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麦26”小麦新品种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措施

2020-07-12张东红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吸浆虫蝼蛄红蜘蛛

张东红

(沈丘县农村经济站,河南 沈丘 466300)

在“新麦26”小麦新品种整个生育期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如不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会造成不程度的减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该品种常见的几种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1 病害种类介绍

1.1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小麦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传病害。能以夏孢子随季风往复传播侵染,条件适宜时可造成病害的大面积流行。多雨、多雾或结露条件下,病害发生重;氮肥过多、大水漫灌、群体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等都利于锈病发生;

1.2 小麦白粉病

该病是目前我国小麦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以叶片受害为主。严重时在茎秆、叶鞘、穗上也有发生。叶片发病,病斑多出现于叶片正面,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使叶片提早干枯,导致穗小秕粒。温暖高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的条件利于病菌侵染。

1.3 小麦纹枯病

小麦发病后,叶鞘、茎杆组织坏死,轻病株穗小粒秕,重病株不能抽穗或形成枯株白穗。主要危害基部叶鞘和茎秆。以拔节后症状最为典型;冬春气温偏高,雨水偏多,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播种早、密度大、氮肥多、湿度高发病重;

1.4 小麦黑穗病

包括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秆黑粉病三种。小麦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的穗部。病穗初抽出时外围有一层银灰色薄膜包被,薄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仅残留弯曲穗轴。

1.5 小麦全蚀病

幼苗发病,根和根茎呈黑色,病苗矮化,底叶发黄;拔节期,根部变黑加重,茎基部的第一、二节叶鞘内侧和茎杆表面产生黑色菌丝层;灌浆期重病株早枯,形成“白穗”。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随土壤粪肥传播及种子中混杂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

2 虫害种类介绍

2.1 蝼蛄

常见的有东方蝼蛄、华北蝼蛄两种。蝼蛄食性很杂,以成虫和若虫危害多种植物种子、幼根、幼苗、茎、块根,块茎,被害处呈乱麻状。此外,蝼蛄在表土层活动时,造成纵横隧道,拱倒幼苗。

2.2 蛴螬

取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

2.3 金针虫

在我国危害农作物的金针虫有数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2种。 金针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咬食播下的种子,伤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地下茎,使之不能生长甚至枯萎死亡;

2.4 麦蚜

我国危害麦类作物的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等。麦蚜1年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危害。

2.5 小麦红蜘蛛

危害小麦的红蜘蛛主要有麦圆红蜘蛛和麦长腿红蜘蛛。成、若螨刺吸小麦叶片、叶鞘的汁液,受害叶表面呈现黄白色小斑点,后期斑点合并成斑块,使麦苗逐渐枯黄,重者可使麦苗整片枯死。

2.6 小麦吸浆虫

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子粒的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

2.7 黏虫

属杂食性害虫。幼虫咬食叶片,五、六令达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成为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黏虫是典型的暴食性、迁飞性、食叶性害虫。

2.8 麦叶蜂

麦叶蜂以幼虫咬食麦叶。麦叶蜂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旬是幼虫危害最盛期。1-2龄幼虫日夜在麦叶上取食,3龄后畏强光,白天常潜伏在麦丛或附近土表下,傍晚开始危害麦叶至翌日10时下移躲藏。4龄后食叶量大增,可将整株麦叶吃光。

3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麦26”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结合当地实际发生情况,确定主要防治对象,确保防治效果。

3.1 播种期

播种期主要有小麦全蚀病、黑穗病、纹枯病、条锈病等多种病害和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等虫害。

防治手段是: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麦田尽可能与其他作物实行轮作。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及时浇越冬水。及时镇压,促根壮苗,促进分檗。

药剂拌种:可选用种子重量的0.2%的12.5%烯唑醇、50%甲托等杀菌剂和用种子重量的0.5%的48%毒死蜱杀虫剂混合拌种。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进行拌种。

3.2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主要有小麦纹枯病、条锈病、全蚀病、麦田杂草、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

防治方法:每亩用20%啶虫脒10克+ l2.5%烯唑醇20~30克喷雾,隔l0~15天再喷1次。防治麦田红蜘蛛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8-10毫升,对水40公斤喷雾防治。

抽穗~扬花期,防治的重点是麦蚜、麦蜘蛛、吸浆虫、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等。

防治方法:每亩用40%氰戊马拉松乳油20 ~30克或25%吡虫啉20 ~25克、20%啶虫脒10克加l2.5%烯唑醇20~30克喷雾。

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齐穗至始花期,若遇3天以上连阴雨,或一次降雨量超过50毫米,应立即每亩用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或50%甲托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3.3 灌浆期

灌浆期是麦蚜、吸浆虫、黏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颖枯病等集中发生期。

防治方法:每亩用48%毒死蜱30克加25%吡虫啉10~15克+l2.5%烯唑醇20~30克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75~100克、50%甲托50~75克喷雾。

猜你喜欢

吸浆虫蝼蛄红蜘蛛
栗红蜘蛛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临汾:加强小麦红蜘蛛监测工作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玉米红蜘蛛防治建议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与防治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