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神运用在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古典舞表演者舞者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 250003)

对舞蹈艺术而言,眼神的运用是否精准极其重要,特别是对中国古典舞表演者来说,在表演中,舞者要通过不同的眼神动态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传达给观众,才能赢得观众对表演者的认同和对角色的共鸣。眼睛是人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直接媒介和纽带。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对于舞者眼神运用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舞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大量与舞蹈形象相关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眼神运用的正确方式。

一、中国古典舞中眼神的含义

“眼神”,即眼睛的神情动态。从人类交际的角度来看,眼神其实也是一种巧妙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一个人眼神的变化,往往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1]。对于中国古典舞身韵而言,眼睛不仅是展现舞者内心世界的窗口,更是舞者表现舞蹈内涵、传达作品情感的重要媒介和最佳方式。眼神能够将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作品情节与场景融为一体,从而生动地展现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在表演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舞者通过眼神的准确运用和表达,不仅可以让原本简单的肢体动作具备深邃内涵,同时还能赋予舞蹈动作灵性,以达到具备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舞者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如果眼神不能跟随舞蹈形象和情节准确变化,舞者就无法和观众进行情感层面的沟通,所表现的舞蹈形象也就无法感染观众。所以,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必不可少,它是舞蹈表演的重要部分之一。在表演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眼神既能增强舞者的表现能力,与此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片任观众放飞想象力的广阔空间。

二、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眼神运用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古典舞表演而言,眼神运用既有助于营造舞蹈的氛围,展现舞蹈作品丰富的情感,还有助于舞者传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而将观众带入一个特殊意境中,充分感受舞蹈独有的魅力。

1.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神运用有助于表演者构筑舞蹈意境

中国古典舞发展至今,无论是创作题材还是表现形式,都极其丰富,但主要目的仍是为展现舞蹈特有的意境。所以,舞者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表情,来增强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舞者必须认识到眼神的重要意义。对中国古典舞表演而言,眼神运用可以产生极其强烈的感染力,是其他表现方式难以取代的。合理的眼神运用能够带给观众良好的欣赏体验,帮助观众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达到通过眼神运用营造氛围,构筑意境的目的。

2.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神运用有助于表演者塑造人物形象

在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良好的眼神运用可以帮助舞者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大部分中国古典舞都是取材于传说或者故事,因此具有极强的情节性。在表演中国古典舞的过程当中,舞者通过运用眼神,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比如悲伤、痛苦、欢乐等等,不同的眼神,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丰富的眼神动态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角色的个性,帮助观众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物角色,进而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

3.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神运用有助于表演者传递自身情感

眼神能够细致地展现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在舞蹈表演当中,眼神运用必不可少。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表演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眼神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而观众在欣赏舞蹈时,感觉到的不仅是单纯的动作或技巧,而是能够深刻感受到舞蹈作品的意蕴。舞者的眼神可以将观众带进独特的审美空间之中,产生无限的遐想,感受舞蹈带来的欢乐与愉悦。

4.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神运用有助于展现舞蹈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只有通过合理地运用眼神,才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风格及特有的意韵。比如舞蹈作品《点绛唇》,取材于宋朝李清照的诗词,描绘的是少女待嫁闺中的内心活动,舞者如能掌握其历史渊源和人物情感拿捏,并用准确的眼神传达和动作配合进行演绎,就能够生动地向观众展示出青涩少女的微妙情感[2]。所以,眼神运用对中国古典舞表演而言极为重要。在表演的过程中,舞者表情和眼神之间的高度协调,可以增强舞蹈的立体感,展现舞蹈特有的风格,从而令观众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深刻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

三、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舞者眼神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重要途径。舞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舞蹈动作和舞蹈技术技巧,还要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只有当舞者学会准确运用眼神来表达情感,才能将作品的感情传递给观众,从而让观众充分体会中国古典舞独有的艺术魅力。

1.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聚”的运用方式

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有时会将目光投向远处,视线始终汇集在一点上,精神和视线高度集中,这样的状态在眼神运用中被称为“聚”。通常用于人物角色全心全意地关注某人或者某物时。比如古典舞蹈《扇舞丹青》,舞者借助传统道具扇子,通过身法运用,营造出“舞中有画”的意境,表演时舞者目光始终凝聚在手中的扇子上,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手中的扇子延长手臂和动作的表现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意韵。

2.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放”的运用方式

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有时会朝四周扫视,在一个比较宽广的范围内观望,而不是聚集在一点上,这种状态也就是“放”。在展现人物角色情绪情感时,经常会运用到“放”,使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更为鲜活。以古典舞《桃夭》为例,取材于《诗经·周南·桃夭》,舞蹈从始至终充满着青春浪漫的气息,塑造出一群活泼欢快的少女形象。表演时舞者的动作要尽量显得轻盈,每当抬起下颌时,目光要望向高处,表现少女单纯、乐观的心态,从而感染观众,让观众深深感受到古典舞特有的动人之处。

3.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收”的运用方式

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舞者先将眼神“丢”出去,“粘”在某一处上,然后再通过回头、扭腰、转身等方式收回来,可称之为“收”。中国古典舞中“收”的运用较为常见,同时也是传递感情的最佳方式,可以获得“意随眼到”的效果。比如在舞蹈作品最精彩之处,舞者可以先望向观众,然后再将眼神收回,实现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收”也可用于舞伴之间的眼神交流,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显得若即若离或变幻莫测,增强舞蹈表演的整体性[3]。比如古典双人舞《梁祝》,男演员与女演员之间眼神交流十分频繁,这时就需要运用“收”,女演员含情脉脉地注视男演员,然后根据表演的需求,收回眼神,但眼角余光却仍然停留在男演员身上,显得格外地深情,营造出生离死别悲伤氛围的同时,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心。

4.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凝”的运用方式

舞者在表演中国古典舞时,若需要借助相应的道具,或者在没有任何实物的情况下进行表演,都需要运用“凝”的方式。不同于“聚”的眼神高度集中和强烈注视,“凝”是将眼神以柔和的目光关注于某人或某事物,常配合相对柔和的动作使用,可以展示出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变化。在中国古典舞中,“凝”得到了极其广泛的运用。以古典舞《踏歌》为例,踏歌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唐代,舞者表演时踏地而歌,身姿摇曳,目光与双手的动作保持一致,眼神高度集中,具有极强的韵律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春日里南国佳人结伴而游时的惬意情怀。

5.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游”的运用方式

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当中,舞者目光四处游离,始终没有固定在一点上,这种动态也就是“游”,通常用于人物内心情感起伏不定的场景中。“游”的眼神动态在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十分常见。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舞蹈,中国古典舞更注重意境的营造,故舞者的眼神运用也必须符合舞蹈本身的风格,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为之。比如中国古典舞剧《昭君出塞》,女主角王昭君原本是汉宫宫女,后因奉汉帝之命,远嫁匈奴,昭君背井离乡,前途吉凶难料,且独自在他乡飘零,心中难免深感悲伤和不舍,但同时为了家国大义,又不得不强忍泪水,奔赴远方。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时,舞者还要运用自己的眼神通过“游”的方式,表达昭君对故土的依恋,对幸福的期待,对和平的祈盼。在表演时舞者的眼神跟随动作相应游移,让观众深深地体会到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舞表演当中,舞者的眼神交流能够赋予舞蹈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舞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眼神所表现出的点和线,动作与神态的完美契合,动作与技巧的良好结合,音乐与舞蹈的共融,使得中国古典舞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古典舞最早汲取了戏曲身法和眼神为中国古典舞所用,从个各种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和精华,帮助丰富了古典舞文化的内涵。戏曲名家梅兰芳也曾经指出,表演者如果想让观众真正体会戏曲表演的精髓,就需要从动作、身法、眼神等细微之处着手,带给观众审美体验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戏曲的实质内涵。对舞蹈表演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舞者不仅要注重动作的美感,还要注重掌握练习眼神运用的恰当方法,让观赏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欣赏,都能获得美的感受。

四、结语

人通过眼睛表达内心的意念,而由此引起的呼吸、动作及感受的系列变化,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舞特殊的意蕴,也是舞者形与神高度协调的结果。因此,在中国古典舞表演当中,如何才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眼神并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使其具备形式上的美感,需要舞者长时间地进行探索和练习,熟悉和把握不同眼神动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运用,才能不断地提高中国古典舞表演的艺术感染力,使表演当中的动作与眼神融为一体,所谓形神合一。

猜你喜欢

古典舞表演者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手称扑克