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式

2020-07-13刘锦阳

卷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信息资源档案管理

摘 要: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进步,随之而来社会的信息化速度也逐步加快,社会经济活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信息化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顺应时代的进步,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在政务信息化的带动下,事业单位开始重视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大了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不但提高了事業单位的工作效率,还为人们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档案中拥有人们重要的身份信息,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历程,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档案的管理部门,对这些数量巨大的档案实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并在不断的探索使用新的管理方式来优化档案的管理工作,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

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价值

1.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今,人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庞大信息数据的档案,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越发显得重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信息化逐步发展完善,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传统档案管理愈发显得不适应现今社会的需要,所以要使用新的管理方法来完善档案的管理工作。

1.2 政务信息化要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政务信息化迫切需要事业单位建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政府在网上开始实现政府办公,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披露、发布政策、发布政务信息、政府采购与招标等诸多政府工作内容,实现了政务信息化。网上政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政府与各级机关单位沟通的重要平台。在政府公文处理中,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引起事业单位领导的不断重视,在政务信息化的要求下,逐步完善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1.3 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助力

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使人们认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技术不断的发展,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可以使档案管理步入信息化时代,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环境的支持。

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档案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各阶段的真实记录,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体现,还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简单叙述。我国人口众多,人事档案数量巨大,为了减少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压力,使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2.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的特点

1)档案信息的真实性。档案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阶段性记录,是最真实发生的事情,所以大难具有很强的真实性2)档案信息的历史性。档案记录人们的社会活动,反应过去的各个阶段发生的事情,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对人们的社会活动的主要事件进行提取,并且及时的编辑和处理。3)档案信息的分散性。档案记录过程中,因记录人的不同,每个档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对档案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按档案的形式、档案的性质、档案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了很细致的分类,使档案过于分散。4)档案信息的社会性。档案主要体现人们的社会活动,所以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事档案同时也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应用。将档案数据应用网络技术手段转换为电子档案,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极大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2)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的研发和管理,系统要实现各部门之间和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存储等功能。系统同时还要具有网络安全的保障功能,使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并且熟练应用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提高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做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

3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3.1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依托于网站建立的,档案的信息主要由专门的服务器进行存储,用户在网站页面可以完成信息的查阅和搜索工作,但不可以进行修改操作。

1)档案数据库应设置独立的数据传输线路,实现事业单位使用内网进行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完成数据的上传、查阅、档案修改等工作,使用内网可以杜绝外来的网络攻击,保护数据库信息的安全。还可以应用互联网与其他单位建立资源共享模式,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防止数据库中的信息丢失。2)面向公众的档案信息平台,将网站与事业单位的档案数据库进行连接,约束用户的操作功能,通过安全登录,并且只能进行简单的查阅、留言等功能。

3.2 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共享区域的整体控制

信息共享的整体控制是由单位的领导者来实现的,单位领导将档案信息进行整合,整合之后的档案信息再下发到单位的相关部门,部门工作人员逐个整理档案信息之后,在将档案上传至共享平台的网站,供用户查看,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实现共享区域的整体控制。供用户查看的档案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方能上传到共享平台的网站上。事业单位人员只能通过内网实现档案信息的查询、修改和整理工作。外网和内网使用物理隔离的方式,来确保事业单位档案数据库的安全。对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进行调查时,要做到全面的调查,对事业单位的档案数量、档案种类、档案的时间等重要信息要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在调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档案的使用状况,分析整理之后,向上级领导做好报告。通过公众对档案的使用方式进行调查,可以确认信息共享平台的各项功能,完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3.3 建立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管理共享区域

在政务信息化的要求下,事业单位已经完成了各自的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拥有了自己的档案数据库,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完成了基本的档案信息搜索工作。由于数据库已经实现了检索功能,事业单位在这个基础上,在单位的内网建立具有搜索和查阅功能的信息共享网站,完善单位内部的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4 结语

网络信息技术正在快速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人们的需求,正逐步完善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对复杂多样的档案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方便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减轻了工作压力,并且有助于实现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足不出户便可在网站上查阅到自己需要的档案信息。在多方需求的助力下,从功能到安全上,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共享平台正在逐步的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银娜.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7(7):169.

[2]刘蔚.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9,309(04):74.

作者简介

刘锦阳(1988-),男,汉族,陕西米脂县人,大专,现任职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房屋征收与补偿中心,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信息资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