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花鸟画色彩教学分析
2020-07-12王尉
王尉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一、现代中国花鸟画色彩的特征分析
(一)主观性
作品是创作者进行思想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而色彩语言由于本身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对于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自由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艺术创作本身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以主观意愿为基础,通过对主观元素的整合最终形成冲击人们心灵深处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包含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配色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选取颜色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对于国画作品而言,色彩的运用可以直接对观众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因此,合理地运用色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二)装饰性
对于作品本身而言,颜色的运用可以为作品奠定一定的基调,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尤其是在平面的色彩创作过程中,通过对色彩进行分割、重叠和组合,可以起到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从而保持作品整体的协调性,充分展现色彩在装饰方面的价值。在国画创作中,部分创作者天马行空,这种创作本身也是作品的创意所在,但作品在呈现的过程中,合理发挥色彩语言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保持作品的协调性。
(三)象征性
通常情况下,色彩语言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这种特性属于颜色的共性,在不同的设计领域,不同的颜色可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合理使用颜色,可以提升表现力,对于提升作品的象征性意义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代的国画创作中,色彩的这种特性一直被沿用下来,大部分画家在使用颜色时,会对颜色的象征性意义进行全面考量,从而以色彩的象征意义表达自身对作品的情感和思想。
二、现代中国花鸟画色彩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创新色彩教学模式
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礼教和儒学思想的影响,传统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可谓是相对简单,甚至称为单一,更多地运用冷色调。大多情况下,都是以简单的线条勾勒,配以墨色晕染。如此,虽然绘制简单,但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上不够鲜明,未能明确展示出绘画的语言色彩。同时,在传统花鸟画中,通常都按照事物原本色彩进行着色,在形象上具有极强的概念性和象征性。所以,随着时代发展,在当代花鸟绘画中,很多绘者开始学习日本的绘画色彩,为中国当代花鸟绘画教学增添了五彩缤纷的色彩,在彰显画作特点上更具张力,具有超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现代色彩缤纷的花鸟画作的出现和应用,对当前工笔画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通过色彩的对比,还是节奏的演绎、情感的表达,与当代绘画审美的观念更加契合。除了运用国外绘画色彩和当代绘画技巧,在绘制现代花鸟画时,还引入了很多民间绘画的色彩和搭配技巧。民间绘画色彩和技巧的引入,使画作表现更加随性、天真和自然,使画作在表达上朝一种无意识形态的方向发展,主要是想通过对色彩的应用,将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展示给大家。所以作品在内容上更多表现出对美的“本能”的认知。这种色彩表现形式,在现代花鸟画教学上的应用,对绘画作品增加一种别样的韵律和色彩意境,属于作者内心深入最真实、质朴的想法。
(二)夯实学生中国花鸟画基础
院校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实验室建设,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持续为实验室建设投入教学资金。对于初期建设的实验室,可能存在器材设备落后等问题,院校要及时予以更新,使实验室建设紧跟新媒介技术的步伐,达到实践教学的合理标准和要求。
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便利条件,创新思维开展试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教学场地。基于中国花鸟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其教学考核的模式则应更倾向于实践方向的考核,而并非如其他类专业注重理论性卷面考核。因此,教师在设定考核比例上要权衡轻重,既不忽视理论知识,也要抓住实践考核的重点。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教师是课堂情景教学的创建者、管理者,因此,也需要对自己设置的情境中学生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而该评价不是教师一句简单的对错就能决定的,需要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作为保障。在整个考核中,需要仔细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使学生出现错误,但只要其认真研究、努力探索过,教师也要给予其肯定,同时,帮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原因,鼓励其继续努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主要为理论考试。结合中国花鸟画课程知识点与学生情况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新构建以职业素养、专业技术标准为主的考核体系。实际中,理论考核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演练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绘画能力,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及鉴赏的直观感受。拓宽实训考试内容,可以采取情境体验、即学即考的模式,考核方式加入情景模拟,观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在中国花鸟画教学中,每学完3~4节课可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安排一节课时间进行综合性复习,在这节课时间内,要求学生回答所有关于已经掌握的中国花鸟画方面的问题,帮学生梳理原先零星的知识点,连贯成系统性内容,促进中国花鸟画色彩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