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视觉化设计应用
2020-07-13
贺州学院
广西贺州市地处三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秀丽,使得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这里分布有大量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贺州境内的传统村落也在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但传统村落不同于普通自然村落,传统村落既是当地村民生产劳动、居住生活的地方,又是当地传统历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风情、艺术的精华。曾经的繁盛历史虽然已经逝去,但留下的文化资源仍然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能为当地带来脱贫发展机遇,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入手,有效运用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设计要素塑造视觉化品牌形象,能成为传统村落合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带动自身经济产业,实现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举措之一。
一、贺州市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发展趋势
贺州是“长寿之乡”,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活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随着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具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也成为热门景点,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贺州通过多种发展模式,在大力推进旅游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格局,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可以在这一良好开局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品牌形象的优势,对内凝聚文化力量,对外加深文化印象,加快文化推广传播,促进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知度,提升发展潜力
品牌形象是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将抽象的传统文化内涵转化为具象的易于识别的图形符号,人们通过这个独特的品牌形象能认定识别其代表的文化特征和内涵,能通过品牌形象将与之相关的理念、产品、服务、信息推广等内容与文化关联起来,便于人们进行认知,便于加深印象提升知名度,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正确的经营运作,能打造知名品牌,提升发展潜力。
(二)凝聚文化力量
品牌形象不仅能强化受众对传统村落的认知和记忆,也能提高本地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凝聚品牌形象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文化热潮,促使人们意识到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主动保护、传承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三)提升传播优势
品牌形象可以融入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网页等媒介的图文视频,可以融入文创产品、当地产品包装等实物中,也可以融入各类宣传活动中,统一的品牌形象能在全方位传播过程中提高品牌黏性,便于受众加深印象,非常适合在信息化社会进行加速传播。
二、贺州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设计应用
(一)设计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传统村落形象理念在视觉上的表达和扩展,是传统村落品牌形象体系中最直观、最易于被感知的内容。通过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系统对所有视觉元素进行规范化、系统化整合,这是形成品牌形象的基础,主要用来统一品牌形象,解决品牌形象混乱不明确等问题。设计内容包括村落的标志设计、标准字体、颜色、吉祥物设计、辅助图形、宣传语等等,主要运用在村落的导视系统、宣传系统、产品与包装、服务等地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强化设计元素的视觉表述,避免出现元素同质化现象,比如:瓦房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国内绝大多数村落都能找到相似的建筑元素,除此之外,大多数山水、鸟兽、传统纹样等常见的传统元素也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设计时可以提取多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元素进行融合,凸显差异和个性,为村落精致“画像”。比如: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秀水村的秀峰山、状元楼、功绩牌匾、“状元村”之名等;福溪村的古门楼、庙宇、屋檐造型、石板街等,富川县境内还有各式风雨桥、古戏台、宗祠等古建筑遍布在不同的村落中,这些代表性元素都能体现村落的个性特点。在设计村落导视系统时,图形化的建筑标识(辅助图形)加文字注释,可以使标识更为简洁并能承载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受众更好地定位所需求的信息。除此之外,民俗活动、人居文化等非物质文化也能提炼视觉元素并应用到品牌形象设计中。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结合村落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设计,如环境宜人以发展“康养文化”旅游为主的村落,主要以“旅游+产业+民宿”的模式发展,在塑造品牌形象时可以重点突出生态、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以便更清晰地对外传达自身特色。
除了以上内容,设计吉祥物的设计也有利于拟人化表现村落精神内涵,吸引受众关注,提高宣传推广效能。制定一句符合当地形象定位的宣传口号,更容易获得大众的青睐,如表述康养、文化体验、休闲等宣传口号能表现能快速定位本地方特色,便于目标消费群体关注并加深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还需要规范化使用视觉识别系统,村落中公共区域对视觉形象的使用要严格执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标准,确保村落内部视觉环境整体、统一以及可持续性,以提升村容村貌;对外宣传时,也需要做好规范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对外形象。此外,还需要通过培训强化村民对品牌形象的维护来提高村落精神风貌,促进品牌形象的和谐发展。
(二)产品包装设计应用
农业是村落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将品牌形象运用到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也是提高传统村落认知度,凝聚文化力量,提升传播优势的重要一环。在包装设计中融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图文、色彩等设计元素,或使用当地特色包装材料,可以突出商品的地域特色,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等符号作为包装上的宣传重点,使包装蕴含鲜明的文化内涵,能彰显产品特色,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近年来,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区域传统文化特色的商品包装能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青睐,贺州市地理环境好,农产品的质量非常好,结合传统村落品牌形象进行农产品包装设计能提升本地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形象的应用将提高产业优势,成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路径之一。
(三)设计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设计运用地方文化作为创作灵感,将文化转化为文创产品,也是传播传承文化,形成文化时尚,促进传统村落品牌形象建设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目前贺州各景区中售卖的大多数旅游文化纪念品基本都是进货到景区售卖,与国内其他景区纪念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文创产品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应该要蕴含地域文化特点,基于品牌形象设计思路,结合文化、生活方式、流行审美等因素,对提炼的视觉元素进行二次创意形成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会让消费者更容易联想到产品背后的故事。这也是推动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之一。
(四)宣传应用
塑造品牌形象就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依靠品牌力量提升竞争力,合理利用对外宣传渠道让消费者认知品牌、信赖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是不可忽视,在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信息中嵌入视觉化的品牌形象标识,为信息“打标签”是非常常见的手法,如视频、图文等各类宣传手段,都需要统一的品牌形象做支撑,可以便于受众进行信息分类、加深印象,增强传播效果。
传统村落不是博物馆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是有生产生活的农村社区,保护传承想要与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就需要寻找平衡点,扩大影响效果,为文化传播服务,为当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服务,这些都离不开一套统一的视觉化的品牌形象。
三、结语
传统村落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可以促进文化体验,助力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能推动当地居民更重视对自身文化和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形成保护传承与开发发展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和谐的文化建设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文化的魅力。遵循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为传统村落塑造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形象能切实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助力传统村落发展,是实现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举措之一。在贺州积极创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全力东融的背景下,传统村落塑造视觉化品牌形象能助力传播贺州优秀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贺州全力东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