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作品中的纸艺术
2020-07-13李健勾海东
李健 勾海东
吉林长春师范大学
纸作为最平常的日常之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它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诠释着最初记载的功能,还填充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
一切艺术的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媒介,“纸”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比较容易得到的一种媒介,也是大多数艺术爱好者在美术道路上最先接触的一种绘画材料,从最开始的涂鸦、剪纸、拼贴再到速写画、素描画、中国画、水彩画、综合材料绘画等,很多画种里都有纸的存在,有的是承载物,有的是参与在画面里,可以说纸几乎成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最亲近和熟悉的绘画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纸自身有着很强的文化意义,它的出现就带着很强的中国符号,也承载着一定信息文化的交流。它改变了原本由竹片、石头作为文化信息载体的时代,使信息的传递、文化的传承变得易于运输和储存。纸笔的结合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手中的刀剑,在传统社会里,一封信、一本书可能就会牵扯很多人的身家性命。在某种意识形态下,纸建构着权力的同时也解构着权力,并对权力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可见纸的魅力从它的诞生之初到现在就从未消退过。
纸是可以传递情感的,它性格包容,坚硬又柔软、厚重又单薄、粗糙又光润、朴素又华丽,要看艺术家怎么将自己的性情和艺术才气传递给它,它可以做到很忠实地记录下画家灵感闪现的那一刹那。纸上作品大多会给人平和随意之感,就像中国画一样,温柔且谦和。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似乎都在纸的品行上有所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精神也和造纸工艺相互吻合。纸又有私密性,信件、日记、手稿都是比较隐秘的个人语言,一种隐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这一类的创作作品都会含有很深的神秘感和一种不可言说的魅力,这都源于纸可赋予的神秘气息。而信件、日记、手稿等又在传递着时间感和强调自我的符号语言。这些由纸引申出的意义都促使它更加广泛地被艺术家使用。随之也带来了一个思考,一切艺术品的呈现都是因为艺术家把握好表现媒介的度,不正确地或者过度地使用都会消解掉艺术品本应拥有的能量。
纸自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纸的制作形成过程就是将自然物质通过浸泡、揉碎、打浆、抄纸、吸水、烘干等一系列程序,把原本的物质拆解再重组的过程。通过自然物质与其他材料的反复结合,构建了新的物质——纸。这个制作过程也可称为是一件“艺术品”的诞生过程,民间手工纸质地或软柔如棉,轻薄如纱,或厚重质朴,手感自然。纸浆的搅拌过程也是各种物质关系重组和构建的过程,形成薄厚不一的最原始的物质美感。再通过日晒或烘干等接受着大自然赋予的褶皱和特殊的纹理,可称得上每一张纸都是一件“艺术品”。美国艺术家劳森伯格曾在1982年协同助手一起为寻求纸艺术而来到中国。他们到我国安徽泾县一个传统的手工造纸厂,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对纸张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学习。最后劳森伯格和当地造纸厂的工人一起合作,制作出了一批带有自己设计特色的创作用手工纸。他的设计点是将自己收集的宣传画纸片加入了纸张制作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带有图像的纸板。他的这一个设计想法,把我们绘画过程中运用的拼贴手法直接在造纸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在他的手工纸制作中,拼贴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将最传统的手工文化遗产转化为现当代艺术作品。这种形式的纸张现在被大量生产,我们到专业的纸行就很容易找到,纸张之中可能混合着花瓣、布丝、干草、金粉等增添了纸张的特殊性,这类纸也被统称为“特种纸”,广泛用于现当代的绘画、书法创作中。北京的宋庄艺术区曾经有过展览,就是书法艺术家利用压有干草丝的特种纸进行书法创作,写完字后将纸张上的草丝抽掉,这就形成了字幅留有的字迹是断断续续的,带有很强的偶然性,最后呈现的艺术效果也是间接达到的。纸自身由于制作时选材的不同,纸张的颜色、薄厚、质地、手感、品质都是不一样的,对不同品种的纸张撕扯后会发现,由于纸张的薄厚、颜色等的差异,会出现不同趣味的边痕形状。有些艺术家会利用纸的这种特殊的边痕效果进行创作。由于最传统的纸张是手工做的,在纸张的大小上就更加的灵活,便于艺术家为特定作品进行选择。这些都丰富了纸张的自身魅力,增大了艺术家青睐选用纸张进行创作的可能性。
纸又具备非常灵活与多变的特质,属于一触即发的载体和绘画媒介,它与油性材料接触和水性材料接触所迸发出的艺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水油混合又会出现超乎常规的特殊效果,纸吸水也吸油,在它和绘画材料产生物理反应时,存留在画面的艺术效果千变万化。不同种类的纸张对水油的吸收也完全不同,这都给艺术家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尝试空间。纸还可以通过折、划、撕、揉塑造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现当代很多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这些手段实现的。日本艺术家吉泽章从1938年就开始了折纸的研究与创作,他创造了湿折法,即在折纸开始之前把纸润湿,折完形状之后在把它晒干,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折纸形状的精准度。剪纸艺术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中国本土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符号之一,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产生至今没有中断过。一张纸单独存在就是一个平面,一千张纸压在一起就是一个立方体。纸的单数与复数的关系,纸与空间的关系都诠释着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辩证关系。纸的这些性质都在启发着艺术家的创作思路。我国近年来在吕胜中、徐冰等学术型艺术家的带动下涌现出一大批以纸为媒介探索创作作品的艺术家,李洪波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国际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他将一定量的纸张黏贴到一起先组成一个纸板,每张纸之间的粘贴点都是不同的。多个纸板相叠加,就变成立方体,再对立方体根据想塑造的形体进行切割,切割出一个完整的形体。由于每张纸之间的黏贴点是不同的,这个重组的形体就可以被任意的拉伸,形体与形体之间拉伸的部分也可以相互缠绕。李洪波老师运用这种方法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石膏人像、石头、人物、玩具、木头等都经常出现在他表现的艺术作品里。他在2012年悉尼双年展展出的作品《花海》就是以纸张为媒介做出了手枪、子弹等模型,在展览馆里摆放绚丽的图案,参观者看不到武器的模样,但把伸展开的作品合起来,就变成武器模型。他的这个作品就是以纸为媒介利用公共符号互动的方式,引起观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纸与火的碰撞又可以形成一个证明时间存在的视觉幻化过程,艺术家蔡国强的一部分作品就是运用火药爆破后留在纸上的痕迹进行艺术创作的,曹国强老师会在纸上按照设定好的形象或图案参照经验比例铺好火药,在火药点燃的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都会留下颜色丰富斑斓的燃烧痕迹,在可控的方法范围内出现偶然的视觉效果。他经常以东方哲学和当代社会问题为创作作品观念的根基,因地制宜,回应和阐释当地的文化历史。
纸上艺术,无论是纸本身的魅力还是和其他媒介迸发出的无限可能,都丰富着艺术家将创作思路更好地转换成艺术作品的方式方法,使创作更具可能性。艺术家通过实验,不停地颠覆着纸艺术给大众留下的固有的形式,寻找触摸时代的绘画表现语言。尤其在中国这个具有浓厚文人文化的环境当中,自古纸就是众多文人的喜爱之物,在当代艺术流行的今天,纸仍然是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