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高危患者MEWS评估及院内安全转运和无缝对接模式探讨
2020-07-14李莹荧
李莹荧,王 均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急诊危重症患者经抢救后需要转运至监护室或病房接受下一步的监护与治疗,但是院内转运过程中,患者随时会出现病情变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NEWS)是临床院前急诊成人危重症程度评估系统,操作简单、快速,可对潜在危重症病人进行早期预警,实现急诊快速分流,在院内转运中实施,可提升转运处理速度与质量,最大程度提升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安全性[1]。因此,我院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在MEWS评估下实施院内安全转运与无缝对接模式,获得满意转运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高危患者70例入组,入选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根据转运管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区间在25~78岁,平均年龄为(54.66±5.18)岁,女性17例,男性18例,疾病类型:消化系统8例,严重创伤8例,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神经系统疾病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在22~76岁,平均年龄为(53.27±4.95)岁,女性15例,男性20例,疾病类型:消化系统7例,严重创伤9例,心血管系统疾病8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急诊科诊断,初步抢救后,开展常规病情判断,将需要进一步接受检查、手术、住院或转入ICU监护患者进行转运,转运期间由1名医师或护士陪同。转运期间将急救设备、抢救药物与物品准备齐全,保证患者静脉通道通畅,及时应对生理功能紊乱等问题,做好急救处理;急诊科与接受科室做好详细交接工作。
观察组实施MEWS评估,开展院内安全转运与无缝对接模式,具体实施方法:(1)NEWS评估:利用MEWS评分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意识、收缩压、体温、SPO2评估,以3级评分法评估,总分18分,0~5分者由低年资护士负责转运,6~8分者由管床护士、护工共同承担转运工作,携带转运急救箱;评分≥9分者由护工、护士及管床护士共同负责转运工作,携带急救箱、转运仪器等[2]。(2)院内安全转运:转运前做好抢救药物与仪器准备,做好病人准备,检查各导管的通畅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针对躁动患者做好镇静或约束肢体,外伤包扎固定等处理。(3)无缝对接:提前与相关科室做好沟通,告知患者信息,使转运接受科室做好迎接病人准备,认真填写转运通知单,转运后由急诊科与接受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时间,以问卷法对两组的转运专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对转运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越佳[3]。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s)描述;计数资料:以x2值检验,以百分数描述;P值<0.05,可判断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在转运交接时间、专项护理质量评分、转运满意度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观察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转运交接时间(min) 专项护理质量评分(分) 转运满意度(分)对照组 35 38.16±4.29 84.85±2.95 85.48±2.85观察组 35 27.49±3.59 96.52±3.09 94.58±1.76 t 11.2844 16.1609 16.0722 P<0.05 <0.05 <0.05
3 讨 论
危重症患者接受急诊抢救治疗后,需接受更专业的诊疗措施,以改善预后,因此,需将生理功能与生命体征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患者转运至其他科室接受下一步的检查与治疗[4]。但是,急诊转运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易因剧烈咳嗽、分泌物堵塞、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实施科学有效转运方案,最大程度保证急诊科患者的转运安全,意义重大。
MEWS评估后,护士可在转运前对患者开展快速、准确评估,对患者的转运风险进行了解,进而做好相关转运准备。实施院内安全转运与无缝对接模式,可通过加强转运前的准备,转运前的监护,做好患者病情监护,各导管监护与处理,生命体征观察,及时处理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将患者安全送至接收科室[5]。转运前与接受科室提前做好转运交接,准确填写转运通知单,规范交接流程,可实现两个科室之间的高效信息沟通,使交接效率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急诊科高危患者实施MEWS评估后,根据评估危险等级实施院内安全转运与无缝对接模式,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提升转运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