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2020-07-13苏启新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分析探讨支架

摘 要:为确保在工程施工应用时更加的安全稳定,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和质量隐患,本文就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分析探讨

我国的交通发展十分迅速,在建道路工程繁多,支架式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就要对这项技术的应用重点和难点结合理论了解,才能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确保技术在应用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工程的综合性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1]。结合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方面,本文對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1 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形式

1.1 基底处理技术

这项施工技术在应用时,属于支架式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主要是对梁体的自重进行承载。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所有的荷载力都要基底进行承载。施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与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项面的轴向力标准值Nk,立杆底座或垫板底面积Ag(≤0.3㎡)关系公式如下

因此在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提高处理效果来增强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满足工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基土性质,正确选择压实设备和工艺等,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并在基础两侧设置排水设施,防止因积水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当发生被水侵泡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排除积水,并对基础做承载力试验,一旦试验检验发现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采取对基础进行换填碾压或注浆处理等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在进行技术应用时,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能好的垫层材料,例如岩渣和混凝土等材料,采用分层夯实和在地基上浇筑一定厚度的C15混凝土,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确保承载力的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应该根据技术的应用标准,对支架的荷载力进行合理的设置。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对垫木材料的截面尺寸进行明确,才能保证技术的应用更加准确[2]。

1.2 支架搭设技术

根据施工图,对支架荷载进行复核计算,包含作用在支架上的如梁体钢筋混凝土、模板和支架构配件自重等产生的恒载,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工器具、混凝土施工和风等产生的活载。根据立杆轴力

其中,Lx、Ly分别为立杆的纵、横向间距,为公式中的变量;间距越大,立杆需承受的轴力就越大。施工中要根据支架所受荷载(定量)、立杆的间距密度来确定支架选材,确保支架材料满足施工所需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或根据立杆能承受的最大轴力来对立杆密度布置进行施工控制。在进行支架搭设时,主要是对工程的结构进行支撑。例如在进行某一工程施工时,利用碗扣支架的形式,进行了支架的搭设。施工人员对支架的设置间距以及材料,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在进行施工时,预留出了一定的距离,提高了技术的应用效果。

别为立杆的纵、横向间距;H、E、A、n、Δ分别为立杆总高度、弹性模量、截面积、接头数量和单个接头变形量。由上式可知,通过施工控制来减小立杆间距、总高度和接头数量,选择大截面优质材料和优质接头,保证支架相关材料的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避免使用严重锈蚀或损伤的支架零部件材料,施工时每一个搭接接头都确保正确安装和拧紧牢固,可以在受载时减少支架整体的竖向位移,提高整体支架的稳固性。

在进行支架斜撑时,应该采用4排一组的建设形式,对倾斜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严格控制每层支架的步距、立杆间距及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来保证支架良好的整体性。支架预压沙袋总量采用梁段的1.2倍荷载重量,按要求分级加载,依据支架预压结果分析情况设置预拱度;还要根据工程支架受力的实际情况,对支架的应用数量进行明确,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增强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3]。

1.3 混凝土浇筑技术

采用拌合站统一拌制的成品混凝土,混凝土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配比。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主要是利用输送泵等设备,进行混凝土材料的输送。而且在进行浇筑作业时,要通过施工控制来对结构的强度,进行科学的调试。在进行实际施工作业时,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以及设计方案的要求,对砼浇筑的形式进行确定。一般是采用分层浇筑的作业形式进行梁体混凝土的浇筑,为避免对其他结构物件造成冲击,防止因冲击造成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缓冲设施要合理布置。在进行第1层浇筑作业时,主要涉及底板和腹板的施工,第2层为顶板及翼缘板的施工。在进行浇筑时,要根据作业的流程,采用从跨中往两侧对称浇筑,从下往上的建设形式进行浇筑作业。但是在浇筑之前,要对结构的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不能出现杂质问题[4]。

在进行分层作业时,要对每层施工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例如在进行某一工程建设时,将厚度控制在了30厘米左右,并且在下层浇筑之前,完成了上层的浇筑作业。如果要同时进行作业,要对作业的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要控制在1.5米左右,才能避免作业的内容受到干扰影响。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时,振捣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利用了振捣棒设备,在进行振捣作业时,要采用从两边到中间的作业形式,避免设备与钢筋、波纹管等材料发生碰撞,降低施工的质量。在振捣作业的过程中,还要对作业的时间进行控制,防止过振又要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结构的表面不会出现气泡问题。避免因为气泡影响结构表面的平整度,才能保证技术的应用质量,为后续作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5]。

1.4 支架拆除技术

这项技术在应用时,是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应用技术时,必须遵循从上往下,先搭设后拆除的作业原则。例如在进行某工程建设时,要先将跨中处的支架拆除,然后将桥墩处的支架拆除。这种拆除顺序,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承载力更加均匀,避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发生断裂的问题,提高了工程的建设质量[6]。

2 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在支架搭设完成后,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和解决,并开展二次验收工作,以保证技术的应用质量。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一定要对验收环节的重点,进行准确的把握。例如在进行某一工程建设时,验收的重点是支架的斜杆和十字撑等内容,要避免这些部件出现变形或损坏等问题,不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进行施工技术应用时,要想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就要对混凝土的质量、施工和养护重点控制,避免梁体结构出现裂缝和断裂等质量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支架式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主要作用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要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对施工技术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法,确保这项技术在应用时,能够提高工程的总体建设质量,保证工程的使用安全,同时有效地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等现象,才能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14):126-127.

[2]陈志宝.现浇支架法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9(11):142-144.

[3]贾二虎.满堂支架现浇连续梁桥施工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0):167-168.

[4]廖浩博.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12):133.

[5]阿卜杜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力学特性与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2014.

[6]李浩.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技术[J].长安大学,2011.

作者简介

苏启新(1984-),男,湖南江华人,瑶族,大学本科,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客运专线和普通铁路工程施工与管理,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工作等。

猜你喜欢

分析探讨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分析
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