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形记》中甲虫的形象研究

2020-07-14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犁835000

名作欣赏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尔变形记格里

⊙李 娟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 伊犁 835000]

弗兰兹·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坛的天才。虽然卡夫卡一生留下的作品并不多,生前也是鲜为人知,作品并未受到重视,但他的《变形记》《城堡》《失踪者》《诉讼》等小说后来却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现代派小说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变形记》更是举世闻名。

《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成甲虫前后的故事,通过这样一个变形故事,反映一战前后一代人的痛苦、孤独、压抑与挣扎。小说引人注目的是人变形成甲虫这一情节,而作者卡夫卡为什么选择甲虫作为主人公的变形物,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的。本文拟从小说的创作背景、甲虫这一意象与主人公格里高尔处境与命运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弗兰兹·卡夫卡与《变形记》

弗兰兹·卡夫卡1883 年出生在犹太血统的奥地利商人家庭,是家中的长子,有三个妹妹,还有两个夭折的弟弟。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和戏剧。十八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文学、法律等学科,并获得了博士学位。1904 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作品受表现主义影响,后来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说的就是一个作家的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与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一书给人以荒诞、沉着、阴郁的感觉,这显然也是作家生活体验的反映,是作者内心的表白,更是他性格特点的体现。而卡夫卡缘何起创作出一系列阴暗沉郁的作品呢?

卡夫卡曾经有一位名叫略韦的朋友,略韦当时是一个伊地语演出剧团的导演和演员,两人相见恨晚,关系密切。卡夫卡经常会去到朋友略韦的家中做客,也会邀请略韦到自己的家里来玩。“而卡夫卡的父亲,对此十分不满,甚至是轻蔑的写道:‘谁同狗一起睡觉,起床时就会惹一身臭虫。’”卡夫卡对这件事记忆犹新,在长信《致父亲》中也写道:“只需我对一个人有一点兴趣(就我的天性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你就会毫不考虑我的感情、毫不尊重我的评价地对这个人破口大骂、污蔑、丑化。”父亲用一种几近恶毒的方式将他同甲虫做对比。父亲对朋友略韦的讽刺,在卡夫卡的记忆中又加深了一次对人变形为物的印象。

卡夫卡在童年记忆中第一次有对于人变形为物的认识,是在童年吃饭时的记忆,父亲经常说家中的饭菜难以下咽,并说那是“饲料”,说那头“牲口”(指女厨师)把饭菜给糟蹋了。也就是在父亲羞辱过朋友略韦的一年之后,卡夫卡便开始了《变形记》的创作。

卡夫卡幼年的成长经历使他的性格变得忧郁且孤僻,这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卡夫卡创作的作品大多表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苦苦挣扎,与社会反抗的主题。但是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无论如何痛苦挣扎,始终都无法拥有力量与社会的压迫抗争。卡夫卡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以冷峻客观的叙述语言去描写发生的事情,剖析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但是又不难发现,在这种客观冷峻的叙述语言和叙述角度下,其实隐藏着作者鲜明的情感和态度,形成了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这与卡夫卡外冷内热的性格也是吻合一致的。正是由于童年时期父亲一次次地提到甲虫,卡夫卡才有了将人异化为甲虫的想法。也正是卡夫卡生活的变形,最终才成就了《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

二、甲虫之形与格里高尔的处境

卡夫卡为什么要将格里高尔变形成一只甲虫,而不是其他什么别的东西呢?“有学者认为,格里高尔变形成为甲虫,也许并不像评论家们所说的那样深刻与复杂,‘甲虫’这个比喻只是作者信手拈来的而非刻意为之,这种昆虫的意象是无关紧要的”。“‘变形’只是一种假定性的手法,格里高尔变成任何一种无自卫能力,丑陋得令人生厌,不被人理解的动物都不会影响《变形记》的主题”。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一)甲虫之壳与格里高尔负重的人生

格里高尔是他们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在他还没有变形之前,父母尊敬他,妹妹爱戴他,他也十分珍惜自己旅行推销员的工作,对工作可以说是兢兢业业。面对家中的父母,格里高尔也从不吝啬,用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资支付一家人的吃喝,还一心想着给妹妹支付高昂的学费。可是当格里高尔丧失了劳动能力与自理能力,对这一家人没有物质贡献的时候,他们就好像都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之前尊敬、爱戴的态度,母亲厌弃他,父亲用苹果狠狠砸他,妹妹虽然还给他吃些剩饭剩菜,但最终也提出要将哥哥赶出家门。仔细想想,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昔日他们还是朝夕相处的一家人,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曾经那个为全家人尽心尽力工作的格里高尔,在一夜之间竟遭到了全家人的唾弃与厌恶。

虽然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存在虚构的成分,但是格里高尔的变形细节却让整篇文章的虚构显得更加真实。使这一家人态度转变的直接原因,便是格里高尔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继续为这个家庭做贡献了。他们便都换了一张面孔,恶语相加,甚至使出拳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格里高尔这个累赘赶出家门。

卡夫卡生前发表的作品并不多,而《变形记》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篇。在《变形记》首次发表时,卡夫卡得知是画家奥托玛·斯塔为这本书设计封面时,他就说没有必要在书的封面上出现甲虫。最终出版社听取了卡夫卡的建议,没有在书的封面上画甲虫。那么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甲虫,会让作者提出如此的要求呢?

小说中并没有大篇幅的文字,详细而直接地描绘甲虫的外形,但是可以从文中一点点的拼凑出甲虫的大致轮廓,睡醒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又宽又大的甲虫。他仰卧在床上,坚硬的像铁甲一样的背紧紧地贴在床上,他将头稍稍地抬起之后,便看见自己那穹顶式的肚皮被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再往下看,许多条细腿好像失去了控制似的来回舞动。

甲虫身上那副又硬又重的躯壳,就好像是作为旅行推销员的格里高尔身上所肩负的重任。在公司,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职员,却也经常遭到上司主管的压迫。在家中,他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是妹妹眼中的好哥哥。这些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使格里高尔不得不像一只甲虫一样,躲在封闭厚重的躯壳下生活。这层躯壳后来也成为格里高尔的保护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甲壳的存在,才使得格里高尔没有那么不堪一击,也保护了格里高尔柔软的身体。变成了甲虫之后的格里高尔,虽然无法自由地跳跃,奔跑,也没有了行动上的自由,但是却也收获了另一种自由,他再也不用听凭公司的摆布,再也不用为家人的生计而辛苦工作了。

(二)甲虫纤细的腿脚与格里高尔的软弱

“甲虫”这个词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指某些对人有害,富于攻击性甚至嗜血的小动物;另一方面,它也指那些软弱无助,容易被捏死或踩死的小动物。”而格里高尔变形成的甲虫,正是属于后者。

《变形记》一文中,出现了许多次对主人公格里高尔细腿的描写,文中一开始就写到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身躯下面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腿在来回地舞动着。格里高尔本来可以像普通人那样两手一撑从床上坐起来,但是现在的他无论多么使劲地用细腿支撑着床板,都再也无法轻松地坐起来了,更何况他那许多条细小腿是那么不听使唤。现在格里高尔身上这些数不清的小细腿也象征着曾经那个从事旅行推销员工作的格里高尔所面临的压力。

成为甲虫后的格里高尔虽然外形变了,但是他那一颗善良的心却未曾改变,他还是一心想着家人们今后的日子该怎样度过,自己怎样才可以帮家人还清赌债并且凑齐妹妹上音乐学校的学费,甚至在临死之时,也不忘感激家人曾经对自己的温情。这些小细腿也好比在工厂里辛苦劳作的工人们,他们像机器一样昼夜不停地工作,机械性地摆弄着自己的身体,却渐渐地在工厂里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哪里才该是自己的落脚点。

(三)仰面朝天的甲虫与格里高尔的无能为力感

一觉醒来的格里高尔发现自己仰面朝天地躺在床上,他想像往常一样从床上坐起,纵使他如何努力,使出浑身解数,却连这么简单、平常的事情也办不到了。然而,在后面等待他的,还有更多困难。慢慢地,他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拿起稍微重一点的东西,没有办法像往常一样穿衣服。最重要的,他失去了在家庭中的尊严,格里高尔也产生了愈发强烈的无能为力感。努力翻身未果仍仰躺在床上的“甲虫”,就如同曾经的格里高尔,他想摆脱家庭贫困的状态,于是他拼命地赚钱、努力地工作,但是却怎么也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家人的关怀。他也还只是那个资本家牟取利润的工具,是为亲人维持生计的摇钱树。

格里高尔内心存在着反抗的念头和欲望,但他却具有更加强大的压制反抗欲望的欲望。最终他什么反抗的行为也没有,还是整日待在房间里,听着家人对自己的讽刺和谩骂,他最具有反抗意识的行动,只不过是爬到“墙上醒目地挂着那位穿一身毛皮衣服的女士的画像”上面,以免母亲和妹妹将它搬走。而格里高尔仅有的这一点反抗,对于拯救他自己来说又是无济于事的。最终,无能为力的格里高尔只能在孤独与自责的痛苦中默默地死去。

三、甲虫之性与格里高尔的命运

卡夫卡的作品经常通过主人公的变形表现异化的主题,而甲虫又是作者经常选择的一个意象。为什么作者会频繁地选择这一意象,这除了与他幼年的成长经历有关,还与甲虫这一动物本身的生活习性有关。甲虫是好独居、弱小无助且丧失飞行能力的一种昆虫。卡夫卡也通过甲虫这一形象,把人的灵与肉分离的事实形象而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一)孤独

“甲虫有一个特点,就是喜好孤独地生活”。随着20 世纪现代工业大发展大变革以来,无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维持生计而奔波着,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竞争的高压,在金钱和机器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而格里高尔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他沦为工厂中的机器,孤独而痛苦地生活在人潮涌动的大都市中。

变形成甲虫的格里高尔虽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多了,但是他却更加孤独了。丧失了工作能力与自理能力的他,对家人来说就是累赘与包袱。最终,孤独抑郁的格里高尔只得待在卧室中,听着家人对自己的斥骂,从鼻孔中呼出象征着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格里高尔是孤独的,也是可怜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家人用苹果砸他、骂他的场景,而是昔日和家人朝夕相处的场景。虽然,资本家们无情地压迫他,亲人们冷漠地对待他,可是他依然心怀感恩,怀着对社会的一丝恩情默默地离开了人间。

(二)徒有其形的翅膀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与普通的甲虫在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上没有差别,但是却不能飞行。甲虫是在恐龙时代之前就存在的生物物种,随着一代代的繁衍与进化,有些甲虫的翅鞘连在一起,后翅退化,渐渐地失去了飞行的能力,而坚硬的翅鞘也只是起到保护后翅和身体的作用。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行动上变得自由了,他可以爬上爬下,去到这间房子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不是像原来一样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在公司和家之间往返。可是他的这种自由也是有缺陷的,他不能像其他的昆虫那样,可以自由飞行,只能在曾经属于他的这间小卧室里爬行。

变形之后的他已经没有了人的身体,但是却还保留着人的思维与情感;而他虽然有了虫子的身体,但是却也无法像其他昆虫那样自由飞行,他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也是一只有缺陷的虫。这时的格里高尔是没有归属感的,无论是在人的世界还是在虫的世界都找不到认可。“最终,失去自由的格里高尔无法躲避人类的攻击,以致被父亲砸出的苹果重伤”。

综上所述,甲虫这一意象的选择并不是作者心血来潮,而是用甲虫的生理特性构建起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与甲虫的关联。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看似是一场梦,但是却给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一战时期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真实状况。再现了他们在物欲横流、亲情泯灭的情况下痛苦挣扎的生活状况。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的空间,人性也就在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下逐渐丧失。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背负重壳,身担重压,竭尽全力地生活。卡夫卡通过格里高尔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些苦苦挣扎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凄苦的处境。

猜你喜欢

高尔变形记格里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变形记
田字格里写反义字
“去”字变形记
论《变形记》中的沟通困境
小猪变形记
拼音大比武
小虾弯弯变形记
趣味填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