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语言探讨

2020-07-13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站位手势形体

湖南信息学院艺术学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歌唱艺术的了解也越来越广泛,观看需要自然也日益增高,以此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声乐演绎,需要有专业的发声技巧对其进行科学、针对性的培养、训练,才能保证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高质量演唱。音乐教师应该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形体训练与声乐训练相辅相成的配合。

一、声乐演绎中形体语言的作用

(一)形体语言是声乐的中心点

任何一名表演者都需要有强大的舞台表现力和控场能力,表演人员一定要对舞台上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补救。其中表演人员还需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观众交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表演的魅力和中心思想。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风格、动作等一定要适度,不能够有所夸张和拖泥带水,任何的形体系列一定要符合声乐作品的要求,很多细小的形体动作都有可能让本次表演失败,因为观众的目光肯定会集中在表演人员身上,并且台下的观众都是个体,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自然会从不同角度观看,所以为了表演顺利进行,表演人员应将每个细节都处理得当,不能随意应付。如果随意应付不仅会使表演结果产生偏差,还会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形体语言增添了声乐演绎的魅力

声乐表演想要呈现好的舞台效果,形体的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声乐结合肢体语言表达在任何的演出中都必不可少,二者的结合同时也会使整个表演变得更加自然和精彩。随着商业化的表演逐渐增加,大家对表演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演员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更多的是能够丰富观众的精神需求。然而这样的表演就需要形体语言的完美展示,这样才能促进声乐表演展现出活力和激情,同时也能为舞台增加更多的魅力,从而确保表演人员顺利演出。

(三)形体语言能彰显表演人员的形象

在进行声乐演绎的时候,表演人员都会借助形体语言,向观众表达个人情感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彰显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精神,比如,演的是一位年轻人,那么就需要充满精神、活力,在肢体语言上需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如果演的是老年人的形象,那么就需要表现出颤颤巍巍的感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形体语言来表达的,以此表现出符合该作品的不同风格。

二、形体语言在声乐表演过程中的使用方式

(一)应用体态步法

在表演过程中,演唱的体态十分的重要,要把歌唱的情感、意境、故事性、人物性准确表达出来,就需要准确抓住作品特点,进行分析并设计合理的肢体语言,需要有符合作品的气势和姿态,比如,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站姿和坐姿都需要有精气神,站着的时候需要抬头挺胸,这样在演唱发声的时候才能够将所有的气息凝聚于肺部,在发声时才能够更加浑厚有力。从行走的姿态中可以进行合理的步调显示,这样才能和演唱情绪、气息匹配。

(二)合理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

在演唱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演唱者从神情、情感上符合作品的需求,还需要将所有的情感融入表情之中,比如:在演唱悲伤歌曲的时候,眼神应该是忧伤的、惆怅的,亦是悲痛、憎恨,又或是思念、感怀。符合作品的面部表情,会演唱的曲调更富有深情,同时也能够将观众的情绪代入当时氛围之中,从而和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鸣。

(三)有效的配合手势与正确的舞台站位

无论怎样的表演,都不能只是演唱,还需要将所有的动作代入演唱中。演唱歌曲时,配合合理的手势与舞台站位,更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歌曲思想,提高音乐的感染力。手势包括双手的左右变化、上下变化,有时还可以双手合并,以此表现出更加完美的形体视觉感受。舞台走位与站位运用的更多的是地方民歌与歌剧,需要结合作品进行合理走动,让作品的呈现更接近生活。比如,歌词中描写景象的可以将眼神与手势向外延伸,描写思念、悲痛的可以将手势放在胸口等,同时配合符合情绪需要的走动让作品更具感染力。在整个作品演唱中手势与舞台站位只是辅佐作用,因此不必过于夸张,符合意境即可。

三、结束语

声乐表演的关键为形体艺术,恰当应用形体艺术有利于深刻诠释音乐,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做好演员基本功训练,同时还需要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形体艺术在声乐表演中的辅助作用。在声乐表演过程中,需要确保形体艺术和作品风格一致,手势特征也需要采取适度原则,实现体态步法、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写作配合,确保表演者能够在声乐表演中稳定发挥,充分调动观众情绪,激发舞台活力,提升声乐表演感染力。

猜你喜欢

站位手势形体
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国内一流
建党百年说“站位”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挑战!神秘手势
提升站位讲政治 创新担当争出彩
提高政治站位 勇于担当作为 以从严要求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胜利的手势
认手势说数字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