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文学中的禅到尺八
2020-07-13孙旸
孙旸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为了挖掘禅宗对日本近现代作家作品的影响,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对宫泽贤治和川端康成的研究为多。
2003年,周异夫通过对宫泽贤治作品的分析,深入剖析了《法华经》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2007年,朱慧从宫泽贤治的宗教文化背景、家庭氛围、精神气质和人生体验入手,分析了他宗教情怀的渊薮,并从苦难与救赎、宿命与超越、求道与解脱三个角度,探讨了他童话中宗教情怀的主要内涵。2008年,李扬从《法华经》所蕴含的佛学思想入手,阐释了宫泽贤治的“法华文学”,分析了他童话创作中的宗教观。
1999年,谷学谦结合川端康成的《抒情歌》《雪国》等作品,探讨了川端康成对佛学的领悟。同年,卢焱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川端康成的虚无思想形成的原因,阐释了《美丽与悲哀》的文学美及其思想内核的虚无。2010年,李方媛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川端康成笃信佛教的缘由,并结合其作品《雪国》,揭示了影响川端康成一生的诸如“生来即苦”“人生无常”等佛禅思想。周阅把川端康成对镜像之美的关注归结为是受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陶凤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人的自然化”和“文尽而意有余”的手法方面考察了中国禅宗对其作品的影响。
对水上文学作品中渗透的佛教思想的研究,柳田圣山曾在《水上文学和佛教》中说,水上文学和佛教关系的作品,从《雁寺》开始到《一休》达到了一个最高点。但是,对于中国禅宗对水上文学的影响,很少被日本学者关注,至多也是只言片语地提及。关于对水上勉的研究,笔者曾在日本发表五篇关于禅宗思想对水上勉作品的妓女形象设定的影响,还有对其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及落叶归根的人生思考与选择等方面的论文的影响都极深。
除以上日本作家外,夏目漱石、中岛敦、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井上靖、水上勉、佐藤春夫、宫本辉、玄侑宗久、立松和平、京极夏彦等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带有佛禅影响的痕迹。但对于这些作家作品,学界还没有从禅的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
综上所述:
(1)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虽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却没有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可以借鉴,现阶段都是零散的、针对某人的部分作品的一个阐述。禅宗思想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中国古典诗歌,对于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研究少之甚少。
(2)日本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禅宗思想方面。
(3)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古典文学中,尤其是对俳句和五山文学的影响。对于小说而言,多是分析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禅宗思想,如“无常观”“隐逸”等。关于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作家作品影响的论著较为丰厚,但对于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作家,除对川端康成、夏目漱石与禅的研究较多外,对其他作家的研究处于零散状态。从史学角度理清脉络的总结性研究还有待填补。同时,集中探讨了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从对作家的创作手法、人生思考等影响方面分析研究仍有不足。
(4)中国禅宗对日本禅、剑术、茶道、建筑、绘画等的影响研究远远超过对文学的影响研究。
(5)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作家影响的个案研究不占少数,但未有成体系的整体研究,比较零散,流于表面,不够深入,对日本作家影响的共性问题少有总结和概述。
(6)通过对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文学影响的研究发现,能够揭示其中更深层的内涵研究较少,能延伸到中日关系的深层思考也不多见。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人的性格形成、思维观念影响等问题还非常不足。
(7)中日学者的研究肯定了中国文化对日本各方面的影响性之大。但日本学者更倾向于研究对文化受容后的变容的分析和考察,而对于日本文学接受中国禅宗思想的不变性,则分析得不够深刻。
(8)研究仅局限于有限的几个作家、几部作品上,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研究较为分散,未有统一的脉络体系性专著,研究内容局限于翻译和评介到中国的日本作家作品中。
尺八在文学中的物象转义,是作家从一种几乎不能称作意识的描写状态一直到一种潜意识的高度统一的状态。而这种转义是更贴近人心意愿的。达到了一种“格式塔”式地将尺八这一物象本来的意义与禅宗思想、日本民族意识、日本人思想夙愿、性格特征等重构、转义,达到一种1+1>2的深层效果。这种转义总是有意无意地遵循并显露着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特有的潜在心理结构。而尺八在文学中的转义,恰恰证明了日本这个民族在潜在心理中对于中国禅宗思想的信奉。大胆地说,尺八在日本人心中,至少在文学的世界里,是日本人多面性格的融合物。因而,我们总能在文学世界里的尺八中,感受到日本人的那份执着的英雄主义、那份逃离末世情怀的孤独和那份日本人独有的缜密心思与危机意识相伴相纠结的性格特征,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困惑。
近代文学中出现的尺八曲目多是日本民谣“追分”,这是与日本文化融合的最好证明。在日本文学中,尺八转义的形成似乎来得顺理成章,其实它并非是在没有目的和意图中偶然产生。仔细想来,其发生发展有历史、社会、人文等复杂的关系中的必然性。这必然形成于现实的各种欲求、各种暗涌、各种矛盾中,而这些种种复杂的关系投射在个体的心理上,便会寻求一个突破口或者说一个转寄物,将对现实的各种模糊感受转义其中。换言之,日本人在各种矛盾中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而尺八本身对于日本人而言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尺八便顺应地成为了这个转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