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普遍性问题

2020-07-13

大众文艺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乐专业过程

郑 磊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德阳 618000)

一、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宏观来看,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其中主要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然而不同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表演技能及艺术水平等多个维度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若一概而论难免会弱化甚至遏制部分学生专业才能及水平的发展,因此,国内高校在实际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学生培养目标计划针对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侧重,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培养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基层音乐工作的中小学音乐教师;2.在音乐学科领域,培养“一专多能”的骨干音乐教师;3.培养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科研精英人才。

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各个高校虽存在差异,但主要课程大致相同,其中包括课程有:钢琴、声乐、舞蹈、器乐、合唱与指挥、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中西方音乐史、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等。

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普遍性问题

音乐教育专业在国内综合性高校的专业开设较为常见,该专业相关知识涉及音乐学、教育学及音乐表演等多个领域,相应其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课程范围较广、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因此各个高校会结合自身培养能力及培养条件,针对相关培养课程均有所调整及偏重。但无论高校层次高低,培养能力强弱或条件是否优越,在学生培养方面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然而产生缺陷和不足的原因纷繁多样,难以一褱论之,以下便结合该专业毕业生实际音乐教学现状,对三个现存普遍性问题进行说明。

(一)理论性偏重,教学类实践不足

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有效而灵活运用在实践教学以及其他音乐活动,这种知识的运用及迁移能力是目前所培养音乐教育类学生能力缺乏较为普遍也较为明显的问题,产生该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比例相对失衡。

将不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普遍理论性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其中少数高校提高了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艺术实践团体方面课程课时量,但于教学类实践整体投入时间较少,大部分高校将这部分计划集中于毕业年级仅为期三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

结合近年新入职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情况,近年走上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理论知识储备相对较丰富且知识面较宽的优势,每节课四十分钟可以将较为丰富的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这得益于高校培养计划中对理论课程的倾斜,然而,在教学中缺乏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缺少教学经验及课堂氛围掌控能力,使本应该是气氛活跃轻松的音乐课,反而学生反应迟钝,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教师上课经验的不足,上课方式方法单一,不能将教育理论知识方法灵活运用;另一方面,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触少,对他们的兴趣点较为陌生,其中部分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历,但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法却差别不大,同样收效甚微。形成该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及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兴趣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追根溯源,在于高校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教学实践类课程的比例较小,未能及时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其掌握程度较好的阶段及时加以教学实践巩固,随着时间这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反而在弱化甚至大部分遗忘。

(二)追求音乐技术,忽略音乐本质

音乐艺术起源古老,在起源之初其样态和作用丰富多样。人类未产生语言阶段,音乐是通过声音高低变化传达信息的方式,是狩猎中驱逐警示的信号,同时人类也通过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各种情感,以上种种无论其体现音乐的方式途径是怎样一种形式,其主要目的和出发点都在于实用,就如同钻木取火时的木棍,猎取食物时的弓箭一样,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而从音乐最早的起源发展至今,其作用和形式已大相径庭。现代社会对音乐的定义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说音乐的主要目的和本质就是情感思想的表达,将情感寄托在变化的节奏和高低不同的音符中,通过人声乐器等多种媒介来呈现。

音乐技术是音乐情感表达的基础和载体,也是音乐艺术完整呈现的重要因素。游刃有余的音乐技术需要从事音乐表演行业的歌唱家及演奏家经过长期且专业的艰苦训练才能得到掌握,若要在音乐表演方面有一定的建树,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需明确的是,一段完整的音乐表演是表演者将自身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融入其中,然后以“美”的方式,借助成熟的音乐技术表现为乐音传达给听众的过程。这个过程,对音乐内涵的表达是首要的,而音乐技术仅是音乐情感表达的媒介。

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中,这种以音乐本质为主要地位的音乐思想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大多音乐学生追求的,是华丽多样的表演技巧。以声乐为主课的学生在自己高校学习生涯不断追求更宽广的音域,孜孜不倦将较多注意力和精力用来寻找高音抑或者低音的“灵丹妙药”;器乐为主的学生则将较大的工夫用在了怎样提高自己演奏的速度以及自己所学乐器相关的多种难度较高的演奏技巧。这种音乐的学习方式可能在一定的阶段,如学习音乐表演的入门阶段,技术掌握还不足以完成一部音乐作品,投入较多时间在技术训练是无可厚非的,但当技术达到可以就读音乐类专业高校的阶段,音乐基础技术已得到一定的解决,该阶段若还将绝大部分学习练习时间用于技术解决方向却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这种盲目追求音乐技术而忽略音乐本身内涵表现的现象目前在国内音乐教育类学生培养中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

(三)音乐素养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弱

音乐素养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等多方面能力,其中所涉及课程音乐教育专业开设较为全面,针对每一部分都有相应课程计划,理论上经过这种全面的音乐理论训练,该专业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应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知识及技能短板,但近年在该专业毕业生教学过程中,视唱及听音两个部分的能力不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在日常教学以及合唱团,管乐团等音乐类团体排练中,能听辨众多人声和乐器中音高的准确与否是顺利完成作品排练的重要保障。但从实际现状来看,不能很准确地视唱学生课程谱例,不能及时听辨排练中的音高偏差等这些音乐素养能力不足的问题于教学中并非少见。导致该部分能力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和教师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另一方面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高校求学阶段相关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也有联系。

视唱练耳虽然是音乐类学生必备的音乐基础能力之一,但该项技能的能力保持与其他理论性学习有一定差异。视唱练耳能力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集中强化型训练会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若在强化训练之后不能每天或每周进行一定的保持和恢复练习,人的大脑在该部分的记忆会较为迅速的衰减。而国内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较多高校视唱练耳课程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每周课时多为一节到两节课,而学生到大三及大四两年中并普遍未开设相关课程。因此,就不难解释学生毕业后在教学中视唱练耳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这种问题确实在学生离校前表现不甚明显,但随着时间其弊端会逐渐出现直至影响教学及其他音乐工作的完成质量。

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普遍性问题对策建议

(一)将音乐教学类实践融入高校学习的整个过程

美国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样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在美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占有重要地位,它将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课程改革、社会理论,将音乐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将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从理论本身解放出来,将教育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社会相关联,这种音乐教育思想在我国同样值得借鉴。

实际上,很多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初期,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无论宽度或深度都较为扎实,而随着工作经历年限增长,这些知识储备中较大一部分反而在退步。然而,这些知识的储备若在学习过程中,将其灵活运用在教学或其他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巩固形成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环,在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为顺利而有效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音乐教育实践类的课程,让学生分组进行试讲,每次试讲的时间可在十到十五分钟,这样至少每周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将这个过程贯穿在整个大学三到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到学生毕业走上真实的讲台进行教学,能够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更灵活而全面的运用。

(二)提高音乐欣赏水平,重视音乐内涵培养

一方面,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开设音乐赏析类课程,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内涵的领悟,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将这种能力运用在音乐表演过程中。

另一方面,在音乐技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不断将音乐本质为主的思想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具有艺术创造性的音乐技术必须与具有情感内涵的、有意味的内容相融合,才能达到至美的境界,完成音乐表演的任务,而仅仅依靠华丽的音乐表演技术,即使能够完成整部作品,其表现出来的也仅仅是一副没有灵魂的“美丽皮囊”。

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高水平的音乐活动,音乐研讨会,多观看高水平音乐家的表演,参加大师课程的培训,从中汲取营养,得到自己的感悟和提高。

(三) 调整课程分配,加强长期训练

音乐素养中的视唱练耳环节不同于其他理论性学习,该部分能力若没有长期,持续的训练,其水平暂且不说保持原有状态反而会迅速衰退。因此,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可以将整个培养时间线拉长,而缩短单位时间里的课时量,如有部分高校视唱练耳课程在大一大二连续两年开设,每周有两个课时量,可以将每周的课时量减少到一节,而给予学生每周进行一定时间的视唱练耳训练任务,并且将该课程的开设扩展到整个大学四年,即使学生升入毕业年级,仍坚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定的训练,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是持续进步的过程不至于水平下滑,同样于毕业后工作及教学开展有一定的助益作用。

四、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是一个较漫长而完整的过程,从最开始学生在音乐学科的入门基础知识学习到其毕业可以进行音乐类课程的教学,这个过程中各高校难免会遇到各种基于学生培养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步步使得学生培养体系更为科学有效。本文就其中三个目前所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从实际出发给予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于音乐教育相关工作者及研究者有一些启示。然教育行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文中部分观点内容难免有失偏颇,望能够谅解。

猜你喜欢

音乐专业过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音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