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2020-07-13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向日葵图像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刘家沟小学

由于时代在进步,国家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的新课改开始进入人们的眼球。在实行新课改的要求时,要以小学美术为例子,要求小学美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像感受能力进行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借此改变固有的美术教学方法。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好美术的关键在于图像感受能力,然而培养好图像感受能力在小学阶段是一个最好的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的兴趣

美术是一种通过感受进行学习的一门艺术课程。所以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培养学生的美术图像感受能力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现如今老师进行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最终目标。美术就是教会小学生如何去进行美的感受以及理解,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通过充满美术气息的环境进行美术学习。第一,从学校的教师进行环境改造,建造专门的美术教室,与以往的教室区分开来;第二,在小学生的家里,可以悬挂一些不同风格的美术作用,观察学生对于哪个作品更感兴趣,这样从两方面入手去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这个既有利于引起学生对于学好美术的兴趣,也有利于小学生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美术的不同风格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在学校进行美术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老师可以事先告诉学生回家,通过网络以及电视去笼统地观看一下,关于美术风格的区别,就以中国风的水墨画与外国的油画为例,去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的不同情感以及美感。然后在课堂上在给学生讲解作品的风格不一样,那么所表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个作者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所表达的主题也是不同的。同时因为老师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老师对于作品的解析只能是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有学生自身去分析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起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图像感受能力的目的。

二、分小组进行探讨,扩展学生的思维

由于学生发现并且认识到美是学生可以创造出美的一个基础,所以在小学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培养图像感受能力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因此可以利用对学生进行分小组学习,让小组的学生对于作品进行探讨,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对于作品的理解能力,也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吸收他人对于美术组一品的看法,这样就实现了拓展小学生的思维的目标。例如,在带领同学们去学习“向日葵”的时候,老师可以带一些现实的向日葵到课堂上来给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物观赏和观察,然后去提问学生对于向日葵的观察之后得到了什么结论,对于向日葵的特点使如何理解的,最要的是与梵高的《向日葵》相比,现实的向日葵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先小组内各自讨论,最后选出一个代表对各自的小组的看法进行表达。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的目标,最终实现对于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带着疑问去鉴赏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

带着问题去鉴赏美术作品,不但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鉴赏作品的能力,还可以开阔小学生的眼界,最重要的是加深小学生对于图像感受能力的深刻感受。因为在小学的阶段,孩子们的心智、思维还达不成熟。所以老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通过布置各种关于美术的问题,让学生去鉴赏美术作品,无形之中去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的能力,渐渐养成自己鉴赏体系,在学生的眼界达到一定的阶段,那么对于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比如,在学习有关水墨画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在上课之前,老师就可以把提问“水墨画有什么特点”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对于自身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这样带着问题学习会使得教师在课堂的授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会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图像感受能力的魅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时候,老师应该在讲课时,利用图像感受能力去带领并且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用图像感受能力去感受作品中的意境,而这对自身创造美术作品有一定的帮助。本文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分小组进行学习以及带着问题去鉴赏美术作品等方面加强了小学生的图像感受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助于小学生提升自身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自己审美能力,从而推动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向全方位发展,达到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向日葵图像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向日葵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向日葵
趣味数独等4则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