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网红文化的思考

2020-07-13李小小

大众文艺 2020年14期
关键词:网红中职政治

李小小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28225)

一、什么是自媒体?

“自媒体”[1](We Media)最先是在2001 年9 月28日,美国科技作家和专栏作者丹·吉摩尔( Dan Gillmor)提出。2003年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指出,“We Media 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不等同于新媒体,自媒体是新媒体的子概念,无法脱离新媒体概念而独立存在。自媒体具备了新媒体的数字化、互动性特征,是由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为主要参与者与主导者,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点对点或者是点对面形式,个性化分享的传播媒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化、自主性、多样化、圈群化和高速性[2]。

二、“网红”的起源与发展

“红人”指的是地位显贵或事业得意或著名之人,而“网红”指的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获得人们的关注、追捧、讨论的网络红人。“网红”在互联网到来之际就已经存在,在2015-2016年兴起,从一开始的偶发行为,到如今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逐渐走向产业化发展。

从传播媒体上看,“网红”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妮宝贝、南派三叔等网络写手为代表的“文字网红”时代,到借助QQ、博客、微信等平台,以“文字+图片”形式吸引网民注意的“图文网红”时代,到如今的借助视频软件或各大直播平台,以短视频或网络直播形式传播内容的“博客网红”时代[3]。

从商业资本参与角度上看,“网红”的发展经历了初期无前期策划,各网络写手的个人的内容输出,通过作品出版、作品改编、游戏开发等形式获益,处于“文字网红”时代;发展期,“网红”借助推手获取名声,通过转型、成立公司、开网店等形式获益,处于“图文网红”时代;繁荣期,专业网红经纪公司参与其中,处于“博客网红”时代;井喷发展期,资本介入,借助各大网络平台,输出内容趋于IP化,借助IP的热度和带动消费能力获益,同时推动了泛娱乐化产业的发展[4]。

“网红”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网红”自身的内容输出、网络推手、新媒体传播、网民的追捧促进了“网红”的发展,具有原创性、立体化、时代化、娱乐化、交互性等特点。

三、自媒体时代,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担任着培育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地位,中职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员,而中职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过程,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将影响国家宏伟蓝图的建设,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但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学生就业压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加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多元文化、娱乐化、世俗化的冲击,使得思维意识仍处于发展阶段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自媒体时代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以“后现代”“解构主义”“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普通民众获得了话语权,为普通民众提供了自由、便捷、平等的说话渠道。自媒体时代为中职学生等青年一代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丰富的知识输入,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由于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发表的宽松化、虚拟性,中职学生更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使得中职学生的思想变化易于跟踪。但却也导致了青年一代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世俗化、个性化;对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缺乏理性的认知;出现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与拜金主义的倾向[5]。自媒体的传播背景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交织,自媒体的娱乐化属性,使得传统的价值审美错位,诋毁英雄、丑化高尚现状频发,民族和国家意识观遭遇挑战,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

五、中职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网红传播形式比较

就传播主体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行为守则对教师的行为言语进行了限制,教师是一个授课者,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管理者,具备一定的权威形象。而教师身份的复杂与多重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较难与教师敞开心扉、无顾虑地交流。而“网红”的形象,言语行为具有亲民性特点,注重打造与广大网民无间的交流。

就输出内容而言,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输出主要依托于课本、网络视频等教学资源,理论性较强。反观现如今的“网红”,选择交流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多数网友心理诉求或是符合当下的时事热点问题。具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素养的教师,却面临着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制作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而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红”大多数自身具备修图、视频剪辑与制作等专业技术或者具有专业团队对输出内容进行后期加工、宣传。

就传播方式而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教师的授课时间受到课时的限制,对于某一问题的讨论只能点到为止。大多数以课后作业形式作为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网红”的内容传播形式大多借助各大直播平台构建实时互动的交流空间,互动性较强,网友的主动参与感、认同感更强。此外,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影响范围较容易受到限制,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而“网红”的内容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能够持续“被看见”,持续发挥影响力。

六、中职学生的“网红”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在各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中,“网络视频(不含短视频)”“短视频”“网络直播”占比分别为13.9%、11.0%、4.5%;在网民结构调查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1.1%、22.2%;在职业结构中调查发现,截至2020年3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9%。中职学生接触网络、网络直播的普遍化,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中职教育作为培养社会的技术性人才的重要渠道,是教育事业中的教育一环,中职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后往往直接进入社会,参与工作,故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影响。

在自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中职学生等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广泛关注。邹燕提出更新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教师队伍、构建专业化的教育网络平台的对策[7]。任小龙与沈强还提出了主动研究自媒体、使用自媒体、整合资源,自主构建自媒体网络矩阵的思想文化阵地等举措[8]。袁雅莎从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角度提出建议,强调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提高自媒体的运用技术和能力[9]。

在自媒体时代下,探索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时,我们应该关注“网红”对青少年的影响力,青少年网民是“网红”的主要支持者和拥护关注者。孙博逊和初明利指出集大众化、娱乐化、生活化于一体的“网红”较容易被青少年接受,“网红”与网民的无障碍化互动使得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向“网红”靠拢的倾向性[3]。在借助法律、政策、科技等多手段为中职学生等青年一代打造安全、规范的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政治素养之外,深入挖掘“网红”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自媒体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打造“思政”“网红”。微博知名古风美食博主,被誉为“2017第一网红”的李子柒,在分享传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美食的同时,向外传扬的还有一种价值观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2020年3月9日刑法学教授罗翔受邀将自己的刑法课放到了视频网站,短时间内,引起500多万网友的观看,这群网友中既有法学专业的学生,也有非法学专业学生,甚至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也来“蹭课”。而罗翔教授也成了“网红”法学教授。罗教授的刑法课,案例奇形怪状,但是案例背后关于法律与道德思考确实冷静严肃的。传播东方传统美食文化的“网红”李子柒和“网红”法学教授罗翔,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网红”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力,还有打造“思政网红”对中职学生等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在内容为王,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自媒体时代,构建“思政网红”团队,通过“思政网红”讲故事等形式,打造原创作品,将理论生动的、浅显的、接地气的进入大众视野。借助自媒体平台的互动性积极调动中职学生等青年一代的参与感、主动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知识的形式将理论知识化为故事,在学生的思想中“落地生根”。充分发挥“思政网红”的广泛的影响力,进行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一步探索。让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理性看待网络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猜你喜欢

网红中职政治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要当网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