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视域下的生态景观设计

2020-07-13王云飞

大众文艺 2020年14期
关键词:奈斯阿伦景观设计

石 林 王云飞 潘 飞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0)

一、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

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为主导价值的社会发展中,从对自然的依赖到对自然的征服和掌控的转变。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对土地的依赖都对环境问题具有深远影响。20世纪50、60年代,环境生态危机让人类面临生存危机。而当前世界三级已经发生变化,北极的甲烷爆发,南极气温由于温室效应造成气温的变化,珠穆朗玛峰长出小草,面对生态危机及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人类试图在人如何调整和处理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973年阿伦·奈斯在杂志上提出了“深层生态哲学”的概念和思想主张。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它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哲学,更是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实践的策略和主张。通过揭示人类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危害,将我们的视线从生态危机转向社会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转向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体制机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热切话题。在阿伦`奈斯和其他的深层主义学者的努力研究和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深层生态学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生态智慧T”的思想理论体系可以简述概括为四个层次,其中包括两条最高准则(自我实现和生态中心主义)、八条纲领、规范性结论和具体的行为准则。奈斯认为自我实现的本能人类生来具有,且这种本能不断推动人类向前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它作为深层生态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人类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推动人类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在奈斯看来,世界是一个无限复杂、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的复杂性和共生性促进了生态多样性的最大化,而人类只是这庞大系统中的一小部分,相对的生态的多样性也会受到世界的复杂性和共生状况的制约。同时,奈斯的“自我实现”理论也包含了“禁止征服”和“禁止掠夺”的道德规范。像一只黑天鹅一样,奈斯推翻了以往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念,打破了人们对自然的常规认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也就是从自身出发首先进行自我分析以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奈斯的另一个最高原则是“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它与“自我实现”紧密相连。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种都有其自身的功能,正是因为这些生态元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奈斯看来,作为生态系统的研究者,首先要明确生命的价值观,任何物种甚至是和人类不会产生关联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价值,我们不能以人类为中心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自然物种。人类生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通过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密切合作而获得的快乐和深刻的满足,而那些试图在其中建立主仆关系的贪念会使人类逐渐走向消亡。

不管是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准则还是自我实现准则,在逻辑上是相互支持的,生态中心主义是自我实现准则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前提。阿伦·奈斯建议人类应该加强对自然的认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态景观的设计个应该遵循这一方法。景观生态设计作为传统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延续,更应该以生态思想为中心,尊重当地城市的地域风俗特色及习惯,利用生物多样性实现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使设计在适当的规划中对各方面的需求都加以实现。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景观设计的要素既包括自然景观要素,也包括人工景观要素,它是与规划、艺术、建筑、生态及人的心理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交叉的学科。从景观所具备的内涵来看,人们可以从景观设计中产生情感、联想等不同的心理反应。然而在新的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景观设计逐渐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和问题。

(一)设计缺少地域性、适应性

各地的风土人情所呈现的差异化非常大,从行为习俗到地方性的方言都有很多不同的特点。生态景观设计应该根据当地人的地域性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适当设计原则取材,根据当地的生产的环境内容那个进行综合性研究,对地方性的文物、历史的保护,增加景观应用时的系统稳定性和环境协调性,针对各个地方的不同环境进行特殊的设计和研究。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系统,作为自然的一个转变中的环节,如果人类没有发挥最大的动力,不懂得保护生态环境,那么换来的只有环境的报复。当前景观的设计很容易忽略整体景观的和谐,一味地追求完善过多的单一景物或设施,没有考虑植物景物各个方面的适应性。从长远来看,景观设计在设计时应结合当地的文化、地域特色,会极大丰富景观产品的多样性,促进空间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设计忽视边缘效应

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囊括了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生态规划在城市中的作用就是改善被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生态平衡,因地制宜,利用各种生态要素,使整个城市成为高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同时边缘效应对生物的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边缘带为人们提供一些生态服务,比如城市滨水空间兼容着相邻物种的同时,具有缓冲、修复和带来经济效益的功能,为居民提供心理和生理上适宜的空间环境;又比如城市郊区的边缘地带,涵盖了农业功能,同时又兼具保护自然生态以及为人类提供生态多样化的功能空间。然而很多设计总是习惯以相对孤立的方式解决方案,忽视了设计项目与所处周围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边缘效应和生物多样性将会更加全面、高效地进行生态化设计,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空间。

(三)设计过多干预自然环境

从人类社会形成和建立以来,设计就涵盖了人的食物和服装等各个方面,人类开始了从改造自身生活方式到改造自然的转变。奈斯认为:“当代人过分干涉非人类的世界”。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以满足人类经济需求方面,如果超出了生态环境的负荷,过多设计的干预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而设计最小干预不等同于“不作为”,关注对整体自然的包容性。在深层生态学中,奈斯倡导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生态意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应该是更为平和的态度,而不是征服的态度。奈斯也主张建立共同体意识,生态系统中的人与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景观设计时,应该慎行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侵犯,合理评估现状,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特性。

三、我国景观生态设计的发展前景

中国是后发展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保护理念对我国生态保护有了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阿伦·奈斯的“生态智慧T”对我国的生态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生态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奈斯在深层生态学中表明,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具有存在价值的,人与自然平等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前提,是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和环境在内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的平等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因此,人类要彻底地改变肆意支配自然的观念,尽量减少干涉自然,深入思考自然价值观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新与统一。在我国近几年就在不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观念,引导我国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迈进。而实践也充分证明,保护生态也促进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我们必须捍卫生态系统的总体利益和长期利益,使环境和透支严重破坏的状态远离城市圈层,结合当地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促进景观的生态恢复与发展,我们更需要为生物多样性进行设计,并创建一个生态和可持续的社会。

(二)生态设计结合新型材料技术

景观资源是自然中相对优越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安排自然中各类景观要素,同时考虑使用现代技术将自然景观和其中的生态要素合理配置,有计划地进行改动自然环境来创造多样化的景观特征。景观生态设计的宗旨是在人与自然中找到平衡点,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雨水及中水、减少植被和土壤的养护成本,选择合理的景观处理方式,达到实现景观的良性生态循环,建立景观和生态双赢的景观特色。运用深入的科学预测,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降低对空间、环境的占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达到生态景观设计的目的。在当下材料技术和审美领域不断进化的社会中,景观设计要成为科学和美的结合点,有必要通过不断地将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来追求技术的艺术表现力。

四、总结

奈斯的深层生态学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可能。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作为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生态环境与生态景观设计,在掌握强大的科技技术的同时,谨慎思考如何促进和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对景观建设所进行的生态设计研究既是对过去传统设计理念的反思,同时也是生态设计方法对当代景观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的设计思考。在景观设计中,注重生态理念,不断践行这个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选择。

猜你喜欢

奈斯阿伦景观设计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共舞一曲
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神起源的语言学浅探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
法庆祝“喜剧之王”百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