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织艺术之起源及其于当代生活之意义

2020-07-13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草编编织手工

西北大学

人类文明发源之初,最早被人所利用的原材料除石头之外,就属植物的茎和藤。但由于植物制品易腐烂毁坏,因此保留至今的实物并不多。18世纪以后,许多人类学家到非洲、大洋洲的原始部落中实地调查,发现一些部落虽然还不会制造陶器,但他们已经知道用树皮或芦苇编成篮子,用木头割制器具。人们以草藤编成器皿,糊上泥巴,将猎获的兽肉放入其中,并用烧热的石头烙熟,称为“石烹法”。后来在涂有泥巴的草编容器里烧煮食物,待草藤编织品化成炭灰后,泥巴却变得结实起来,于是人们发明了陶器。由此可以推断,人们知道编织要早于制陶。

一、编结之源

神话传说中伏羲氏从蜘蛛结网得到启示而发明了渔网,他教授人们结网捕鱼,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有巢氏受到鸟巢启发,以树枝、草藤等编筑成类似鸟巢的住所。从大量的考古资料可以得到证实,人类先祖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利用草、藤做成草绳,串入骨针,用树叶、草丝缝拼做成“裙片”,成为早期人们御寒遮身的衣服。

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出土有编织纹陶片、柄骨等。西安半坡遗址中,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可清晰地分辨出“八宗纹”“辫纹”“缠结”“棋盘硌”等各种编结方法。在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编。200余件竹编遗物中有篓篮、簸箕、谷萝、竹席及渔业、养蚕的各种工具。竹编大都是用刮光加工过的蔑条,编出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还有些器物的体部用扁蔑,边缘部分用“辫子口”。可以看出,早在六七千年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编织技艺不仅已经存在,而且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夏商周时期的习俗是席地而坐,铺在地上的铺盖物称为“席”。国君的席是细篾编的,大夫的席是蒲草编的,士的席则只用苇子编成,以不同原料的编织物代表不同的阶级和官职。青铜器中的“簋”“箐”,也是从竹编器皿发展而来。

秦汉时期手工编织织物有大量发现,从远到新疆地区的山普拉墓葬到内地的日照海曲墓,有新疆和田克里雅的汉代遗址也有广州地区南越王墓的发掘。在全国各地发掘出相关机器织物和手工编织物,而且这些发掘物明显表现出更好的编织技巧和加工手法,说明该时期的手工编织正是最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草席的生产已相当普遍,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草席产地。福建、广东一带的藤器,北方沧州的柳箱、蒲州的麦秆扇都已经是著名的产品。草编制品不仅仅局限于储藏类器具,许多家具也采用草编材料和工艺。现代的马扎就是在唐代从北方传入,以绳草编结制成坐面并且可以折叠,当时称为胡床。

两宋后期出现了藤作、竹作等编织生产的管理部门。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当时平民用的草编织工艺品与现在北方常用的编织器具基本相同,人们通过河陆运输,使南北方草编织品互相流通,从而使编织工艺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明清时期各地成立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草编制作工场。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由官绅举办的各种工艺传习所向人们传授编织工艺,从而使编织技艺有了大规模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新方针的执行使我国草编工艺和其他工艺美术行业一样,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各种精美的编织工艺品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古老的编织工艺得以发掘与推新。

编织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灵巧和智慧,他们赋予简单的绳线以丰富的艺术内涵,展现了强烈的装饰美。

二、当代编艺

中国的“当代编织”在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尽管成就是相当突出的,但是与欧美国家的发展相比仍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近些年,“编织”在中国主要还是以一种传统手工艺的形态存在,被应用在编篮、织毯、壁挂、纳被上,很少“跨界”到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首饰设计,环艺设计的领域。并且,中国的传统思维形式根深蒂固。“编织”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相较于欧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显得较为落后陈旧,创新意识远远不够。直到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的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编织艺术领域得到极大发展。2001年,中国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同时,“北京到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也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对推动我国编织艺术的创作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艺术理论家张道一先生曾说:“对于生活与日用,科技和工业化的程度越高,手工的东西便越显珍贵,不仅是人们怀念失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主要是在手工制品上能够直接体味到人的智慧和力量。”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此带来的极端商品化和机械化的生活也使人们对情感精神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基于此,编织、布艺、陶艺等艺术以它们丰富多样的形态和亲切的手工质感,与人们的情感生活亲切结合,恰恰满足人们这种情感需求,作为一种补偿性反应,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在平衡人的精神和心理承受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三、未来展望

现阶段,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应尝试将编织艺术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创新编织艺术所运用的材料技术种类,呈现的形态表现方式以及表现领域,更实际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参与到现实生活情感的营造中。

猜你喜欢

草编编织手工
临汾草编吉祥物入驻北京冬奥村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大名草编的工艺风格及出路探索
草编技艺传承人杨振国 割舍不掉的老手艺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