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服务“精准扶贫”的途径探索

2020-07-13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化馆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江苏省泰州市文化馆

“精准扶贫”是一个相对概念,与传统的“粗放扶贫”不同,这种扶贫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贫困地区的环境及人口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运用科学的方式对该地区进行精准的帮扶,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脱贫目标。文化是民族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体现,文化馆作为地方性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分类打造精品扶贫项目,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公共文化产品已经日益丰富,这为文化产品的因地投放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思路,进一步提高了文化扶贫的精准度。目前文化馆实施的文化扶贫项目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惠民演出类,其主线是服务农村和基层,原则是将重心和资源进行下移,而文化的服务形式是流动性的,要求主办方深入各个欠发达地区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如文艺演出和非遗展示等。二是讲座培训类,这是一种公益性的培训活动,即以公益的力量推进全民艺术的普及,进而达到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目的。如福建省面向基层文化工作者创立的培训班。三是志愿服务类,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扶贫、助残和济老等。这类服务形式重点关注的是这类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活动中时刻弘扬志愿服务的精神,以便吸纳大量的公益人士参与到其中来,从而使扶贫队伍得到壮大。不同类型的项目在投放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群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进行有侧重点地安排,同类项目间在投放时也应该考虑以上问题。此外,培训课程的安排需要提高地区针对性,围绕地区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培训。

二、坚持开展公益文化艺术培训,改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

文化馆是一种公益性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辅导服务,如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它面向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旨在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而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其划分为三个培训对象群体:一是针对农村基层的文化工作者进行的专业培训,这是指聘请专家以授课、观摩活动等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较广,包括文化政策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相关文化工作者对于当前的工作形势和工作思路形成较为清晰的认知,以便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二是针对基层的文艺骨干和非遗能人进行的实用性培训,其目的是为当地培育一支优秀的基层文艺团队和发挥非遗能人在文化产业中的“传帮带”作用。三是针对普通群众进行的普及性培训。当前的文化馆群众服务工作还受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缺乏创新,其文化服务和指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需求。因此,在文化馆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大胆采用新思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各个群体文化需求的不同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如针对山里的孩子缺乏艺术启蒙的情况,为其设立艺术启蒙兴趣班;针对地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身心特点开展帮扶培训。

三、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提高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基建也相对落后,因而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较弱,并且自身缺乏发展动力。但往往是这些区位条件不利的边远地区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存储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可以转换思路,激活其自身的发展动能,使扶贫工作由“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往往因缺乏资金转化模式而导致传承人稀少,因而,可以先组织传承人进行授课,以培育一批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者。在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时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定位其发展的方向,比如:旅游方面、手工业方面或是商业方面。准确的定位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若是经过考察确定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适合发展旅游业,就可以考虑将当地的传统音乐、戏剧和舞蹈等民俗元素融入旅游业中。推广当地文化产品时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商模式,促进产品的外销,并且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对产品的市场和供销情况进行实时性的了解。

四、依托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新文化扶贫组织管理方式

在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文化扶贫资源库。资源库的建立能够整合文化馆各馆的扶贫资源,使扶贫对象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需求状况进行自主选择,即使用菜单式和订阅式的服务方式。这能使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提高扶贫效益。二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扶贫。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很多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往往落后于网络信息建设,因此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推动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促进资源共享。三是建立文化扶贫数据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扶贫数据做全面的记录,能够实时了解扶贫信息,为文化馆规划扶贫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五、结语

贫困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借助文化开展扶贫工作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文化扶贫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长期性,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当怀揣坚定的信念。文化馆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引领、传承和导向功能,促进贫困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勇敢地挑起文化发展的重担,创造出更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使文化精准扶贫趋于常态化和规范化。

猜你喜欢

文化馆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比亚迪集团扶贫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