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中鱼病防治措施分析

2020-07-12吴黎红徐丽娟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鱼病病防治鱼塘

吴黎红.,徐丽娟

(1.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三江 545507;2.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三江 545509)

当前时代下,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相应的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鱼病防治工作的关注。水产养殖中有鱼病现象出现时,倘若不加以科学合理的控制,极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这也就突出了水产养殖中着重关注鱼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1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鱼病类型

1.1 寄生虫与非寄生虫类鱼病

水产养殖中,寄生虫类鱼病通常情况下由下述三个类型组成:其一,鱼鳃或皮肤表面寄生了车轮虫引发的疾病。当鱼患上该疾病后,初期头部与嘴部会发白,且在水中的游动相当频繁[1]。病程不断增加时,患病鱼身体颜色会逐渐向黑转变,且有焦躁不安的状态出现,明显出现频次、速度更快的游动,直至死亡;其二,鱼鳃或皮肤上寄生了环虫或三代虫引发的疾病。当鱼患上该疾病后,寄生部位会有大量黏液分泌出来,病鱼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出现,育苗或弱小鱼种因窒息死亡的可能性极大;其三,小瓜虫引发的疾病。小瓜虫体型很小,通过鱼鳃或皮肤能向鱼的体内钻入,而鱼也会因小瓜虫携带的病菌出现组织坏死的情况,进而产生白色囊胞,并逐渐朝着白色薄膜转变,患病鱼会有鱼鳞脱落、鳍条开裂腐烂的病症产生。

而非寄生虫类鱼病,多由蚌虾、铜绿微囊藻等非寄生生物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合理使用化学药剂而导致鱼病的出现。过多的残饵会有氨氮中毒的问题产生,患上该病的鱼身体颜色会逐渐向黑转变,同时有不间断游动状态呈现,直至死亡。

1.2 细菌类鱼病

鱼类皮肤表面通常会分泌出能够保护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黏液,但是鱼类皮肤表面的黏膜一旦出现因细菌侵袭而受损的情况后,就会影响鱼的免疫力,此时会有细菌类疾病出现。鱼类细菌类疾病通常由下述几种组成:其一,烂鳃病。此类细菌类疾病常在夏秋两季爆发,由于感染了柱状曲桡杆菌,鱼类会出现腮部腐烂、脱落的情况,导致鱼类的正常呼吸受到影响,最终会死亡;其二,肠炎病。感染点状产气单胞菌的鱼类,其腹部会出现鼓胀的现象,且肠壁会充血,而患病鱼会因不合群、不进食的缘故而死亡;其三,赤皮病。草食性鱼类感染该疾病的可能性更高,病原主要是荧光极毛杆菌,当鱼患病后期皮肤表面会变红、出血,且逐渐脱落鳞片,几日后就会死亡。

2 水产养殖中鱼病防治措施

2.1 合理使用治疗药物

鱼养殖过程中,一旦有上述鱼病类型出现且产生感染后,在遵循高效、无公害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及时采取合理的药物实施针对性治疗。如防治车轮虫和小瓜虫等,是以“尤马林”养殖为主,能够取得相当明显的效果。但是此类方式不能将寄生虫杀死,能够取得抗菌的成效,从而保障鱼塘的绿色生态环境[2]。同时,在防治指环虫、车轮虫等疾病时,“鱼虫杀星”的技术性效果也十分良好。此类药物具体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将用药剂量控制好。此外,过氧化钙及生石灰等,在细菌阻碍方面也能发挥一定能够的效果。不论是何种药物的使用,都必须将其使用期限掌握,合理控制剂量。而在使用严禁过期使用或违禁药物时,必须以水产养殖内容为依据严格进行。草药使用中,应以安全性高、影响性小且能为水产养殖正常运转提供保障的治疗药物为主。

2.2 严格消毒

水产养殖中,必须保障水体与鱼类生理要求相符合,同时要确保水质优良、水量充足,且不存在病毒及致病原。将鱼放入鱼塘之前,鱼塘池底的淤泥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保持一定时间空塘后,彻底消毒清洁。可用于消毒的有生石灰,能将各种病原体消除,同时也能发挥净化水质、维持酸碱度平衡的作用,可将池底病原体消灭。在使用生石灰时,具体量参照750~1500kg/hm2。养殖中,水体、苗种及饲料等,也应当定期开展消毒工作,通过甲醛液和氧化剂的应用能将池塘内寄生虫杀死。高温季节,需向池内定期进行杀菌剂的喷洒,以便对鱼类发病加以预防。同时,也要着重开展鱼类病原体的检疫工作。

2.3 增强鱼类抗病力

水产养殖中,设计养殖时间很关键,春季通常是寄生虫、致病菌繁殖的茂盛时节,为了避免病原繁殖,应养殖季节尽量选择冬季,能将春季流行疾病传播抵抗,并有助于鱼类免疫力的增强。同时,需合理控制鱼类品种,由于各种鱼类具备不同的机体抵抗力,所以应实施能将鱼病交叉感染和传播的混养战略,并在轮养策略的配合下周期性轮换鱼类,保持1~2年的轮养时长,能够有效阻断致病原[3]。此外,科学配比饵料,以各品种鱼类具体的生长习性为根据,合理进行优质饵料的选取和投喂,确保饵料内含有均衡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促进鱼类抗病力的增强。

2.4 水质调控

鱼塘内需注入经过净化的水,同时需将适量营养成分加入其中。人工养鱼与野生养鱼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水源方面存在较多要求,养殖人员必须以相关要求规范为依据,将对应的调控工作做好。注入鱼塘内的水,是通过除污排害工序的。所处季节温度偏高时,应将适量的微生物抑制剂或改良剂加入水源内,以此保障水源水质能够将养殖需求满足,同时避免因水质引发鱼病的情况。此外,养殖户需对鱼塘定期巡检,每日控制在3次,观察水质、水色并检查鱼类食欲,判定鱼类是否有患病迹象产生。黎明期间是重点巡查的阶段,以免出现泛池、浮头等问题。鱼类有食欲不振且与鱼群原理的潜能果看出现时,需立刻检查病鱼,并以检查结果为根据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3 结语

水产养殖中,鱼病防治这一环节相当关键,必须以鱼病的具体类型为根据合理展开诊断,同时将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范围等加以控制。同时,通过严格消毒、增强抵抗力等方法的应用,并严格把控饲养方法及养殖密度,即可促进鱼病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鱼病病防治鱼塘
鱼塘的面积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