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皖南学习考察种植香榧的调研报告
2020-07-12蒋万强
.蒋万强
(金寨县全军乡林业站,安徽 金寨 237300)
1 基本情况
在安徽省南部的休宁县,与浙江和江西两个毗邻。总面积2151平方公里,总人口27.4万人。休宁县是安徽“乡村旅游福地”,并且里面的齐云山是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除此之外,由于休宁县有着较为丰富的物产资源,也被称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由于休宁县处于中亚热带北部,当地的气候较为湿润,四季分明等条件,有助于林、茶、过等农作物的生长。休宁县的林地面积大约为15万公顷,其中活立木蓄积量大约有450万立方米,而森林的覆盖率高达80%以上。近年来,休宁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生态休宁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香榧产业。2014年,黄山庆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溪口镇建立面积400亩的香榧良种推广示范基地,三年来带动全县发展香榧产业3000余亩,部分香榧造林近年即可挂果初产,盛果期每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山上有机茶,山下泉水鱼,旅游促发展,香榧来致富”是对休宁县经济发展的有力写照。
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北麓,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并且距离黄山风景区大约有36公里的路程,人们旅游时较为方便。整个旌德县域的面积大约为904.8平方公里,总共有10个乡镇,66个行政村,旌德县人口大约为15万左右。此外,旌德县也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风景迷人,并且山水相间,黄山之脉由西面向南面蜿蜒而入,恰恰贯彻整个旌德县,海拔大约为120到1295米。由于旌德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较为明显,并且具有四季分明等特点,林地面积大约为7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0%,而森林蓄积量是3495万立方米。在旌德县内部生态环境较为优美,并且所存在的野生动物较多,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在旌德县,主要有梅花鹿、云豹等。该县自2008年开始从浙江诸暨等地引种香榧造林,目前已发展香榧7150亩,遍及全县10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的30多个村。培育了以安徽省丰谷香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省市龙头企业8家,香榧专业合作社有13家,入社农户大约有200户,提高了香榧产业的组织化程度。2016年县政府委托安徽农业大学编制了《旌德县十三五香榧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旌德作为安徽香榧产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的地位,制定了今后香榧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计划到2020年,香榧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争创“中国香榧之乡”。
2 香榧产业发展情况
2.1 香榧树生物学特性
香榧属红豆杉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榧的最佳生长温度在14至18度之间,并且历年≥10℃平均活动积7000℃以上,年极端最低温度在≥-15℃,最高气温≤43.0℃,无霜期日数≥210Td,降水丰沛,年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海拔200-800米地区即可栽植。香榧寿命长达4、5百年,栽植后20年进入盛果期。香榧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大多数在亚热带地区香榧种植较多,由于香榧本身是较为耐寒的树种,根系范围较浅,喜湿润,光照环境条件较弱、喜凉爽的自然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一般情况下,直射光较少或者是溪流两旁种植香榧是最佳的地方。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比较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种植香榧,但是切记向风口方向栽种,否则将不利于它的生长。香榧对土壤适应性较好,即pH值为4.5-8.5,微酸到中性的土壤较为喜欢,并且对土壤要求不高,比较耐干旱、耐贫瘠,但是香榧种植地尽量选择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排灌设施齐全的区域为最佳。
香榧生长成熟期为三年:第一年出絮,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成熟,素有“三代果”之称。并且香榧木也会被用来作为高级木料。香榧为常绿乔木,嫁接树,高达20米,干基高30-60厘米,径达1米,种子是矩圆状倒卵形和圆柱形,长3cm左右,径为1.5cm左右,中间有凹槽,基部较尖,胚乳稍微有内轴状况的发生。雌雄异株,花期5月,果熟翌年9月。
2.2 香榧子的开发利用
香榧的果实是我国有名的干果,有着极其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着滋补养气的作用,市场价格比较高昂,通常达120-150元/斤。从宋代就开始食用香榧,并且作为进贡的圣果,由此可见香榧果实内部所含的营养价值较高。香妃果实有着优质的蛋白质、葡萄糖等基本营养物质,能给人体提供能量。除此之外,香妃果实还含有维生素、先等微量矿物元素,碳水化合物等,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体的胃部消化。由于使用香榧果实时有香气,因此深受人们的广泛欢迎。
香榧的果实有点像橄榄,其果仁含有大量的营养,使用方法也较为简单,每棵香榧上面有两个孔,想要打开香榧果实的外壳,只要用手按住两个孔,稍微用劲儿就可以打开香榧壳而食用香榧果实。
香榧果仁最大的好处是有着延缓衰老的作用,并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够缓解那些眼睛干涩、患有夜盲症状的患者。举例来说,在古诗《尔雅》当中就这么一句话来描述香妃果仁的诗句:“结实大小如枣,其核长于橄榄,核有尖者不尖者,无棱而壳薄,其仁黄白色可生啖。”
果子的制作。香榧果实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较为复杂,一般在10月至11月之间采摘,叫香妃外皮去除,取出种子晾干,将当中的杂质清除干净,使用时要将其捣碎,需要将镜人微炒,直至表面褐黑,或者是有淡淡的清香散出位置。此外,还可以用砂拌炒,炒至熟透之后,呈现黄色,外表皮有焦斑,然后取出筛去砂冷却便完成果汁的制作。
2.3 香榧造林技术要点
香榧造林多选用2-5生嫁接苗,其密度为4m×4m,栽植穴规格为大苗80cm×80cm×60cm。小苗60cm×60cm×50cm。要精选优良品种,确保品质稳定和种植成活率,多选用2-3生嫁接苗。栽植技术要求是“浅栽高培土”,宜浅不宜深,不“反”山。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①遮阴。造林完成后,4月份开始搭建遮阴棚,达到减少阳光直射,起到降温、保温作用,利于幼苗成活。②施肥。香榧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易深施,一般每年施肥为2至3次。香榧出现大小年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适用有机肥较少。③松土除草。在冬季12月-1月,需要将香榧树周围的土壤深翻,并且将香榧的落叶埋入土中,在七八月份进行浅翻,降香榧树根系周围的杂草割除,主要目的是起到降温保湿的效果。尤其是坡度较大、水土容易流失的林地,更加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加强雄树管理,做好人工辅助授粉。香榧为雌雄异株,想要提高香榧的结果率,可以种植雄榧树,根据雌香榧树的数量来确定雄香榧树的种植数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授粉过多而造成的大小年情况的发生。
加强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香榧小卷蛾、瘿螨、锈蜗等。
3 思考与建议
我县适合种植香榧。金寨县地处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位于北纬30°06'-31°45',东经115°22'-116°11'之间,有林地448万亩。全县地势南高北低,以中山、低山为主,北部、东北部等地为丘陵、岗地。当你的气候偏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降雨量1300mm,平均气温15.6℃,≥10℃的积温为1152~4825℃,无霜期220天,土壤为黄棕壤,深厚肥沃,加之梅、响两大水库的小气候影响,适宜香榧的生长。
发展香榧产业是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种植香榧是一项林业产业扶贫措施,目前市场上香榧干果价格在120元-150元/斤,青果价格也在25元/斤左右,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收入可达一万元,浙江临安三口镇袁和荣的两株香榧,从1999年开始,每年的收入都超过5000元。种植香榧前期,无收入或收入较低时,林农可从企业获取山租,中、后期可通过入股分红方式获得效益。香榧寿命长达百年,挂果期限长,林农可获得一项稳定的收入,可以确保贫困户年年收益不返贫,是一项脱贫致富的长效化措施。
4 结语
只要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全力发展香榧产业,香榧一定会成为我县继板栗、油茶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林业产业,香榧树一定会成为我县林农脱贫致富的一棵“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