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探索

2020-07-13仇敏华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创新模式公共图书馆

摘 要: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势下,读者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便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本文着重从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为切入,结合所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以及服务理念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形式及路径。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模式

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可获取量和种类便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而成百上千倍地增加。面对分散、无序的信息海洋,用户常常无法快捷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有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实践经验,而且要有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具备一些较强的信息分辨、信息定位和信息评估的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快捷的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

1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在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明确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这句指示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变化,创新服务方式,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需要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读者服务在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变得尤为重要。

2 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

2.1 服务内容

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出现大量联机数据库,电子信息资源将成为信息时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主体。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容将逐渐从提供传统印刷型馆藏向提供多元化、电子化的信息以及广领域、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发展。虽然公共图书馆加大了投入力度,让馆舍更大更新,图书更多,设备更加齐备,但读者服务的意识却没有因为硬件的改善而发生质的变化。

2.2 服务手段

目前,一些地方图书馆还在采用手工操作,进行图书借还、取书归架等的读者服务活动。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海量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手工操作为主的事务型向依靠综合文献信息技术的智能型服务转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文化资源的丰富使得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各类书籍,所以选择的余地较多。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喜爱的书籍,网络式阅读兴起并快速发展,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带来的是阅读群体分化严重。

2.3 服务对象

传统图书馆受地域和载体形式等因素的限制,读者服务活动主要围绕附近地域的“本馆”读者组织和进行。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是一种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维系的图书馆集合体,每一个具体的图书馆都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小小的分子,都是地区、全国甚至全世界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图书馆这种服务对象从“区域化”到“社会化”的延伸反映了图书馆从封闭不断走向开放的社会化发展趋势。社会化的发展,导致读者群体扩大,读者的阅读服务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限制,服务模式仍是被动服务为主,长此以往,读者对进入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活动产生不了更大的兴趣,从而让各项深入阅读服务的进一步开展失去意义。

3 做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利用优美和人性化的环境来吸引读者

设计馆内环境形象,营造读书氛围,吸引读者。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了优美的外部环境,还应在馆内环境上为读者营造亲切感。比如注意灯光的照明设计,阅览室桌椅、书架的搭配、布局等,处处给读者营造方便、宁静、整洁、舒适、高雅的环境,使读者一踏进图书馆就融入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置身于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静心吸取知识的养分。让每一个走进图书馆的读者都能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读者再次走进图书馆。

3.2 针对不同人群,开辟独具“特色”的阅览室

针对少儿读者,可建立儿童阅览室,有条件的可以专门成立少儿图书馆。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订购一些幼儿教育、教育辅导、科普知识、益智游戏等方面的图书和期刊,开展一些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娱乐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图书馆,并逐渐使之成为图书馆的稳定读者群。

针对老年读者,可设立专题阅览室,如报刊、特藏阅览室等,同时可订购一些关于健康长寿、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等消遣性的书籍、期刊和报纸,开展一些棋牌、书画、文娱等活动,吸引老年读者走进图书馆。

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设立临时热点阅览室和畅销图书阅览室,吸引关心热点问题的各界读者参与讨论,使公共图书馆也逐渐成为热点。

3.3 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平台,把喜爱互联网的读者请进图书馆,实现图书与网络的互补

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也就是网上咨询服务,网上咨询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咨询工作分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读者在线咨询业务,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二是文献代检工作,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参考咨询员提出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咨询员根据读者提供的文献内容范围,利用主题词从各种数据库中收集尽可能全面的文献信息,利用电子邮件等网络文件传输形式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服务。

开展网上预借、催还、续借等服务工作。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登陆图书馆网站检索所需要图书,并可直接向图书馆提出预借,续借等服务项目,省去读者来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间。此项工作的开展将突破服务时空界限,实现快捷信息服务的宗旨。

开展馆际互借服务。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就是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在本馆读者需要时,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从其他图书馆借入提供给读者以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部门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的文献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服务形式,在不同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

4 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渴求知識的民众越来越多,图书馆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随着现代信息手段的开发和成熟,有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的条件,图书馆更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不断调研读者的需求,并且根据读者的需求调整各种方案,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服务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效、优质、便携的服务。建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观念主体,创新性的在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现代化、信息化元素,来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9/c-1124978586.htm.

[2]张学良,张智慧.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J].图书馆学研究,2003(2).

[3]姚嘉怡.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036(004):23-25.

[4]刘杰民.公共图书馆全免费服务发展框架与策略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仇敏华(1990-),男,汉族,贵州毕节,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六盘水市图书馆,研究方向: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创新模式公共图书馆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