问5:如何解题?

学生“说”题:①解题的前提是提炼题中的已知条件,读题可见,已知条件是“直线经过点p0(1,2),斜率为3”。②本题可用点斜式的概念来分析,即“通过直线上的一个点及其斜率,求直线平面方程”。

习题2:已知直线的斜率为k,与y轴的交点为P(0,6),求直线方程。

设问:从题意上来看,本题与上一题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说”题:本题涉及了“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已学知识,解决本题的主要思路仍然以点斜式为中心。代入直线点斜式,得到y-b=k(x-0),y=kx+b。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笔者以点斜式作为“直线方程”一课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归纳直线方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围绕习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点斜式的概念及其应用。通过习题,引入“直线方程解与直线上点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直线上的点和斜率写出直线方程”两个核心主题,让学生通过“说”题感知直线方程的基本性质,加大对直线方程的概念认知,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板书:

①点斜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公式?

②斜截式的基本概念及其公式?

小组合作:

①斜率和一点坐标→点斜式→y-y0=k(x-x0)。

②斜率k和截距b→斜截式→y=kx+b。

【设计意图:由概念入手,让学生掌握直线方程的主要形式、概念及其公式,通过“说”题加强对本课核心知识的概念认知】

三、学生“说”题在“直线方程”一课中的教学反思

综合上述教学案例可见,学生“说”题的课堂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学生“说”题优化了教学关系,教师可通过“画龙点睛”式的提问和习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以生为本,打造生本课堂。其二,学生“说”题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课堂的组织模式由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化为“学生主导”,让“教”为“学”而服务,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精力矫正学生的错误思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学生“说”题教学模式也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怎么说”和“说什么”,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实现“说”与“教”的有机整合,从而真正发掘学生的个体潜力,打造生本课堂。

总之,数学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它广泛存在并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对个体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以学生为主体,加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力度,发掘学生的数学潜力,通过学生“说”题,为他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一线数学教师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助力高中数学教学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斜率本课习题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