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患者行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0-07-14吴樊
吴 樊
(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江苏 南京 210002)
在腹腔手术治疗中,肠瘘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该疾病不仅治疗难度较高,而且致死率较高,在肠瘘发生初期由于一些漏出物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处理,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容易对患者造成感染,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到自身健康。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细节,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此在本次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肠瘘患者展开分析,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肠瘘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精细化护理(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范围:22岁到68岁,平均为:53.5±3.2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区间:23岁~69岁,平均为:53.6±3.3岁。
对比上述两组肠瘘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遵循医嘱。
观察组开展精细化护理:正确连接腹腔双套管,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减少刺激性,冲洗量需要控制在1500~2000ml,冲洗前三天应采取24h持续冲洗吸引处理。并及时引流出腹腔肠内容物,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冲洗滴速,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间歇冲洗。注意固定好引流管,并保留一定长度,避免发生移位和脱落[1]。调整好吸引器并处理引流管和引流液,将吸引器负压开关打开调整至有效负压值,引流时需要加强巡视监护,及时处理管内容物,避免发生堵塞。护理人员需及时记录引流管颜色、性质并补充冲洗液,如果有异常则需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处理。当患者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且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正常、消化道梗阻症状消失,患者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以后,则可以停止冲洗操作,拔除双套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肠瘘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炎症反应消失,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值;有效表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逐渐改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数据比较:P<0.05(详细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肠瘘患者临床疗效(n/%)
3 讨 论
大部分患者发生肠瘘的原因主要是医源性,其次为创伤性,肠瘘发生后会有大量具有刺激性的消化液、脓液、粪渣积聚在患者腹腔,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引起其他并发症[2]。
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该方式不仅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创伤,而且还能够通过持续性冲洗将血液有效清除,可以避免腐蚀对患者腹腔内器官产生损伤,有效防止引流管受到脓血块、纤维素物质等坏死组织阻塞,保证引流通畅性,减少伤口皮肤损伤[3]。另外在对患者展开治疗期间,需要做好护理服务,从而及时控制病情发展,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通过精细化护理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有保障的护理流程,减少双套管使用后不良情况,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4]。
综上所述,肠瘘患者采取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